•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周凡夫

相關文章 5 篇
  • 周凡夫,2020年攝於布達佩斯。
    追憶與悼念 In Memoriam

    悼念香港資深樂評人 熱情的笑顏——周凡夫

    7月7日晚間,資深評論人周凡夫(原名周卓豪)因腎衰竭病逝於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享年71歲。 周凡夫曾任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副主席,40多年來從事藝文寫作孜孜不倦,出版過音樂與文化評論相關書籍十餘本。對香港藝術界,特別是音樂界貢獻卓越。評論橫跨各表演藝術領域,文章不但散落中港台澳,對於藝術政策等研究更有獨見之明。2005 年獲頒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獎章,以及 2011年獲港府頒榮譽勳章,以表揚他長期積極推廣古典音樂及藝術欣賞所作的非凡功勳。 周先生長年為《PAR表演藝術》雜誌撰文,為台灣讀者帶來於各地參與藝文活動的觀察、分享與見解,字字珠磯備受推崇。感念他的付出,本刊特邀指揮家暨音樂學家張己任為文紀念,回憶其熟識點滴,從一場音樂會裡,紀念他為人的熱情。

    文字|張己任
    官網限定報導  2021/07/14
  • 周凡夫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這個樂季,我想看的節目是……

    密密麻麻的樂季節目,看起來什麼都好想看,但時間有限、分身無術,如何精挑,怎樣細選,真是讓人可以困擾個幾天幾夜!本刊特邀六位國內外賞樂達人,分享他們非看不可的新樂季三檔演出,幫你畫出重點,選出今年的「絕不錯過」!

    文字|周凡夫、林伯杰、林采韻、劉思楨、歐頭、鄭翠蘋
    第308期 / 2018年08月號
  • 以流行音樂為主題的劇場組合《萬世歌王》上演了一百場,但仍屬香港劇場特例。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兩岸三地當代表演藝術研討會紀實

    誰在「消費」表演藝術!

    在面對「消費時代」下,兩岸三地的劇場界近年來都起了非常大的變化,除了有各種不同的戲劇形式興起之外,在演員表現、導演創作、經費成本、宣傳造勢等,各種劇場基本的結構也都產生了大幅的改變。而表演藝術工作者在面對這樣的一個劇烈變動的環境時,應該要如何自處?是要臣服於「消費時代、觀眾至上」的巨獸之下,還是要學唐吉柯德,拖著夢想之矛,與其戰鬥?

    文字|黎家齊
    第167期 / 2006年11月號
  • NSO這次海外演出的街頭海報。
    國際藝識International Vision

    用國人作曲家作品 奏出樂團的靈魂

    樂團的藝術主體根本地來說還是在於作品,樂團的靈魂仍在於是否有自己的音樂,這和一個國家、民族的音樂文化一樣,同樣是建立在作品上。因此,簡文彬所強調的「NSO style」、「台灣愛樂、愛樂台灣」,便建立在樂團如何詮釋這些國人作品上。

    文字|廖俊逞
    第172期 / 2007年04月號
  • 廣東亞洲音樂節齊聚亞洲重要的音樂明星,圖為星海音樂廳外的音樂節宣傳大看板。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亞洲群星匯集 NSO驚豔廣州

    與廣州亞運同時,廣州也首度舉行了「2010廣東亞洲音樂節」,演出從十一月五日到七日,由九場節目組成。開幕由小提琴家宓多里打頭陣,閉幕則是大提琴家馬友友壓軸,齊聚多位亞洲知名音樂家,而台灣的國家交響樂團與朱宗慶打擊樂團也受邀演出。國家交響樂團由音樂總監呂紹嘉領軍,首度踏上中國大陸,演出的就是這個樂季開季音樂會的曲目,精采的表現,讓人驚豔。

    文字|李秋玫
    第216期 / 2010年12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音樂

    以為遺忘的事物,耳朵會替你記得

    自由擊《20伍零》
  • 上海

    上崑以全本《牡丹亭》迎接解封後的春天

  • 特別企畫 Feature

    移居前,不如先來地方創生駐村試水溫吧!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在藝術的產地,8位在地居民街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