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廣州亞運同時,廣州也首度舉行了「2010廣東亞洲音樂節」,演出從十一月五日到七日,由九場節目組成。開幕由小提琴家宓多里打頭陣,閉幕則是大提琴家馬友友壓軸,齊聚多位亞洲知名音樂家,而台灣的國家交響樂團與朱宗慶打擊樂團也受邀演出。國家交響樂團由音樂總監呂紹嘉領軍,首度踏上中國大陸,演出的就是這個樂季開季音樂會的曲目,精采的表現,讓人驚豔。
廣東,一直是大陸體育的訓練基地,許多在國際上知名的運動選手,都是從這個地方培養出來的。而廣東,也是大陸改革開放最先實施的地方,摩登的建築一棟一棟聳立在珠江兩岸,城市的整體,在精心規劃過後改頭換面,在近十年間蛻變得煥然一新。
二○一○年,在廣東舉行的亞洲運動會,是全亞洲運動員展現訓練成果之地、也是亞洲各國關心的賽事的焦點。然而運動選手們在運動場角逐冠軍的同時,音樂家們卻也同時為了首度舉辦的「2010廣東亞洲音樂節」而從四面八方趕赴聖地。協辦單位之一的星海演藝集團總裁余其鏗雀躍地表示:「目前全世界各地都爭相舉辦奧運、亞運、世博,希望藉由國際性的大型活動建立和世界廣泛的聯繫,推動或宣傳民族的形象。但這次與眾不同的是,幾乎沒有人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城市,將亞洲在國際上最有名的音樂家們同時聚集在一起,覺得事件非常有影響力的事情。這讓體育明星與音樂明星交相揮映。」因此他特別優先挑選沒有到過廣州演出的團體來邀請,並且也笑著說:「第一個想到要邀請的就是台灣!」
亞洲重要音樂家齊聚,與亞運相輝映
從十一月五日到七日,音樂節由九場節目組成。開幕由小提琴家宓多里打頭陣,閉幕則是大提琴家馬友友壓軸。中間當然少不了目前最紅的鋼琴家郎朗,而大提琴家王健及小提琴家林昭亮、張莎拉、陳銳都到齊,強打著響亮的大師牌。在地樂團則是由指揮家、也是這次音樂節的音樂總監余隆、林大葉及作曲家譚盾所指揮的中國愛樂、廣東交響樂團及上海交響樂團。遠道而來的團體,除了指揮家鄭明勳率領的首爾交響樂團之外,就是由呂紹嘉所率領的國家交響樂團及唯一不是交響樂團形式的朱宗慶打擊樂團了。
朱團在大陸耕耘已久,到廣東演出已是第三次,熱情活潑的舞台魅力備受觀眾喜愛,從現場止不住的掌聲就可以證明。而國家交響樂團這支台灣精銳的團體,儘管從各國稍來的邀演不斷,卻從未踏上大陸演出,因此此行更顯得格外引人矚目。對此,領軍出訪的兩廳院藝術總監黃碧端指出:「這次的演出,交流意義最為重大。對國家交響樂團來說,應該是早就要踏出來的。而且我相信在現場的聽眾,只要對音樂瞭解的,就能夠感覺馬上得到我們的國家交響樂團是很有實力、而且建立了自己風格的樂團。」而從一九九三年始,多次受邀指揮大陸交響樂團,並曾率領德國樂團到大陸演出的呂紹嘉,則是認為:「國家交響樂團在適當的平台上也不能缺席!」在音樂節的活動、以亞洲為題、並且又是亞運盛會的前提下,相互觀摩、交流對樂團來說很有幫助。對此,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邱瑗也指出:「出國演出不難,但要看是什麼樣的模式,我們以進到樂團的音樂季中的節目為考量。目前樂團的目標在歐洲、美洲,但當然大陸若有適當的機會、好的條件,我們也非常樂意。」
NSO獻演開季演出曲目 精采動人
國家交響樂團在大陸的首場演出,排出的就是二○一○年開季首演音樂會的曲目,作曲家王怡雯的委託創作《台灣雙連畫》,以及馬勒的《第五交響曲》各分上下半場。這樣的安排不僅展現出台灣本土的特色,馬勒第五對資深的古典樂迷來說,更是場重量級的曲目。背負著強烈的使命感,樂團團員們在舞台上凝聚著強烈的向心力,盡力將每個音符演奏得完美動人。尤其是呂紹嘉,在舞台上使出渾身解數,從肢體到指尖,無不將音符掌控得恰如其分。欣賞完演出的黃碧端眼眶泛著淚水地說:「對呂紹嘉很瞭解,更能夠體會他為了要演奏這個作品所下的功夫,希望把他所瞭解的,經由樂團的表現傳遞給觀眾。而未來至少的五年,在這麼好的指揮帶領之下,必定會在原本的基礎上穩定成長。」她也勉勵團員:「要更加感受到這個榮譽,團的榮譽也是個人的榮譽,這個榮譽加起來證明我們的文化力量,因為這個樂團是國家的代表!」
演出後的回響非常熱烈,幾位知名的樂評人都對這場音樂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香港樂評人周凡夫在聽完上半場《台灣雙連畫》後給予肯定,他感覺:「樂曲有傳統的元素,但那種現代的感覺,讓人看到現在的台灣。畫裡有傳統的留白,音樂中也能夠體會得到,這是一種傳統的美學。」對於胡琴、古箏與小提琴的對話在管絃樂團中交織,知名文化評論家李歐梵也指出:「樂器之間的配器相當好,並不會覺得格格不入。傳統樂器著重在氣氛、神韻,就像畫一樣,如何將它帶出來?基本上是一種西樂的作法,但讓人感覺到真的有那種感覺。」對這樣的樂曲覺得非常有意思,也強調如果能夠多聽幾次,一定能夠瞭解更多。而對馬勒相當有研究的他,也直呼呂紹嘉的表現真的了不起:「他對於什麼是馬勒的樂句非常瞭解!我第一次聽到有位這樣的指揮能夠將樂句表現得這麼精采。」此外對法國號中氣十足、全力以赴的表現也感到讚賞,因為一般交響樂團的弱點就在管樂,但這次的演出,管樂卻有優異的成績。可惜的是,他也發現由於星海音樂廳的音響不像國家音樂廳那樣圓潤,所以各聲部之間的融合就略顯不足。
部分大陸觀眾提早離席 遺憾「走寶」
事實上在下半場演出中出現了一場插曲,就在馬勒獻給愛妻,堪稱最美的第四樂章前,從面向舞台上方觀眾席中,突然有不少觀眾離席走下台階,發出的巨大聲響使得樂團及全場觀眾只能等待他們出場完畢,才能回復情緒接續演出。隨後的音樂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唯美的第四樂章之後尤其動人,讓大陸當地的報紙以斗大的「走寶」(編按:沒拿到寶物就提早離開)標題疾呼惋惜。
曲目雖然排得精采,然而馬勒的作品在大陸不常演出,即使是他的交響曲中最普及的第五號,他悲劇性的思索與劇烈苦痛,仍舊不是那麼容易被接受。但,首度到訪的演出,有高達九成的上座率,並且在結束後熱烈的掌聲、叫好聲、以及報紙、雜誌上大篇幅的報導和正面的樂評,都給予所有台前幕後的參與者最大的鼓勵。「偉大的作品容許各種詮釋,就像鑽石一樣在各種角度閃亮。」呂紹嘉說,秉持著這樣的理念,他與國家交響樂團的合作,讓自信、精練的團隊,在各地發出屬於台灣精緻的樂音。
精緻星海音樂廳 給予美妙的聆賞體驗
這次音樂節的場地就在位於二沙島上的「星海音樂廳」。二沙島就在珠江的中心點,也就是說,這片島上被珠江包圍、四面環水。由於風景優美,這塊土地便成了高級別墅的集中地,居住著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外籍人士及外資人口。一九九八年落成的星海音樂廳,是以中國作曲家冼星海為名,屬星海演藝集團所有,旗下除了星海音樂廳之外,還有廣州交響樂團及廣東實驗現代舞團,是大陸最早以「團廳合一」方式經營的團隊。集團近期還將納入其他九個單位,其雄厚的實力可見一斑。
星海音樂廳和緊鄰的「廣東美術館」及「廣東華僑博物館」,相互結合成一個文化共享的場域。音樂廳外東側為有約四千八百平方公尺的音樂文化廣場,廣場上有冼星海銅像、音樂噴泉及水上音樂舞台等。音樂廳除了主廳外,還有一整棟以「竹」為概念設計的辦公大樓,整個來說,琴房、排練室、音樂資料館應有盡有。佔地共約十四萬平方公尺,建築面積高達十八萬平方公尺,是中國大陸規模最大的一座音樂廳。整體的建築非常特別,屋簷的兩邊翹起中間凹下,概念取自於一隻在江邊振翅待飛的天鵝,側面看去又像是掀起琴蓋的平台鋼琴。這樣流線的外型非常壯麗,但在當初建造時,可讓現場施工的建築師們傷透了腦筋。
音樂廳包含著一個主廳和多功能使用的小型演奏廳,主廳是較為先進的葡萄園式造型。舞台正上方嵌著巨型管風琴,分區規劃的觀眾席以梯田式造型容納一千四百三十七個座位,從四面八方環抱著舞台。音樂廳整體來說並不大,但聲學設計及舞台上方吊有約四十餘片調節音質的反響板,讓這個音樂廳所演奏出來的聲音沒有太長的殘響,音色異常地乾淨清晰,是許多聲學家、指揮與演奏家皆給過高度讚賞的演出場地。最有意思的是,廳內安裝有行動電話信號屏蔽器,在節目演出前即將啟動屏障通訊訊號,保證廳內不受隨時竄出的鈴聲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