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消費時代」下,兩岸三地的劇場界近年來都起了非常大的變化,除了有各種不同的戲劇形式興起之外,在演員表現、導演創作、經費成本、宣傳造勢等,各種劇場基本的結構也都產生了大幅的改變。而表演藝術工作者在面對這樣的一個劇烈變動的環境時,應該要如何自處?是要臣服於「消費時代、觀眾至上」的巨獸之下,還是要學唐吉柯德,拖著夢想之矛,與其戰鬥?
日前由香港藝術中心與劇場組合共同邀集了兩岸三地的學者專家,以「當代表演藝術研討會—華文戲劇的走向與未來」為題,在香港進行了為期一週的交流對談。參加會議的學者除了王墨林、傅裕惠、于善祿、林如萍等大家所熟知的台灣劇場界人士之外,還有大陸的戲劇學者林克歡、林蔭宇、陶慶梅,與香港的張秉權、周凡夫、梵谷、林奕華等表演藝術界專家參與。會中研討主題甚多,我在此僅以「消費時代的表演藝術」為主線,作精要摘錄。
「音樂劇」劇場賣座的終極密碼?
香港的資深藝評家周凡夫指出:「由於《貓》、《西貢小姐》等音樂劇曾在香港造成轟動,所以在香港許多表演創作者面對消費時代的改變,便把音樂的分量在戲劇的結構中加重比重。」他從香港近年的劇場作品分析音樂在劇場的分量,其重要性漸漸由配角轉為一個重要的元素。「可是音樂劇雖然收入多,但投入資本也大,演出的場次也不夠多,所以在香港仍沒辦法將劇場產業化。雖然有詹瑞文劇場組合的《萬世歌王》,火紅地上演了一百場,但仍屬特例。」而且周凡夫認為,香港大多數加入音樂元素的戲劇表演,都較欠缺深刻內容,就算有,觀眾亦未必接收得到。
「被擠壓!」小劇場革命精神不再?
而台灣的牯嶺街小劇場藝術總監王墨林則憂心消費時代的來臨,造成「公共空間」被過度擠壓的問題。他除了看到台灣的小劇場過度依賴政府公部門的隱憂外,也提到藝術在消費時代的價值觀之下,逐漸被商品化、均質化、景觀化甚至被「誠品化」!他提出小劇場的創作者現在應該重新檢視自己的定位,確認小劇場非公共化、不受制約且反全球化的自由創作精神仍在。
「藝術被社會邊緣化的問題是一直都在發生的。」香港演藝學院人文學科系主任張秉權在討論中提出,並也引述文化評論學者薩伊德的名言:「知識分子應該被邊緣化,唯有這樣,才具有批判性!」他認為在面對消費時代下要把觀眾帶進劇場,「藝術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唯有更多的人能欣賞表演藝術,才能產生足夠的消費,支持更多元的劇場藝術發展。
台灣大學戲劇系講師傅裕惠表示,台灣的小劇場界過於孤芳自賞,對於流行文化的接受度,相較於香港詹瑞文在《萬世歌王》中,願意擁抱流行文化或甚至是向流行致敬的態度,相對較低。面對消費時代,台灣小劇場操作商業機制的手法也顯得尚未成熟,雖然有些團體想標新立異引領話題,但卻未實際抓住中產階級消費者的胃口,對於台灣在表演藝術的資源整合,各團體應該再努力。畢竟能有足夠的收入,才可以往理想邁進。
「感傷!搞笑?」各路手法顯神通
橫跨港台的劇場導演林奕華也提到,在消費時代中「媒體」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小覷。「我們不能否認電視已經是個流在現代人血液裡的一個元素,那它和劇場有何不同?」他說:「為什麼觀眾要進劇場看戲?在兩個小時黑暗中不說話的時空裡,劇場創作者是去幫觀眾設計跟建構一個自我對話的過程」。而且他也認為,「感傷主義」在消費時代下仍然是非常有市場的:「音樂劇是一種手段,愛情是很好的主題,因為那種不計較成果的浪漫,在現在這個商業化的年代已經沒有了。」
此外,除了「感傷主義」,前中國青年藝術劇院院長林克歡表示:「在大眾通俗文化主導下,從來都不缺乏搞笑高手。」「身為觀眾,我喜歡台上台下無拘無束的情感交流,演員與觀眾之間的平等對話、溫和與善意的笑聲,其嘲笑的矛頭不是指向他人,而是指向我們自身時,它讓人們學會接受,而不致被傷害。」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講師耿一偉也說:「演員如何展現屬於『人』的魅力,藉由創作,讓觀眾在舞台上看到自己無法對抗在資本主義或是消費時代下,所失去的『自由』,進而得到安慰或是昇華,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方向。」
傳統價值觀不再,藝術製作人的未來
對於未來表演藝術的發展,林克歡認為劇場已經從作家的年代、導演的年代、演員的年代,闖入了藝術製作人的年代,是到了一個要完全思考創作的時候。他也提醒劇場工作者:「觀眾要用錢買笑聲、買娛樂甚至買感動的現象是不會少的,只會越來越多。所以表演藝術者如何知所進退,就是在消費時代下創作時最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