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德弗乍克

相關文章 3 篇
  • 音樂

    德弗乍克也會黯然神傷

    下半場的德弗乍克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指揮幾乎不處理樂句細節,雖有點無為而治的氣槪,然而樂手表現卻是平板的,毫無德弗乍克音樂中的溫暖人性。不禁令人懷疑,難道他們對自己的「國樂」已經掉以輕心,以致將來有賴「禮失求諸野」了 ?

    文字|楊忠衡
    第112期 / 2002年04月號
  • 布拉格室内樂團在演奏雙樂團協奏曲時,讓在場聽衆見識到何謂競奏風格與真正的炫技群。
    音樂

    醇音沉甕.五十彌新

    雅納傑克弦樂組曲中的阿勒曼舞曲,省略了低音聲部後,加上弱音器的小提琴與中提琴的聲音,迴盪在音樂廳的偌大空間忽然變得如此地清新動聽,尤其他們非常善於運用空間所營造的色澤,讓具舞蹈形式的節奏更為流暢優美。

    文字|蘇顯達
    第108期 / 2001年1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編輯室

    飛行的計畫

    猶記去年文建會策劃的「世界戲劇展」,由俄國的高爾基劇團以奧斯托洛夫斯基的《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揭開序幕,首次讓台灣的戲迷們一睹了這個著名劇團的丰采及原味的俄國戲劇。今月,對俄羅斯文化乃至世界戲劇具有深遠影響的莫斯科藝術劇院亦將爲台灣的戲迷們帶來正宗的契訶夫鉅作《海鷗》。上世紀末,《海鷗》也就是在這個劇院起飛贏得了舉世的矚目。如今,遠渡重洋而來,拉近的不只是時空的距離,更是對北國文化的親切感。 本期的特別企畫單元,我們將爲讀者介紹俄國劇場的兩大巨擘,從莫斯科藝術劇院的創建人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談起,介紹史氏所發展,亦是影響目前劇場甚鉅的表演體系,及深入契訶夫《海鷗》中的角色刻劃,並且帶領讀者至海鷗飛處,一覽莫斯科這座具悠久戲劇歷史城市的劇院,希望能乘著道次海鷗的翅膀爲讀者做一次詳盡的俄國戲劇巡禮。 沿著飛行的路線,我們進入了音樂的時空中,十九世紀下半葉,民族主義歷經了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所謂的民族音樂不再只是德國傳統下的異國風情點綴,在俄國、捷克,經由一批音樂家的努力找到了新的民族創作語彙,而今年適逢這些「民族音雄」們──林姆斯基150歲冥誕、史麥塔納70歲、德弗乍克90歲,及楊納傑克140歲,在此我們爲他們立碑紀念。 《表演藝術》經過了一年多來努力的飛行,希望能在每一段新的里程中有一個新的航向目標,在狗年中,計劃陸續推出的新單元裡,將邀請、介紹「非職業」表演者出場,與我們分享不同的欣賞經驗,以讓藝術的空間更爲寬廣,不同的思緒能在此飛翔,不同的情感能在此交流。 林靜芸

    文字|林靜芸
    第17期 / 1994年03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特別企畫 Feature

    在藝術的產地,8位在地居民街訪(上)

  • 新銳藝評 Review

    集體「母性」與個體「女性」

    評余彥芳《四媽俱樂部》
  • 特別企畫 Feature

    回家的理由

  • 戲劇

    走出彩樓.打開鏡框

    布袋戲在劇場的舞台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