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降臨 豈止是停演了得?
對台灣人來說,颱風的光臨是家常便飯,有人期待天降颱風假,但對演出團體來說,一次颱風可能就毀了大半年籌備的演出,停演難以重演,還須讓觀眾退票,之前的付出、票房的收入付諸流水,對財務多半艱困的表演團隊,可說是不可承受之重。如何讓損失減輕,對身處颱風熱區的藝術工作者,不可不存防患之心
對台灣人來說,颱風的光臨是家常便飯,有人期待天降颱風假,但對演出團體來說,一次颱風可能就毀了大半年籌備的演出,停演難以重演,還須讓觀眾退票,之前的付出、票房的收入付諸流水,對財務多半艱困的表演團隊,可說是不可承受之重。如何讓損失減輕,對身處颱風熱區的藝術工作者,不可不存防患之心
表演團隊與引入演出的藝術經紀公司,可說是風災停演的直接受災戶,除了當日票房收入付諸東流,之前籌備前置作業所花下去的人力、心血,也因此化為雲煙。不可能為了閃避颱風而不安排演出或活動檔期,團隊更期盼的是氣象單位能提供更細緻的預報資訊,而停演造成的損失,文化部能否提出補助方案,減輕團隊壓力?
颱風造成的損失,要靠什麼來彌補?除了事前需注意演出製作相關合約中的有關條款,問清楚補助款項的發放狀況,公部門還提供什麼事後協助的機制?而事前的保險規劃,是否有合適的相關商品?就讓我們藉此機會來了解台灣表演藝術界面臨的現況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