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許斌

相關文章 5 篇
  • PAR表演藝術
    藝視窗 News

    封德屏、陳錫煌、舞蹈空間舞團、董事長樂團獲第23屆臺北文化獎

    【台灣】 封德屏、陳錫煌、舞蹈空間舞團、董事長樂團獲第23屆臺北文化獎 邁入第23屆的臺北文化獎,今年的獎勵重點為「推動城市生活美學,在公共性、藝術性、多元文化參與,卓越貢獻者」,經遴選委員會數度投票後四位得主脫穎而出,包括推廣文學志業絕地逢春的封德屏、台灣傳統布袋戲國寶藝師陳錫煌、深耕30年的表演藝術媒合平台舞蹈空間舞團及將在地文化結合音樂發揚國際的董事長樂團。臺北文化局將於11月底辦理頒獎典禮表彰他們的貢獻。 現任《文訊》社長兼總編輯的封德屏,長期探討台灣各年代的文學發展,記錄整理作家作品及學術思潮,堪稱台灣文學資料忠實的守護者。現任「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團長的陳錫煌,投身布袋戲已逾一甲子,畢生致力於掌中戲演出與傳承,是台灣目前唯一獲文化部「重要傳統藝術布袋戲類保存者」、「古典布袋戲偶衣飾盔帽道具製作技術保存者」雙項授證的國寶級藝師。 創立30年的舞蹈空間舞團由第三屆國家文藝獎舞蹈類得主平珩創辦,將舞團成功發展為媒合多元、連線國際的開放式創意製作平台,並以兼具「舞蹈性」、「創意性」及「藝術性」的作品形式,呈現出跨界多元的亮眼風格,深獲亞洲及歐美舞蹈界專業肯定。董事長樂團擅長結合在地文化於音樂創作,台式搖滾樂的演出大受歡迎且獲獎無數,演唱會足跡跨遍國際,將台灣傳統文化的美好透過音樂傳達給全世界。 許斌舞台攝影展「之間」十月份於台南展出 知名舞台攝影師許斌的攝影展「之間」,將自10月5日至11月10日於台南市海馬迴光畫館展出。許斌表示:「除了檯面上的導演和演員,幕後有很多默默在做事的人,他們的努力通常不被看見。我並非要去介紹某一個演出,而是想要去記錄演出是怎麼做出來的,也在這裡面傳達我對這齣戲的想法。」這次的「之間」個展,期望透過許斌的影像,在時間、空間、攝影者與對象之間,印相身體在表演的排練場,醞釀如冰滴咖啡,可以產生怎麼樣的化學反應?觀眾能在展覽中看見一場演出如何完成的過程。展覽期間,許斌也會帶領舞台攝影工作坊,在2019臺南藝術節三個節目排練場上進行拍攝,歡迎熱愛表演藝術、任職表演藝術團體之人員,或對劇場攝影有興趣者報名參與。「舞台

    文字|耿一偉、本刊編輯部
    第321期 / 2019年09月號
  • 身體 Em.body—許斌舞台攝相
    藝@展覽

    孤獨的身體,在往劇院的路上

    日常的排練生活, 沒有掌聲的舞台, 孤獨的身體往劇院路上。 與觀展者對話: 1. 什麼樣的際遇, 在幕後? 2. 紀實,紀虛? 3. 紀實者的身體, 在劇場之內,之外? 4. 身體成就劇場, 劇場成就身體? 5. 誰的身體, 誰的劇場? 6. 攝影,書寫身體,書寫劇場? 劇場,書寫身體,書寫攝影?

    文字|許斌
    第304期 / 2018年04月號
  • 俯首沉思的創作者。 (林懷民與羅曼菲於〈輓歌〉排演)。
    表演藝術的視覺經驗

    生涯劇場

    文字|本刊編輯部、劉振祥
    第9期 / 1993年07月號
  • 表演藝術記錄攝影師許斌
    幕後群像

    鏡頭之下 劇場無所不在 表演藝術記錄攝影師許斌

    一幀幀粗樸的黑白排練現場照片,讓戲背後的戲,呼之欲出這就是資深表演藝術攝影師許斌的功力。相較於台前的光鮮亮麗,許斌看到的是更多背後的故事,他說:「一般拍劇照求的是美,要好看;排練場的影像,求的是三個真真誠、真情、真實。」透過鏡頭,他在排練場看見的是「生活」,是每個人的「生命狀態」,這是觀眾看演出時無法看見的。

    文字|吳思鋒、陳藝堂
    第260期 / 2014年08月號
  • 許斌:「許多藝人在台下時更能讓我感動,因藝術已成爲他們身體的一部分,這種長期孕育出的氣質,讓他們更能完整的表達自己。」
    台前幕後

    舞台面貌與變貌 十二位表演藝術攝影者「視界」中的舞台

    十二位攝影者透過鏡頭,主、客觀的再創造或紀錄了表演瞬間撼人之美,由靜至動、沈潛至飛騰。然而驅使他們按下快門刹那的意念爲何?他們如何看待、挑選心目中的「表演」呢?

    文字|錢麗安、許斌
    第33期 / 1995年07月號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