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巴》為朱宗慶打擊樂團第二部擊樂劇場作品,以苗栗蘆竹湳在地家族故事為本,結合打擊樂、陶瓷工藝與劇場元素跨界共鳴,形塑出根植土地、心懷家園、打拚人生的記憶聲響節奏。
    音樂

    朱團2025擊樂劇場《泥巴》全新改版首演 奔向40周年倒數100天

  • 林逸欣在劇中演奏多種樂器。
    戲劇(曲)

    全民大劇團音樂劇《腦內失控的iTunes》中秋連假登場

  • 學習老人轉彎的隱喻

    餓。撞擊。///沉寂。

  • 右起:國家交響樂團執行長郭玟岑、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峻郎、臺中市政府副市長賴淑惠、鯨豚專家姚秋如博士、臺中市文化局副局長施純施純福。
    音樂

    10月4日世界動物日 《鯨之謎》交響音樂會亞洲首演

數位資料庫-開學季優惠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被遺忘的神祇

相關文章 2 篇
  • 回想與回響 Echo

    沉默的愛念

    對張曉雄而言,諸神雕像只是「創造者思想寄託的具象化」,有趣的是,誰是「創造者」?而其「思想」與「追求」又是什麼?在遺忘的過程中,這些問題沒人記得回答。

    文字|黃琇瑜
    第70期 / 1998年10月號
  • 即將上場

    舞劇《被遺忘的神祇》

    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於今年六月至八月間,與澳洲阿得雷得市荷夫曼學院的表演藝術中心舞蹈系展開一項交流計畫活動。 交流計畫爲兩地學生互訪參加對方的系科學習,台灣學生並將與澳洲學生一起排練編舞家張曉雄的舞劇《被遺忘的神祇》,該舞劇將在澳洲、台灣公演。 《被遺忘的神祇》的故事發生在某個博物館的倉庫裡,一批新發掘的古代神殿遺物及雕塑移送到此。夜深人靜時分,倉庫裡迴盪著遠古的呼號:是神祇們找尋著他們失落的榮耀與殿堂,還是他們重溫起昔日的戰事與歡愉?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68期 / 1998年08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