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的隧道》於TAI身體劇場工寮排練現場。
    焦點專題 Focus

    《最後的隧道》 當科幻與神話在隧道中黏合

  • 鄭宗龍
    藝號人物 People

    鄭宗龍 以舞為道,用身體坐看世界的快 (下)

  • 參與2025奧里亞克國際街頭藝術節演出的作品:Marina Guzzo《Mistura》。
    奧里亞克

    奧里亞克國際街頭藝術節 開幕夜爆發警民衝突

  • 《塑膠城市》10周年演出破天荒加設後台觀眾席,讓有興趣的觀眾坐在後台觀看劇組如何操作投影。
    檳城

    環保劇團Plasticity Theatre Troupe創立10周年 再製創團影戲《塑膠城市》

數位資料庫-開學季優惠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奧賽羅

相關文章 3 篇
  • PAR表演藝術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向膽固醇先生脫帽致敬

    據說伊麗莎白女王看完《亨利四世》之後,對法斯塔夫這個角色意猶未盡,命令莎士比亞為他專門寫一齣有關談戀愛的新戲,才有兩個禮拜急就章的《風流的溫莎婦人》。為什麼這個遊手好閒專佔便宜的流氓惡崽,竟然有如此譁眾取寵的魅力?

    文字|莊裕安
    第150期 / 2005年06月號
  • 環球舞台

    尊重傳統源流,創造劇場新象

    賈丁得反對在沒有研究、了解和學習傳統劇場元素之前,便濫用傳統戲曲美學的表演,因此若要採用豫劇音樂的形式,則必須先了解音樂在傳統豫劇中的呈現功能與美學之後,方能用來演繹自己的戲劇製作,不應該讓「來源文化」的劇場元素,留有鮮明存在的痕跡。

    文字|陳淑芬
    第120期 / 2002年12月號
  • 上海

    莎士比亞是屬於所有時代的 上海「國際莎士比亞戲劇節」

    莎士比亞戲劇在上海的舞台上展現了當代性與原著韻味的統一。其中,劇本的刪節得體與導演擅以現代意識詮釋,是竟功之鑰。

    文字|丁洪哲
    第25期 / 1994年11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