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越劇院明月劇團演出越劇《王子復仇記》,趙志剛(右)飾王子,孫智君飾王后,圖爲〈責母〉一場。(上海越劇院 提供)
上海 藝術節/上海

莎士比亞是屬於所有時代的 上海「國際莎士比亞戲劇節」

莎士比亞戲劇在上海的舞台上展現了當代性與原著韻味的統一。其中,劇本的刪節得體與導演擅以現代意識詮釋,是竟功之鑰。

莎士比亞戲劇在上海的舞台上展現了當代性與原著韻味的統一。其中,劇本的刪節得體與導演擅以現代意識詮釋,是竟功之鑰。

一九九四年國際莎士比亞戲劇節於九月廿至廿六日在上海舉行。其中戲劇展演部分,計有來自中外的十二齣戲,有話劇、歌劇、兒童劇、戲曲和廣播劇。演出團體包羅了國內外的專業劇團、民間劇社、校園劇團。語言上分別使用了國語、滬語、英語和德語,可謂多種多樣。其共同特色則注重莎劇的當代性與原著韻味的統一。

莎劇由於篇幅宏大,在現代舞台上呈現是個大難題。爲了因應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對莎劇做有機地刪節,已經是共同的趨勢。這十二齣戲,除了廣播劇外,在刪節與改編上都下了功夫,都能把演出時間限制在二小時左右,而且刪節的都很得體。

莎士比亞旣「屬於所有時代的」,故在現代舞台上,表、導演均喜以現代意識重新詮釋莎劇。這方面表現最爲尖端的要算是來自國外的兩個劇團:英國利茲大學戲劇系演出的《馬克白》,充滿了實驗性,導演企圖揉合進中國傳統戲劇的精神;紐倫堡靑年劇團運用「演員戲劇」的方式來詮釋《羅密歐與朱麗葉》,爲演員提供了更多的表演與表達自由,使他們頻繁地在劇中人物與演員自我之間更換角色,不斷調整他們敍述與表演故事的角度,又將結局做了喜劇式的逆轉。它如哈爾濱歌劇院,用「忠於原作精神,而不拘泥於詞句章節」的精神,企圖使古老的題材與二十世紀當代世界歌劇發展態勢「接軌」,一氣呵成的在舞台上呈現中國第一部莎氏歌劇《特洛伊洛斯與克瑞西達》;《奧賽羅》中依阿戈與摩耳人之間的份量調整;《威尼斯商人》爲適應兒童觀衆而將角色性格之單純化處理等等。愚見認爲,任何一種詮釋,只要導演與改編者能夠自圓其說,又能普獲觀者認同,均是無可厚非的。

以下,特從這十二齣戲中,選擇印象較爲深刻,又較具特色的三齣略加評介。爲了方便未能躬逢其盛的讀者,行文以「介」爲主,以「評」爲輔。

《奧賽羅》集中體現了嫉妒

《奧賽羅》由上海人民藝術劇院演出,雷國華導演。全劇一景到底,把整個劇場當成佈景的一部分,消除了舞台上下的界限,演員自觀衆席後方上場。整個空間舉目所見是高大的石柱和斷垣殘壁所構成的空曠悲愴的古戰場景象,菱形的平台構圖由觀衆席延伸至後台的長廊,予人幽遠肅穆的縱深感,奧賽羅就在觀衆身旁匆匆上下,與苔斯底蒙娜促膝談心。設計者又在通道兩邊的石塊中預埋燈光,當依阿戈撫石塊而獨白時,石中透露之光線,有力地烘托出其內心之邪惡。由這種小地方可見出設計與導演之匠心。

主題旋律滲透著沈靜玄思的宗敎音樂,是人類生命與靈魂的撫慰和同情,頗有恢宏博大的遠古風韻。

靑年劇作家李容把原著刪節成六場戲,減掉了大量敍述性的費解台詞,集中體現了「嫉妒」這一人性共同弱點。結尾也略加更動,當依阿戈犯了滔天大錯之後,又增加一段獨白爲其罪行自圓其說一番。

四位主角均是當前大陸的三棲演員。何偉飾演奧賽羅,造型魁偉,聲音由沈潛至暴發都掌握得極好;尹鑄勝飾依阿戈,最大特色是雙目咄咄逼人,一出場就緊緊吸住觀衆焦點;苔斯底夢娜由金夢飾演,纖巧柔弱,更足稱道;愛米利亞在劇中戲份應屬第二女主角,而田水演來,尤其最後兩場仗義直言的戲頗有喧賓奪主之勢。

《威尼斯商人》詩化的兒語

《威尼斯商人》由上海兒童藝術劇院演出,方平改編翻譯,康安聲導演,是一齣演給靑少年觀衆欣賞的兒童劇。爲了適應靑少年觀衆的審美角度,所以演出本刪除了一些旁枝,僅保留了朋友之義、少男少女之愛、夏洛克之狠毒這三條線索,而以法庭鬥爭作爲結束。結構更加緊湊,終能在九十分鐘內演完。除了在情節上渲染「童趣」外,它如佈景的設計,音樂的選用,也緊緊掌握此一精神。尤其在換景程序上,連三數分鐘空隙都力求引人入勝,先把舞台後區光壓低,前區則安排六位少女穿揷一段舞蹈,俟後區換完景,舞者退場,燈光溶明,劇情再轉入下一場。活潑生動,又無損於風格的統一,這種處理方式甚好。

雖是兒童劇,但演員均經驗老到,表演技巧無隙可擊。飾演夏洛克的夏志卿在導演的塑造下,其性格中之可憫成份完全被抽離,只留下狠毒邪惡,造型、聲音運用、大小動作均展現深厚的功力;難得的是年過古稀的老演員喬奇也「特邀」客串威尼斯大公一角,爲孩子們演戲,這種精神令人感佩。

更値得稱道的是劇本的詩化語言,不僅韻腳鮮明,演員唸來朗朗上口,較之朱生豪先生的譯本更加生色。整體看來雖然演出形式如佈景、服裝等是西方的,而語言卻完全是中國化的,口語化甚至兒語化的。譯者之功,不可沒也。

戲曲「越」味的《王子復仇記》

《王子復仇記》由上海越劇院演出,薛允璜改編,蘇樂慈導演。據稱排演此劇的目的是想爲越劇的男女合演拓展表演題材,拓寬表演路線,也爲莎劇的戲曲化、本土化作一番實驗。

該劇把「哈姆雷特」的背景由西方移植到東方,不標歷史朝代。在佈景及舞台技術方面求「洋」;在音樂唱腔上求「土」,以「越」味爲主,「莎」味輔之,兩者結合,融爲一體。由演出當晚觀衆滿座,演畢起立鼓掌,久久不停,人人振奮的現象觀之上海越劇院的「莎劇探索」是成功的。

劇本改編尤居首功。把原劇本冗長的五幕二十場,壓縮在二小時以內,去蕪存菁,採取了〈遇魂〉、〈勸宴〉、〈試探〉、〈演戲〉、〈祈禱〉、〈責母〉、〈借刀〉、〈祭悼〉、〈飮毒〉這九個段落,重點發揮。中間不落幕,不暗轉,一氣呵成,逐步推向高潮,使結構益形緊湊。若求全責備,序場新王登基的場面似屬蛇足,可刪。

寫意化佈景之加入,與燈光、音響效果之大量使用,不但無損於傳統戲曲之風格,對烘托表演,營造氣氛起了一定的作用。這是中西戲劇融合的一次成功典範。至於唱腔與身段這部分,筆者外行,不敢妄加論斷。不過仍覺得貼切、悅耳,並無傳統戲曲之拖沓沈悶感。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原劇本中那段著名的「生存抑或死亡……」獨白,改編本仍予保留,只是重新改寫。加進去毫無突兀感。

老王鬼魂出現的場面,劇本中出現三次,導演運用四面八方的迴聲效果來表現,而把「鬼魂」出現之方向放在觀衆席後方,旣方便於演員表演角度,又造成震慄的臨場感。另外,雷莉亞(按即原劇中之Ophelia)發瘋投水的一場戲,導演的處理也非常淒美,先用乾冰塡滿舞台前區堤岸下,莉亞緩步走入,身體半沈於乾冰中,然後慢慢隨「波」而去,明知乾冰底下藏有滑輪,才會產生這種效果,可是仍然信其爲眞,而引起一片讚嘆之聲!舞台魅力之強,可見一斑。

演員均是越劇名角,被稱爲「越劇王子」的趙志剛是編導著力渲染的重心,旣有哈姆雷特的複雜性格,又有中國古代王子的高雅形象。劇中他的服飾以白色爲基調,服裝設計者莫小敏表示:「白色乃復仇的基調,表示對父親的哀悼,也是對王子高貴人品的肯定。」

還有個求全責備之處。第九場決鬥時,配合鬥劍動作,音響效果適時地發出金鐵交鳴之聲,配合得十分完美,爲類似場面中所僅見。不料卻在最後王子丟劍在地時,出現了木板聲,觀衆幻覺因而被破壞殆盡。

看了近十齣莎劇的演出,使我益加佩服那句Ben Johnson的名言:莎士比亞是屬於所有時代的。他是全人類的精神瑰寶。

 

文字|丁洪哲  淡江大學文學院專任副教授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