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是「原」鄉?
原舞者堅持透過田野調査的基礎工程,回到文化的原點上汲取素材,在舞者身上建構完整的文化訓練,樸實原味的演出即使在國際舞台上也顯得耀眼。然而,原舞者十年前成立時面對的是解散的危機,十年後則要面對發展上的矛盾。
原舞者堅持透過田野調査的基礎工程,回到文化的原點上汲取素材,在舞者身上建構完整的文化訓練,樸實原味的演出即使在國際舞台上也顯得耀眼。然而,原舞者十年前成立時面對的是解散的危機,十年後則要面對發展上的矛盾。
舞蹈史料的保存是一份長遠的工作,和舞團的發展其實密不可分。國內各舞團當然很希望能有像雲門資料室的管理,但在經費與人力的考量下,多半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若是比照外國經驗,他們也希望能有一個「舞蹈圖書館」,專門收藏舞蹈的相關文獻,或許在政府單位與民間舞團的合作下,國內的舞蹈文獻可以更加完整。
在台灣原住民族中流傳的「大洪水」神話,將由原舞者舞團改編為《大海嘯》,預計在九月中旬在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原舞者結合阿美族太巴塱與馬太鞍兩部落的傳說,發展成交錯進行、相互對照隱喻的神話版及現代版,將以戲劇、舞蹈、古謠吟唱等多元表演型態呈現。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