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40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蘭陵40
他們彼此挨著彼此、身體連著身體,儘管大汗淋漓仍繼續著劇場練習;穿著寬鬆簡單、樣式樸素的排練服,在工作之餘進得蘭陵多年前那齣《演員實驗教室》,是台上演員的生命故事,也成了台下觀眾心裡銘刻的印記;這裡是金士傑所謂的「丐幫」,馬汀尼所嚮往的遊牧生活。 那就是蘭陵劇坊,是台灣劇場界的一則傳奇,一塊里程碑,標誌著台灣現代劇場的一扇門。當年在吳靜吉的帶領下,順著慵懶自在的節奏,成員打破身心的禁忌,往內掘探生命的真實,日後開枝散葉、影響深遠 四十年後排練場裡仍會是那身簡單的妝束、那學生氣的書包,繼續七嘴八舌地討論劇本,一起看著片段、幫忙想辦法。然而時間過去了,生命變得更重也更輕了,重新編排《演員實驗教室》,他們不講道理、不偽裝虛飾,要誠實地上台,說那不為人知的、有些羞恥往事,道出心中深藏的秘密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蘭陵40藝術總顧問
吳靜吉 啟發創意的擺渡人
人稱「吳博士」的教育心理學博士吳靜吉,因為將在美國時與紐約La MaMa實驗劇坊的經驗與訓練方法帶回台灣,帶入蘭陵劇坊,而啟動了台灣現代劇場的發展。他認為蘭陵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我是個擺渡人,給了他們功夫,自己去打天下。」蘭陵人各自單飛後,那套訓練方法卻像「變形金剛」應用在EMBA、企業界、藝文界等不同對象,多年來,「創造力」一直是吳靜吉教學主軸。他強調,技巧可以學習,唯有創意才能變成資產。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不管多少歲,都要保持頑童精神
金士傑與馬汀尼 在蘭陵與生命的教室裡
蘭陵40《演員實驗教室》排練場上,導演金寶(金士傑)、演員兼副導馬汀尼並肩而坐,為正在場上排練的劉若瑀段落打拍子 即使脫離學生角色數十年,兩人依舊是書包掛。馬汀尼用了十多年的書包大王,滿是縫縫補補;金寶的書包倒顯得新,那是舞台劇《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兩百場演出紀念。 工作結束,兩人不約而同往戶外集合,吞雲吐霧。沒有太多交談,只是放鬆地吸與吐,青春記憶就在煙霧中浮現:雙十年華的馬汀尼,崇拜西蒙.波娃,疑惑:為什麼女生不能打赤膊?小便不能站著?繳交第一個蘭陵作業是把枕頭夾在大腿間;白天腦袋冒著許多思春小泡泡的金寶,進了排練場泡泡撐破,對著眼前漂亮女團員推拖拉扯,在蘭陵開放劇場訓練下,身體瞬間透明,非男非女。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淘洗歲月的秘密 面對當下的自己
今天的他們是老師、是導演,抑或是誰的主管,是各據一方的翹楚,是有家、有子,有所成就、在社會上得以立足、擁有一定地位和名聲的成年人。然而,在這些故事裡、舞台上,在他們自己的回憶中,卻沒了這一層層的武裝,必須被迫去面對並重現自己生命中最不堪、最不解、最迷惘,或最「爆炸」的時刻。在《演員實驗教室》裡,他們是壓抑的妻子、鬱悶的男孩、後悔的女人、逃跑的孩子、熱血的青年、羞愧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