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屋出租
-
藝@電影
抱著DVD,在家看音樂劇
你是音樂劇迷嗎?如果沒空或沒錢到百老匯或倫敦西區朝聖,那就抱著DVD,在家輕鬆享受音樂劇的美好世界吧!音樂劇的DVD有的是劇場實錄,有的是電影改編,各有不同的觀賞趣味。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吉屋出租》RENT
浦契尼《波希米亞人》La Bohme是歌王帕華洛帝的拿手戲,他那陽光般的聲音唱活了窮詩人魯道夫。戲中,一群巴黎的藝術家,窮得只能靠燒手稿和作品取暖。戲外,歌王帕華洛帝來台灣,歌喉小開,屁股沒坐熱就捲走六十萬美元(約新台幣二千零四十餘萬元)。什麼是藝術家?有的富到麻木不仁,有得窮到脫褲。理想和麵包之間,永遠是日以繼夜的拉距。 兩個《吉屋出租》原創者亞隆森和拉森,大概在紐約窮怕了,靈機一動,把切身經驗寫成《波希米亞人》現代搖滾版。可見,《波希米亞人》和《吉屋出租》並非故事取向,而是呈現藝術工作者共通的情境。沒想到本劇從外百老匯攻進百老匯,還搶灘世界,從非主流成了主流。這次台灣演出,甚至請出天后莫文蔚。看這些劇,我腦中兩種思緒經常開戰,就像看張學友在《雪狼湖》中飾演窮園丁一樣。 劇場是矛盾的,藝術也是矛盾的,價值連城和一文不值,只是一體兩面。《吉屋出租》好歹有個正牌的非主流出身,它寫實的部分,大部分算相當誠懇,而細節設計和整體製作品質也很紮實,相信所有搞藝術的,或是有藝術骨子的,都能從這部劇的戲裡、戲外讀到一些訊息,而心有戚戚焉。 文字|楊忠衡 樂評人兼唱片表演製作人、普普文化副總經理兼音樂總監、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董事、音樂時代出版社總編輯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最值得關注的市場現象
萬事俱備,東風已吹——音樂劇能不紅嗎?
這幾年來音樂劇行情陡升,西方百老匯大戲紛紛進軍華人世界,今年從開年的《歌劇魅影》就掀起一連串的音樂劇旋風。何以這些在百老匯演出超過十幾二十年的戲還能如此翻紅華人世界?其實巨變的是華人自己的生態,是自己吹起的一股東風,對西方音樂劇產生了需求。這股需求,短期內會表現在市場熱度上,但熱度過後的長期發展,則是值得我們關切的文化議題。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思樂冰與紅白機》
冬天濕冷,劇場卻勁歌漫舞得火熱!百老匯《歌劇魅影》和《吉屋出租》大軍壓境,後者還挾莫文蔚及電影同步上映的聲勢,剛領到的紅包不失血也難。 如果不是看過三種不同語言版本的《歌劇魅影》,我可能不免還是會去湊個熱鬧,畢竟它的導演、舞台、音樂都是歌舞劇類型的顛峰之作。但比起跨國企業的名牌精品,我還是傾心國人的創意手工。這個月我最好奇的,除了上回已推薦過的《K24》台北巡演場之外,就是一幫新生代的創團作《思樂冰與紅白機》。這群人有台北藝大的學院訓練,也有小劇場的野戰經驗,他們用自己的觀點呈現台灣過去二十多年來的社會變遷(別以為LKK才有歷史觀!)出以快閃短劇的串連形式,似乎鮮刮有趣。想了解e世代對世界的看法與情感模式,應該不是讓我們這些過氣兒童代言,而是看看他們自己的劇場。 文字|鴻鴻 詩人、劇場及電影導演
-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吉屋出租》
音樂劇是一種非常豐富的表演型態,因為它融合了音樂、舞蹈、戲劇、舞台設計、燈光效果等等,所以不論觀眾的背景為何,都能在劇中找到吸引自己的地方。而對我來說,最不可或缺的莫過於是音樂了!先不論大家耳熟能詳的《貓》或是《歌劇魅影》,就當我第一次聽到《鐘樓怪人」裡詩人開頭唱第一句時,那音樂、歌聲就緊緊扣住我的心,即便我聽不懂法文,也帶給我極大的滿足和享受。 當然音樂劇也提供了我們想像的空間,如同電影一般,在音樂巧妙地安排下,我們可以盡情化身為劇中的主角,在不同的時間與空間,一同高歌如戀愛般的溫暖甜蜜,或如心碎般的瘋狂怒吼。而《吉屋出租》,或許對大部分的人甚至我來說都不是那麼地熟悉,不過那又何妨?不妨就讓我們一起體驗它將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感動吧! 文字|陳翊安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現北市教育大學)小提琴碩士。目前擔任財團法人世紀音樂基金會行政助理
-
戲劇
亞洲版《吉屋出租》莫文蔚主演
《吉屋出租》的主題,受到浦契尼經典喜歌劇《波希米亞人》的啟發,編劇兼作曲者拉森成功地用音樂傳達出作為一個人內心的種種渴望、孤寂、期盼與奮鬥。死亡的陰影始終籠罩劇中人,但這些人並沒有被打倒,反而迸發出更生猛、更幽默的活力與死亡角力,在困扼的現實中依然保持青春和樂天的奮發精神,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