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音樂劇行情陡升,西方百老匯大戲紛紛進軍華人世界,今年從開年的《歌劇魅影》就掀起一連串的音樂劇旋風。何以這些在百老匯演出超過十幾二十年的戲還能如此翻紅華人世界?其實巨變的是華人自己的生態,是自己吹起的一股東風,對西方音樂劇產生了需求。這股需求,短期內會表現在市場熱度上,但熱度過後的長期發展,則是值得我們關切的文化議題。
近三年在表演市場上,唯一可讓人明確感受到的趨勢,大概就是音樂劇的行情劇漲。不過幾年前,百老匯劇以每年一部的速度「臨幸」香港,還讓台灣劇迷趕搭飛機前往香港一睹丰采。曾幾何時,正宗百老匯劇按月排隊報到,今年來台的數部名劇,可能要吸掉數億本地表演票房。
巨變的是華人自己的生態
二○○六年,《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打頭陣,從元月就讓台灣歌舞不輟,在國家戲劇院連演六十三場,打破台灣表演藝術史上連演紀錄。過完年後,《吉屋出租》Rent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演出八場,更創下兩部百老匯劇同時在台北上演的紀錄。接下來有以ABBA合唱團經典作品組成的《媽媽咪呀》Mama Mia、伯恩斯坦(R. Bernstein)的經典《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又要再來的《貓》Cats及《鐘樓怪人》Notre-Dame de Paris、近年相當風行的兒童音樂劇《彼得潘》Peter Pan,更別說產量驚人的國產音樂劇了。到底,為什麼今天音樂劇這麼紅呢?
趕流行嗎?實際上,這句話只答對了一丁點。《歌劇魅影》發表於一九八六年,距今二十年。《貓》更老,已經二十五歲,不久前來台的長青樹《真善美》更已經是四十七年前的作品。試想,有什麼流行是必須花二、三十年才能趕的?就算趕流行,為什麼發生在現在?難道是西方音樂劇界有啥新潮流嗎?
非也!西方音樂劇事業不但沒有特別紅火,在老將無佳作、新秀待琢磨的情況下,許多新作根本叫不出名號。而《悲慘世界》、《貓》之類的老劇,在收益下滑之下,寧可下檔,改採巡演路線,在亞洲地區尋找第二春。由於華人音樂劇熱一發不可收拾,紐約的幾大表演公司已經在北京、上海設立辦公室,或與當地公司簽約成為合作夥伴,可見生意規模之大。
顯然,國外音樂劇並沒有巨變,巨變的是華人自己的生態。這不是新流行,而是自己吹起的一股東風。因為這股東風,對西方音樂劇產生了需求。這股需求,短期內會表現在市場熱度,但熱度過後的長期發展,則是值得我們關切的文化議題。
借西方音樂劇喚起「音樂戲劇」欣賞與創作本能
音樂劇風行的第一個因素是「富裕」。當然,富裕不是絕對的因素。很多富裕的社會不一定有音樂劇風行;也有很多中、小型音樂劇並不需要富裕的背景。但是平均富裕的社會,才有足夠的支持動力(如票房和補助),化解推行音樂劇的物質障礙。目前台灣和大陸的經濟狀況,有點富又不會太富,廣大中產階級需要有質感又不要太艱澀的精緻藝術,正是發展音樂劇的時機。
第二個因素屬音樂層面。我認為台灣社會的成長過程,此時約當大眾音樂精緻化的時間點。學院的嚴肅作品,社會影響力是零,先剔除不予考慮。民間音樂文化有從粗淺入精緻的本能,雖然這種本能往往和商業機制的追求高利潤相違背。以《雪狼湖》來說,它所付出的心血和回報,和張學友叱咤風雲的流行歌事業比起來,實在是太不划算。但是對於張學友的藝術生涯來看,這是他必須跨出的一步,因為停滯與死亡是同義詞。
一九八六年在李泰祥的創作下,台灣有了第一部土法煉鋼的音樂劇《棋王》,但當時社會需求尚未到位,所以沒有創造夠持久的熱度。但現在情況與當年大不相同。雖然最後頂尖作品未必出自當下這批人之手,但潮流是相互影響和推動的,每一環節都有不可或缺的功能。
第三個因素是文化面的。華人對西方音樂劇最大的需求,不是買進經典名劇,而是借它來喚起「音樂戲劇」欣賞與創作的「本能」。老祖宗《樂記》便說:「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中國古早便有樂舞、有戲曲,只是西風東來,一時骨折,不知如何接續。經過一世紀與西方文化的相處與融合,人們對世界文化的接納度,逐漸漫過文化間的壁壘。使用現代語言、節奏、思想的音樂劇,表面上從西方傳來,實質上是反映東方自身的質變。這股力量不是外來的,是自生的。西方音樂劇在今日流行,只是搭上華人的時代列車而已。
音樂劇將在華人世界生根發芽
綜合以上三點,我對音樂劇的前景提出三點預測:一、華人世界的富裕促成音樂劇勃興,它會生根成長,即使將來環境條件不再,它依然能轉換其他形式發展。因為它已成為文化的一部分。
二、西方歌劇衍生出很多種表演形式,被稱為百樂之源。音樂劇對東方來說,也將扮演這種角色。由於它的容納量大,許多融合、互動和變異都會在其中發生,有些效應會發展成未來真正的華人「新音樂」。這種新音樂和學院派從西方取經的那套,將是兩種不同的脈絡。
三、很多人擔心音樂劇將被西方作品壟斷,個人認為不會。如前所述,音樂劇的產生是因為華人藝術生態的質變,西方作品是填補現階段的某些不足。實際上,絕大部分的西方作品都無法在東方有理想的市場。例如《吉屋出租》雖有天后莫文蔚做招牌,但票房不如預期。實際上,演戲和看戲,如同庶民間的談天說地,主要還是自家人的事情。潮流固然多變,但底層原則並不難解。
天王大戲席捲票房,本地團體大概還要吃苦數年。但這些劇帶動風潮、培養觀眾、刺激本土團體提昇,雖然也讓本土劇界投資告急,但為「大局」著想,我依然「忍痛」支持西方音樂劇登台。只是本地劇場工作者務必枕戈待旦、臥薪嚐膽,這樣才能在魅影旋風過後,揭竿而起、逐鹿中原。
文字|楊忠衡 音樂時代出版社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