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孟逸
-
藝號人物 People 歌仔戲演員
張孟逸 專心一志,只為成為戲裡的角色(上)
「第一苦旦廖瓊枝的大弟子」或許是我們對張孟逸的第一印象。 這曾經帶給張孟逸很大的挫折,並不是害怕學不好,而是她明白自己與老師的不相像無論是姿態、還是聲音。於是她很努力,努力成為廖瓊枝曾演繹過的劇中角色。 其中最著名的大概是《李三娘》裡的同名女主角。這位丈夫離家從軍、被迫在磨房產子的苦女子,陣痛那刻的一聲慘烈高音,化作全劇的最高潮,劃破劇中的夜晚與戲外的舞台,是難分真假的疼痛感受,重擊觀眾內心,而不只是耳膜。張孟逸為了詮釋她,不只是真實經歷了自身產子的經驗,更得將生活轉化到表演裡,這依賴著她反覆練習、揣摩,然後消化、演繹。 這背後的努力也不只是為了成為李三娘,或其他女主角,更是要成為一名「演員」張孟逸。
-
藝號人物 People 歌仔戲演員
張孟逸 專心一志,只為成為戲裡的角色(下)
打掉重練的轉捩點:從老師身上學習到屬於自己的技藝 真正拜廖瓊枝為師,是在張孟逸第二度離開蘭陽戲劇團,大概2009年時擔任第一屆文化部文資局廖瓊枝歌仔戲傳習計畫藝生。「那一年,老師就跟我說,自己得到了人間國寶的封號,然後文化部要給她3個藝生,『我留一個位置給你好嗎?』。」張孟逸的那聲「好」,成為她人生最大的轉捩點。 這是個讓她再次「打掉重練」的轉捩點。 辛苦的不只是張孟逸,其實還有廖瓊枝。「我自己很清楚,要改變一個人的習慣有點難,我自己帶藝入師門,對老師來講就很辛苦。」張孟逸直接伸出手指開始比劃,說廖瓊枝老師特別在意指法,還替這些指法命名,像是觀音指、含蕊指等,「老師希望折進來的部分是一個圓的感覺,然後這裡手是要直的。」不只有指法,還有指出去的狀態也都有講究,不像自己過往不經意就直接出去,而是得把圓畫滿。其他像是下腰的身段,「其實認真說起來不太人體工學,但在舞台上就有美感。」以及廖瓊枝演唱【七字調】時百轉千迴的韻口,都是「跟著老師一直修。」 現在說起廖瓊枝老師的教學,張孟逸語調輕柔、卻又眼神放光,彷彿生命得到了某種救贖;但當時的自己是很挫折的,出自於藝生評鑑機制下的那句評語:「妳怎會不像廖老師」。 「我的挫折是,如果教完4年還是不像,那老師會多失望?她想要找傳人的這件事情,是不是就會讓她很受傷?」張孟逸細思自己的身形、聲音質地等條件,更清楚知道:「不可能啊,那這樣我就是不適合的人。」 她試著與老師討論。「我跟老師說,可不可以不要看我們像不像你?如果是看我從不及格到可能及格,從及格到70分,然後70分到80分的過程,會不會比較好?」廖瓊枝接受了這樣的想法,也影響其他人看待這樣的傳習計畫或許大家都清楚,不可能再找到、或是複製一個廖瓊枝出來。絕對不可能。 廖瓊枝無法被複製,但張孟逸才會就此誕生。
-
戲曲
歷史的幽靈,女性的身影
在當代的新編歌仔戲作品中,以台灣歷史入戲的作品並不少見,尤其自2018年以來,臺灣戲曲藝術節每次的旗艦製作,更是「以戲曲訴說台灣故事」為核心進行創作。今年由劇場編導王友輝、秀琴歌劇團與阮劇團共同合作的《鳳凰變》,以明鄭家族的東寧王國為背景,講述一場發生於1681年的王室政變「東寧之變」。這場政變的結果,導致東寧王朝的覆滅,也影響了台灣的命運。 國姓爺與昭娘:纏繞歷史與劇中的幽靈 在長期本土化的追求與作用下,鄭成功及其家族所衍伸的人文軼事,經常被改編成戲劇作品。經由不同創作者對於歷史的詮釋與想像,引入不同族群的記憶與立場,早期「民族英雄」鄭成功的神聖形象,逐漸打破單一的/漢民族的文化史觀,進而建構出貼近常民、多元的人物形象。《鳳凰變》的故事則是以鄭成功死後,鄭氏家族之間的鬩牆奪權為背景。 《鳳凰變》的切入點是由鄭成功的一道命令而展開。鄭經因與乳母昭娘私通生子(鄭克),鄭成功下令格殺董夫人(鄭經之母)和鄭經一家,董夫人依隨眾議,殺昭娘以代罪。若從整體敘事結構來看,在「序曲」演繹的這段情節,看似與日後東寧王國的發展並無直接關聯;然而,從未在劇中現身的鄭成功,透過一道命令,藉由來自廟堂與宗族的權力和束縛,讓所有人難逃活在「國姓爺」的陰影之下。鄭成功化作歷史的幽靈如影隨形,糾纏著鄭氏王朝裡的每一個人。 而開場就喪命的昭娘,在劇中也作一縷幽魂,伴隨著鄭氏家族來到台灣建立東寧王國昭娘的死,成為家族成員不願碰觸的傷痕與裂痕。在編導的安排下,昭娘魂以畫龍點睛的方式出場,在部分情感濃厚的場景中,成為觀眾深入鄭經父子內在心境與情感深處的引路者。更重要的是,昭娘作為人倫悲劇的犧牲者,也揭示家族的悲劇性係由人倫的衝突而展開,而《鳳凰變》中的所有角色人物,即在這兩個鬼魂的糾纏與伴隨之下,呈現出各自的無奈、掙扎與犧牲。
-
戲劇 偶戲結合歌仔戲 演出舊作新面貌
《剪紙人—明河之歌》 映照疫情現實
放手或不放手,在面臨生死交關之時,是最難的抉擇。勇於嘗試新媒材並不斷挑戰各式跨界合作的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其2010年發表作品《剪紙人》,透過剪紙窗花、杖頭偶與古老的神話傳說為素材,與大人小孩一起討論難解的離別課題。首演後好評不斷,多次進行海外巡演,也獲得戲曲創作者游源鏗讚賞,認為有發展為戲曲的潛力。
-
薪傳歌仔戲劇團《兩生花劫》 當西方悲劇遇上東方哲思的雙面翻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24臺灣戲曲藝術節」壓軸大戲《兩生花劫》將在6月7日至9日於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隆重上演。本劇由薪傳歌仔戲劇團製作,特邀詩人導演鴻鴻改編德國劇作家萊辛啟蒙時代名劇《艾米莉亞.嘉樂蒂》,將情節背景轉換為明末清初的江南與台灣,展現亂世中的兩岸關係與台灣民風,呼應現今台灣對「轉型正義」的思考,也為這齣西方悲劇增添東方哲思及當代意涵,拓展原劇視野。
-
新銳藝評 Review
薪傳之際的曖昧與超越
本次小生江亭瑩已有大將之風,從開始的斯文、後段惡行遭揭發時的丑感、乃至最終被活捉、極耗體力的身段均顯見成績,但全劇更多虧甫於二○一七年度以本劇主角拿下傳藝金曲獎戲曲表演類最佳演員的張孟逸團長演出女主角,多層次的演出張弛有度、亦絕無鬆懈疏漏,她精采的做工在讓眾人喝采之餘、也讓我即使連看數場仍舊頻頻拭淚。
-
戲曲 薪傳歌仔戲劇團《斬經堂》
改編「吳漢殺妻」 忠孝之外的當代動機
臺灣戲曲中心「2018看家戲再現」從六月起跑,由薪傳歌仔戲劇團打頭陣,將演出由老戲《吳漢殺妻》改編的《斬經堂》。而原劇近乎「愚忠愚孝」的殺妻情節,如何在當代社會的視角下合理化?編劇劉秀庭表示,由薪傳新團長張孟逸飾演的吳漢之母一角,將讓此劇兼顧合理又好看,複雜的內心戲,也相當挑戰演員的功力。
-
特別企畫 Feature
戲曲新女力,全面啟動!
當高徒成了名師、扛起了當家招牌; 看新一代嶄露頭角,與前輩們同台競藝。 戲曲界的新女力,實非未來式, 早已全面啟動,引領大團、邁步前行。 臺灣豫劇團的蕭揚玲, 承接豫劇皇后王海玲的重擔, 化壓力為動力,也學習老師典範, 與團隊攜手並進、一同打拼; 薪傳歌仔戲劇團的張孟逸, 不捨國寶級恩師廖瓊枝多年苦心, 即使「不喜歡」也得接任團長, 為後進打造更完善的工作環境。 國光劇團的林庭瑜、當代傳奇劇團的黃若琳, 兩位年輕小旦,也正逐年征服各大舞台, 累積經驗、用心挑戰、多方學習, 蓄勢待發,持續展現有目共睹的超強實力。
-
特別企畫 Feature 薪傳歌仔戲劇團旦角
張孟逸 偶然起步執著前行 「用心」唱好戲曲人生
因為高中參加歌仔戲社團,張孟逸因緣際會踏上了傳統戲曲之路。因喜愛而投入,因執著而不悔,在恩師廖瓊枝帶領下,她探索苦旦表演的精髓,更於去年以《王魁負桂英》焦桂英一角獲得傳藝金曲獎「年度最佳演員獎」。如今張孟逸接下薪傳歌仔戲劇團團長重任,她說:「我知道我肩上有很重的擔子要擔,我會努力、我會勇敢。」或許就會如龍山寺廟公對她抽到的籤詩的解釋:「不管你要做什麼,只要你用心,它都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