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植團隊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創作 、經營者MeimageDance藝術總監 何曉玫
藝文環境需架構「過程」和「階段」,讓創作者能夠攀附
大劇院時代的來臨是很重要的階段,也是我們該好好面對問題的時候。為什麼台灣人不太進劇場看演出,而是逛街或在家看沒有意義的新聞?接觸表演藝術應該是生活態度,而不是學習課程。在這塊土地生活的我們似乎缺乏生活態度的養成。人們感覺很不安全,無法信任彼此,也缺乏了認識、理解他人的能力和好奇心。所以,「大劇院時代」的來臨是該預備將劇院的功能「系統化」、「制度化」的時候。讓觀眾與表演藝術之間有更好的溝通橋梁。 而可能面臨的問題,以舞蹈為例,雖然出現了很多充滿熱忱的年輕編舞家成立舞團、發表作品,但,這些年輕的創作者大多都在幾次演出後,因為沒有了舞台而泡沫化。政府雖致力於藝術產業的推廣,卻永遠在機關人事更迭後落空,沒有延續。藝文環境需要架構「過程」和「階段」,讓創作者有能力攀附,並找到下一步。 不談大劇院,台灣仍有地方性質的文化中心。但,目前我們只停留在建築場館,而非扶植團隊。團隊有了家才能夠踏實地製作,磨練技術、想法,而不是辛苦地找場地演出、排練。不一定要一個場館一直養同一個團隊,或許可以參考國外的藝術總監制,作品若不好即汰換才有競爭。創作者甚至可能為了到更好的劇院而努力創作、演出,不需要分心找其他兼職。 每個團隊都需要藝術行政,但藝術行政同樣面臨泡沫化。或許劇院能夠成立聯合辦公室,組織團隊的演出與行政事務,並彼此共享資源。政府亦需要進一步思考藝文經費的預算問題,並進一步思考如何藉由仲介之手,將台灣自製節目推向國際。最後,大場館變多之後,如何找到觀眾也是必須思考的問題。 關於台灣的創作現象,近年很多獎項似乎期待創作者跨界,創作融合式的表演藝術,並關注作品的議題性強烈與否,甚至要求不要太過於純粹,試圖抹除界線。命題作文層出不窮,但創作是自發的,創作者應該自發地尋找這個世代的語言,而非透過策展人、評論人以議題性操作的方式帶領讀者思考。每一門藝術都有其特殊性,應該要尊重其本質,不要為了趨勢迎合觀眾。藝術也不只是創新,很多創作者對自己的媒介都還不夠熟悉,便急於跨界、融合就會兩頭空,需要再思考本質的問題。 劇院、觀眾與創作者的理想關係,我認為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有人在觀看、行走,那便是劇場。劇院是能夠從行政角度支援團隊的場域。劇院的態度是讓觀眾更沒有界限地進入、觀看,讓觀眾在生活中感受到藝術,而非階級的符號表徵
-
焦點專題 Focus 平台之二:北藝風創新育成中心
小而美的藝術創業 夢想的行政實踐
因應藝術大學畢業生多半是自由接案的Soho族,意味著某種自行創業的概念,隸屬臺北藝術大學的「北藝風創新育成中心」,即以「藝術創業」為思考起點,發揮藝術大學的特色,協助小而美的「微型創業」,以發揮更多不受大產業機制所限制的創意。育成中心執行長劉怡汝表示,育成中心一定程度上很像保母,找適當的人從各種角度檢視團隊的理想與實踐。針對個案給予最適當的建議,也提供完整的後援體系、行政諮商與心理輔導,育成中心是陪伴團隊走進社會的「最後一哩」。
-
其他分類 補助從1.3變成2.3億 扶植團隊餅變大
什麼時候不再忽冷忽熱?
新聞大要:文建會「98年度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於一月十五日公佈入選名單,今年文建會首度實施「卓越、發展、育成」三級獎助辦法,計補助八十七團,較去年增加廿二團。總金額為新台幣2億3245萬元整,較去年總金額多出一億。面對這個加碼大紅包,卻也伴隨文建會要求團隊增聘人員的條件,團隊拿到補助,心頭感想如何?
-
藝壇動態
國家音樂廳「大幻影—新媒體藝術展」
【台灣】 國家音樂廳「大幻影新媒體藝術展」 國家音樂廳「文化藝廊」變身為一條數位時代的新媒體時空隧道!為了拉近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的距離,兩廳院邀請藝術家王俊傑,將國家音樂廳一樓的文化藝廊在典雅的大理石牆鑲上兩排電視螢幕,藝術家將生活片段、城市場景、日常物件重新編碼,運用科技媒介自由拼貼,創造出奇幻荒謬的超真實世界。王俊傑以《大幻影新媒體藝術展》為名,找來十三位各國藝術家,展現他們的錄影藝術與裝置作品。此次邀集作品多從視覺性強烈且意涵容易被理解的主題出發,例如韓國藝術家鄭然斗的《鄉愁紀實》,表現作者思念家鄉樹林及父母親房間等記憶;荷蘭藝術家芭芭拉.薇瑟的《質變之屋 II》,以人類生活的變動、身分的改變與所處不同場地狀態為題。展期即日起至4月18日止。 兩廳院另推出《Salute!向大師致敬藝術大師簽名陶盤展》,展示歌仔戲天王楊麗花、音樂家麥斯基、編舞家碧娜‧鮑許與劇場導演莫努虛金、羅伯.威爾森等二十五位大師國際級人物來台演出後親筆寫下的簽名陶盤。(周倩漪) 九十八年扶植團隊名單揭曉, 共八十七團獲獎助 文建會「98年度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日前公佈入選名單,計補助87團,總金額為新台幣2億3245萬元整。文建會表示,該計畫共有115個團隊提出申請,經初審、複審、決審會議程序,音樂組21團獲補助,總補助金額5550萬元、舞蹈組23團補助金額5775萬元、傳統戲曲組20團獲補助金額4850萬元、現代戲劇組23團補助金額7070萬元。今年文建會首度實施「卓越、發展、育成」三級獎助辦法;各組獲最高獎助團隊分別是:音樂組的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獲獎助900萬元;舞蹈組為雲門舞集,獲獎助2300萬元;傳統戲曲為明華園,獲獎助800萬元;現代戲劇為優劇團,獲獎助1000萬元。今年新進團隊也較去年成長25團之多。(廖俊逞) 王嘉驥、王墨林、陳雅萍、陳漢金獲「台灣文化獎-藝評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