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窥的救赎? 评《恋马狂》
《恋马狂》在国家戏院演出时,设计仍依循二十年前伦敦、纽约的舞合,但由于场地太大而使效果大打折扣。彼德.谢弗的原作剧本也不尽然完美无缺,仍有可议之处。
《恋马狂》在国家戏院演出时,设计仍依循二十年前伦敦、纽约的舞合,但由于场地太大而使效果大打折扣。彼德.谢弗的原作剧本也不尽然完美无缺,仍有可议之处。
本剧吊诡的是,「戏中戏」呈现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潮的冲击下付出家毁人亡的代价,但是故事结尾时,「金宝贝」阿安肯定父亲所做的一切改革。剧本的表面「教喻」可以简化为:当东方遇见西方,新旧思想引爆致命的冲突,毁灭后的救赎则寄托在信基督、生小孩,如此这般地才获得重生。这样的命题的确颇令人不安!
「台湾艺人馆」选择《背叛》做为创团剧目,在语调和氛围的掌握上都颇见功力。但是套句英国人惯用的压抑语,「仍有许多値得改进之处」。
莎士比亚不但写剧本、参加演出,而且曾任戏院的股东长达十七年之久。我们阅读莎剧时,不可忽视这三重身份,以及剧院硬体和剧本结构、品质间的依附关系。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