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业
-
艺闻观点 News Review
黄建业:表演艺术资料馆,应该由中央公部门来主导设立
建立表演艺术资料馆 刻不容缓 剧场导演鸿鸿在《联合报》的【艺言堂】单元撰文指出,因应风灾,文建会提出了急难救助方案。但殊不知,对表演艺术团体而言,缺乏一所演出影像及文字资料的表演艺术资料馆,才是最迫切的根本问题。一九八七年表演工作坊淹水,二○○八年云门舞集遭到祝融,许多资料毁损,是再也无法弥补的损失。不像电影、文学,一出生,本身即已成为文献。表演艺术是朝生暮死的现场事件,需要影音纪录才能留存,而相关的剧照、剧本、报导、评论,更需要搜集整理。眼看电影图书馆改制为国家电影资料馆二十年来,由于预算拮据,能起的效用有限,然而,同样帮台湾在国际崭露头角的表演艺术,却连这么一个卑微的资料馆也没有,让人真的无法置信,这一个宣称注重文化的政府,如何对台湾表演艺术的未来,起积极的作用?
-
戏剧
送旧迎新,非关曹禺
姚树华导演的《北京人》,意欲将写实主义形式的曹禺原作改头换面,把主题从四〇年代的北京人原始主义,转换为九〇年代的台北文化评论;在形式上则转换成后布莱希特的风格。然而,由于导演无法在中国/台湾文化落差中,寻找到真正内在的共同核心议题,使得演员的夹议夹敍成为说书人的扯谈,无法推展真正布莱希特式的辩证效果。
-
戏剧
从洛可可的纵欲激情到历史浪潮中的个人解放 评《沙德侯爵夫人》
三岛由纪夫的《沙德侯爵夫人》是从沙德周围的一群女性,进行欲望权力与世俗道德矛盾的迂回演绎。在虐待与被虐待,奴役与主宰的前景运作中,昻扬的法国大革命步伐如同平行发展的解放声浪,迈步向前。
-
戏剧
本文的背叛与忠实的诠释 兼谈三个希腊作品的演出
受到当代「反敍事」剧场风潮的影响,剧本地位一落千丈,从前被视为「经典」的作品亦难逃诠释者「强横蹂躏」的噩运。可是,当代导演叛离本文和形式上的重塑新义,是否足够弥补他所背叛和舍弃的?如其不然,背叛和舍弃又是为什么呢?
-
专题报导 Feature
果陀的《火车起站》
若一味耽溺在表相的框架中,又缺乏幽默感和动力去开展,作品难免困抑在写实的囚笼中,艺术的幻想列车就难有起站的机会。
-
入门
畧谈剧场的即兴创作
「即兴」作为一种创作方式,可以追溯到相当久远的历史。从早期口语相传、集体创作的史诗、传说或民间歌谣,到童稚游戏中的「家家酒」、「扮新娘」。又如团队比赛中的机遇性临场反应、群体创作中的脑力激荡或接龙讲故事等,都充满了即兴的成分。在戏剧传统中,早在希腊、罗马的喜剧演出,一脉相承至义大利的「即兴喜剧」(commedia dell'arte ),都是广泛地运用演员临场自发性的剧场风格,其他像歌舞演艺厅的插科打诨喜趣,或马戏团中小丑戏的天马行空的夸张想像力,都是深具魅力的传统表演。 在当代表演艺术中,即兴方式的运用更为广泛,它甚至被创作者拓展成一种具有高度自由解放性的创作美学。从爵士乐与现代舞的即兴演出,到六〇年代开始盛行的「发生艺术」(这甚至可以推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前卫艺术发展),还有一些极具反叛色彩的剧场演出(如「生活剧场」「环境剧场」)和活泼深具自由想像力的儿童剧场,莫不大量利用「即兴」方式创作、演出,突破正规古典剧场的畛域。而在演员的训练中,「即兴」方式的排演练习和游戏,也使戏剧表演回归到现实生活和个人经验的真实体认之中。从史丹尼斯拉夫斯基(K. S. Stanislavsky)与聂米罗维奇-丹钦科(V.I.Nemirovich-Danchenko)的表演系统建立起表演者的心理写实层次之后,即兴训练也经常被不同的表演教师运用为重要的启导演员各方面潜质的训练方法,像史普林(Viola Spolin)所著的《剧场的即兴方法》(Improvisation for the Theater-A Handbook of Teaching and Directing Techniques)即是一本相当普遍被采用的表演教师手册,里面收集整理了不同的即兴训练课题与实习。只可惜有系统的翻译及整理并不多。 长处与危机 「即兴方式」之所以被当代剧界普遍运用,最主要是下列六种原因: ⑴高度自由启发直觉性和活泼感 ⑵打破预设逻辑、概念或僵化模式 ⑶回归现实经验与个人体认 ⑷结合机遇性可能 ⑸激发个别面向的敏感度 ⑹借以训练团队的默契合作精神 上述的「即兴」特质,事实上与当代的剧场精神不谋而合,当文明累积构成各种既定的体系规范,剧场创作也极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