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艺术
英国利物浦

冲击「表演」,探索自我

从英国利物浦双年展的「即场艺术」展演说起

在传统剧场里,演员需要营造一种心理距离,扮演一个特定时空的角色,以服务整体的「戏剧行动」;在这些「即场艺术」作品里,「演者」透过自我转移,制造了一个对自身的认知距离,却让他们能置身在作品里,以真实的情感,探索切身的命题。

在传统剧场里,演员需要营造一种心理距离,扮演一个特定时空的角色,以服务整体的「戏剧行动」;在这些「即场艺术」作品里,「演者」透过自我转移,制造了一个对自身的认知距离,却让他们能置身在作品里,以真实的情感,探索切身的命题。

甚么是「表演」?甚么是「演出」?

冲过了剧场的界限,打破了画布的框框,创作人现身到观众面前,以活生生的动作、声音、语言,走进作品中,即兴一个小片段、一幅图像或是一些概念。这些都算是「表演」吗?去年底英国的利物浦双年展,除了大、小视觉艺术展览之外,也举行了一个称之为“You Are Here”的「即场艺术」(Live Art)展演项目,以「文化认同」为题,冲击「表演」的定义。

出走形式、回归自我

其中的「表演」作品不尽是剧场或舞作;如Blood Wall Drawing Return──爱尔兰裔的Kira O' Reilly在她的出生地都柏林(Dublin)收集自己及家人的血液,带著它们渡过只有一海之隔的利物浦,在画廊白色墙壁上用胶布贴成的一个个小格子里,一连四天静静地用血液画上整齐排列的斜线,最后撕掉胶布,「表演」过后,她走出了画廊,余下的只是那一划划的血笔,和撕下的胶布格子。

又如以色列裔艺术家Oreet Ashery邀请观众参与的作品Say Cheese。Ashery易装成她的第二自我──犹太男子Marcus Fisher,公开让大众预约某天到他的酒店房间的床上,在摄录机前聊天说地,或做些甚么喜欢的事情,或偶尔按动摄影机的快门,拍下照片。翌日在她的自拍摄影展览中,公开放映一段段的床上私语。

这两个作品中,创作人都延续了一些之前的「演出」模式。O’Reilly向以一系列血墙作品,探索文化记忆、身体与空间的关系(如去年二月时她曾在另一画廊的白墙上,每天以自己的血同样地划上一个个整齐斜线记号,数天后她把墙壁重漆上白色,让她的血脉与行动埋藏在画廊的结构里……)。Ashery也常以她的第二自我进行不同的即场(live)创作(如在各种剧场空间演出、录像、自拍照、装置、街头骚动等等),从而探讨文化身分、仪式及男性权力等主题。在重复的实验里,她们用生活化的行为作「演出」,无论是在墙上划上道道的血痕,或是自我角色的转换,「演者」也没有特定的「演出」动作,订下的只有概要行动方向。

笔者当时也每天抽空走进画廊跟O’Reilly聊上一阵子,或会赴约酒店倚在床上跟Ashery背著镜头谈话,其他的「观众」或参与者也可以毫无影响地穿插「演出」,或做些出奇的行为(例如其中一位参与Say Cheese的朋友就跟「演者」在房间里玩跳弹簧床)。这并不是只能说是「演者」与「观众」的即兴互动,而是这些「演出」本身已不像传统剧场般有特定的情节和预设的动作与对话,「演者」以生活化的存在状态,履行前设规则订下的大致任务(to perform general tasks),而在重复的「演出」模式里,她们可以延续探索以自身出发的命题。

亚裔创作者作品批判

其实,在这些以文化认同为题材的「即场艺术」项目中不难发现,「演者」大都以自身的角色作「演出」。除画血墙的O' Reilly外,George Chakravarthi在Great Expectations里一身印度女装背坐在剧场的投影幕前,萤幕播放著长发女子背坐的影像,一个沉默而简短的「演出」,就是要表达Chakravarthi自己作为英藉印度裔男同性恋者的身分反思。或如Silke Mansholt的Homage To The Heart、Quasim Riza Shaheen的Conversing with Angels,都是以自己作为「角色」。这两个作品有比较明显的叙事体,「演者」以舞蹈的肢体动作,分别表达作为德国人面对当代历史(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的沉重包袱和父亲与自己的关系。这些如「自传」式的作品里,「演者」也没有「扮演」任何角色,而是在一个特定的「演出」空间里,以一系列的行为,表达自己生命里(而非特定角色)的情感。

也是美国「开裆裤」剧团团员的Stacy Makishi在火车站或港口前「演出」You are here……but where am I。既是夏威夷人、也属日本裔的Makishi穿上了古怪的病人服,眼睑上放置的盐水点滴让她一直热泪盈眶,与一班吊著点滴和扮成医护人员的「演者」,进行如仪式般的复习活动,带领观众前往不知名的地方。Suki Chan和Dinu Li以视觉表现为主的作品Shadow Songs: Princess Jin & The Lady of Atropos,华裔「演者」一张白脸打扮,穿上长纱裙子,在影像装置里表现了对中国传说故事的模糊情感;而Mad For Real: Soya Sauce and Ketchup Fight中,从大陆到英国发展的Cai Yuan和J J Xi,在艺术中心前园的大透明胶箱里,如小丑般以数十支茄汁与酱油互相攻击,嬉皮笑脸地陆续脱光衣服肉搏……。

即时的亲密体验

在这些表演里,「演者」的角色介乎「演出」与现实。「演者」从自身情感发展作品,却以服饰、化妆或姿态抽离,探索「自己」。他们不是要扮演一个交代故事情节的人物──「扮演」只是探索自我的技巧或工具,而非为呈现虚幻的目的。最有趣的例子,莫过于在Marcus Fisher酒店床上的这番游戏对话,看著Ashery戴上帽子、眼镜,贴上胡子,却以平常的女声说话,动作也毫不矫柔;或看她在自拍照片中作同样打扮,却在衬衫里秀出一边乳房。又如Makishi在「演出」过程里,从行李箱里拿出一些航空信封、小菊花和玻璃瓶等等东西,一边拿一边排列,排好了又重排,并把铺好的丝绢叠成帆船,最后包起一堆又一堆的土壤放回行李箱,如同展示自身经历文化移植的转折,也寻求救赎。此外,Cai Yuan和J J Xi两个人走进大胶箱「酱搏」时,虽然一派滑稽,但「演出」前却粗鲁地坐在前园与人吃喝聊天,后来其中一位还在「演出」时滑倒,而割破脚膝……。

在传统剧场里,演员需要营造一种心理距离,扮演一个特定时空的角色,以服务整体的「戏剧行动」;在这些「即场艺术」作品里,「演者」透过自我转移,制造了一个对自身的认知距离,却让他们能置身在作品里,以真实的情感,探索切身的命题。笔者走入这些「演出」现场,少了「角色」的屏障,就像走进一个个隐私的心房,亲身体验了每位「演者」的个人状态。

反逻辑的讯息结构

参照Michael Kirby对「客宾临」(注1)/「偶发」(Happenings)与「新剧场」(New Theatre)的分析(注2),他提出「时空矩阵」(time-space matrix)的概念;在非剧场性的「演出」(如「客宾临」/「偶发」)里,各个「演出」元素(如「演者」的动作、说话、音乐/声音、影画、衣饰、道具/物件、布景/装置等)可以反逻辑(alogical)──它们可以各自承载不同的讯息,也不一定共同组成一个表达特定虚构时空的讯息结构(information structure),这种「演出」所呈现的是一个非虚构故事的特定时空。新派舞蹈深受这种美学影响(如舞蹈大师模斯.康宁汉(Merce Cunningham),早在一九三、四○年代就有人与音乐大师约翰.凯吉(John Cage)紧密合作,创作了不少如Kirby所形容的「客宾临」/「偶发」作品),而各形各色所谓的「新剧场」亦顺势而生。

正如这场「即场艺术」展览的题目──You Are Here(阁下在此);「演者」现场的介入作品,观众也即时地体察情感。「即场艺术」是一个广阔的概念,只要艺术家亲身介入了他们展示的作品,都可以包含在内。因此,无论「演出」以剧场、舞蹈、音乐、视像等元素或技巧作为基础,如上述「非时空矩阵式」(non-matrixed)的「演出」里,「现场」/接近性(proximity)和「即时」/立即性(immediacy)也成了「即场艺术」里创作者和观众的衔接点,而两者间的张力也给「演出」营造不同的效果。

在主流的圆外开拓战场

O' Reilly和Ashery在画廊里及酒店床榻上这些较私密的空间里「演出」,充分表现了她们对隐私的探索;Cai Yuan和J J Xi在周六热闹的下午,关在透明箱子里用酱油、茄汁搏斗,惹来一家大小围观,更配合其对流行文化揶揄的氛围。介乎(传统)剧场或「客宾临」/「偶发」之间,「即场艺术」不一定是临场发动的即兴,也可以是经过排练琢磨或有叙事的「演出」;但创作人从自身出发,透过「现场」和「即时」的张力,与观众即场的「同在」,也就开辟了对立以外的亲密空间……。

著名的墨西哥行为艺术家Guillermo Gomez-Pena在「即场艺术」系列首晚的讲座中表示,「行为艺术」(performance art)一直是社会的边缘文化,「演出者」用身体介入艺术作品,对抗主流艺术(即以画框作画或戏剧叙事为主)或当权文化;所谓的主流汲纳了边缘者,而边缘成了主流又再排挤新的边缘。行为艺术家的使命,就是要以身体为战场,从界外到界内再到界外,不断冲击当权者……。笔者的脑袋充斥著过去惯有的概念来到利物浦,却像发现了战场外茂盛的旷野;若是继续质疑「演出」与「表演」的相对定义或绝对意义,当我们以惯常的「剧场」概念「看」「演出」,恐怕只会小觑境外的狂野潜力。「即场艺术」广阔地包含各种「演出」定位,让观众得以亲近,更由此展开一场从芳华旷野至夷靡中原的拓殖──阁下在此,而「我」又该如何自处?

注:

1.「客宾临」是happening的广东话音译,很能表达happening 强调观众在场的意思。

2.Michael Kirby: 'Happenings: An Introduction' & 'The New Theatre', Mariellen R Sandford (ed), Happenings and Other Acts, Routledge, 1995.

相关资料:

关于即场艺术

1.Live Art Development Agency即场艺术发展社,致力研发英国「即场艺术」的机构,并为利物浦双年展「即场艺术」项目主办机构之一。网址http://www.liveartlondon.demon.co.uk/

2.The National Review of Live Art Archive网址 http://art.ntu.ac.uk/nrla/

3.The National Review of Live Art Catalogue,英国自一九八○年起每年一度的全国性「即场艺术」检阅展的资料馆及目录,并记载有关于剧场、舞蹈及音乐艺术的资料。网址http://www.pads.ahds.ac.uk:81/NrlaPads/NrlaMain.html

关于英国的即场艺术:

1.即场艺术杂志Live Art Magazine,含节目及艺术家介绍、每季演出机会、活动概览等。网址http://www.liveartmagazine.com/

2.诺丁罕伦特大学即场艺术研究资料馆(Notthingham Trent Univsersity's Live Art Archive datebase)相关网址 http://art.ntu.ac.uk/liveart/

3.NRLA 录象资料馆,NRLA资料及目录,并载有关于剧场、舞蹈及音乐艺术的资料。网址http://art.ntu.ac.uk/nrla/

4.NRLA 历届目录。网址 http://www.pads.ahds.ac.uk:81/NrlaPads/NrlaMain.html

近期在英国举行的主要即场艺术活动:

1.「全国即场艺术检阅」(National Review of Live Art,NRLA),从2月3日至3月15日于苏格兰/格拉斯哥(Glasgow)举行。自一九八○年起,为每两年一届的活动;除了展出各地区选拔出的作品外,亦委约新进艺术家创作,为英国重要的即场艺术展台。相关网址http://www.newmoves.co.uk/newterritories/ntindex.htm

2.「之间──即场与谜诡艺术节」(INBETWEEN - Festival of Live Art & Intrigue从2月13~16日于布里斯托(Bristol)举行。相关网址http://www.arnolfini.demon.co.uk/inbetween/

3.「即场文化」( Live Culture)从3月27~30日於伦敦Tate Modern艺术馆举行,一连四日的演出、简报与研讨会等等,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探讨即场艺术。相关网址http://www.liveartlondon.demon.co.uk/liveculture.html

 

文字|魂游 表演/媒体文化研究及创作人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何谓即场艺术(live art)?

甚么是「即场艺术」呢?这是一个很难答的问题。

「即场艺术是一种策略,以概念性、短暂性和不受限制的多元性实践为结构……即场艺术是一个丰富的艺术,而形式与体验能不断转移,同时诉求并影响喜欢冒险的观众,让他们获得深入刺激,而非只是表面;让刺激即时发生而非透过媒介;让思考变成质疑而非权威导向。」英国即场艺术发展社(Live Art Development Agency)的总监路易斯.凯丹(Lois Keidan)如是说(注)。

六、七○年代在美国兴起了行为艺术(performance art),不少人将即场艺术视为它的英国版本。不过,英国诺丁罕伦特大学(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研究即场艺术的教授巴瑞.史密斯(Barry Smith)指出,行为艺术通常以视觉艺术为主,而即场艺术则挑战传统剧场空间和概念中的「表演」,作品强调演出的即场性(liveness)。

在英国,不少艺术主办/推广单位,会以即场艺术(live art)作为表演节目的定位。演出形式可以是实验剧场或舞蹈,也可以在剧场以外的空间里(例如画廊、家居、街头或空地等)作非剧场性的演出。总之,艺术家亲身介入他/她的作品,与观众同在一个时空,都可称为「即场艺术」。

其实,所谓「即场艺术」,并非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而是一个不断尝试冲破既有框架的开放概念。艺术工作者(艺术家、主办/推广者、赞助者与政策制订者等)在这概念形成的自由空间里,以最广泛的定义包容和撞击不同形式的即场作品,反思艺术、生活与文化认同等切身的问题,因此创作、筹划与资助的模式也不断变化、更新,这样的「不确定性」才是即场艺术的精神。

至于即场艺术一词的来源,也众说纷纭,难下定论。史密斯指出,研究者David Briers发现此词始用于六○年代末或七○年代初的一些读诗活动;另有行为艺术家Roland Miller自称创作此词,却无证据可寻。「即场艺术」一词首次出现于英国《表演杂志》Performance Magazine第十二期(1981年7~8月),自这一期起封面设下副题──「英国即场艺术的定期评论」(The Regular Review of Live Art in the UK)。(魂游)

注:Lois Keidan:“LIVE ART - what is it and what can we do with it? ”,On Tour: British Drama and Dance,第十四期,1999年8月

Authors
作者
世界舞台 尽在你手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