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年这次全世界大瘟疫,规模虽然大,但这不是历史上呼吸系统疫症的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它不会让表演艺术消失,但它会加速这艺术行业原本就要发生的转变。将历史上其他疫情一样,它是个加速器,让要旧的加快消失,新的加快来临。
二○一九年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席卷全球的一次黑天鹅事件。在没有准备之下,所有一直发生的事情突然停摆,很多理所当然的道理受到挑战——聚集是错误的,出行是不对的,连空气都是危险的。
对表演艺术来说,这些都是这行业存在的基本条件,但在这非常时期,全都被推翻了。在停工的日子,行业内每个人都在问,这是永久的吗?如果瘟疫终会消失,我们能回复正常吗?回复正常的表演艺术,能有多「正常」?什么是「新常态」?
我看,二○二○年这次全世界大瘟疫,规模虽然大,但这不是历史上呼吸系统疫症的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它不会让表演艺术消失,但它会加速这艺术行业原本就要发生的转变。将历史上其他疫情一样,它是个加速器,让要旧的加快消失,新的加快来临。
1. 城市万岁,「茧化」加速
人口稠密的城市,往往是瘟疫的重灾区。但人类经历了这么多次毁灭性的瘟疫,没有一次逆转城市化的方向。到二○五○年,全球的城市人口将会超过非城市人口。密集仍然是人类文明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密集」不等同「聚集」。过去卅年,由个人电脑的兴起,科技让每个人慢慢封闭在自己的茧(cocoon)中,这些「茧」都将在城市里密集地存在。疫情并没有逆转这个的趋势,反而是加速了。每个人都留在家,在家里都关在房。整个科技,经济和生活上的模式,都被疫情加速了「茧化」。
而「茧」亦可以是流动的,我们出门必备的个人防护装备,也是一个「茧」。剧场戏院重开了,我们会戴著口罩看演出。可能有一天疫情消失了,会可以拿下来,直至下一次疫情来临。
2. 剧场不死,「群聚感」更重要
为什么在虚拟世界征服了全球人类的过去十年,全球旅游业同时爆炸性地增长?这是因为「存在感」是有层级结构的,身处现场(being there)永远是最高级的存在。去到了,先打卡。线上的存在感扩大了线下的存在感。旅游比以前更加吸引人。
疫情重挫了旅游业,但人性对存在感的渴求仍在。故此,剧场永远不死,但这里说的剧场不是指在黑暗中窥看演出。去剧场看演出,从来不单是「看」(to see),也是「被看」(to be seen),是在和其他人一起「在场」见证一件事件。就像古罗马竞技场,这个「每个人都能看到每个人」的设计一直沿用到现代的体育馆,和葡萄园式的音乐厅,因为我们需要和其他人一起在场的感觉。这个看与被看,万众同心的群聚感(Togetherness),是虚拟世界永不能代替的。
3. 剧场「电视台化」加速
疫情未临前,科技已经让每个人都成为一个电视台。我们每天活跃地在社交媒体发放内容(文字、声音、视讯),发放模式可以是现场直播,也可是录播。我们比电视台更灵活:发放的对象可以是大众、分众(会员、群组),或者只是个人对个人。这「个人电视台」,固然就是我们的手机。突出的例子,当然就是网上那些KOL(编按:意见领袖 Key Opinion Leader),每天在网上平台上演真人秀,把自己的生活小剧场联乘虚拟世界。
如果个人已经这样,那么,现实世界里的表演场地会怎样?从历史里看到,在趋势变迁中,机构永远跑在个人后面。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看见剧场和表演团体,因为剧场关门了,纷纷转型成为电视台,尤其那非商业性的,政府资助的团体,纷纷把演出录像放到网上免费播,同时开发网上讲座、研讨会、清谈节目、公开彩排、舞蹈公开课,甚至饮食节目。受资助的表演团体和场馆能这样做,往往是因为他们并不依赖门票生存,而且他们的金主(政府或者基金会)亦不介意,他们在剧院关门期间,开发网上观众,反正资助是已出之物。在艺术上,他们也是百花齐放,除了旧的演出记录,也有剧团在空无一人的剧场专为串流而做的演出,也有既有现场观众,亦有网上直播的演出。
愈来愈多艺术机构,尤其那些受资助的,会大力加大他们在网上媒体的投入,简单来说,他们终于跟上早已在发生的个人潮流,成为一个个电视台。疫情的作用,是打开了资助机构、艺术场地和表演团体,以至观众的心结,在无其他选择之下,拥抱线上演出的优点和限制,努力去找出一条在艺术上和运作上,可行的路。
疫情过去后,资助机构会继续支持线上的活动,而每个艺术机构亦需要发展一个适合自己的长远媒体政策,成立一个媒体小队,负责创作、制作、发行╱发放、销售、收费、版权,与及保存自己的媒体内容。这是剧场,以至所有艺术机构的「电视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