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el Harlan
-
伦敦
爱尔兰剧作家麦佛森 挑战改编契诃夫《凡尼亚舅舅》
多年前以作品《堰》声名大噪、征服伦敦西区的爱尔兰剧作家康纳.麦佛森,二○一七年更以美国创作歌手鲍伯.狄伦的歌曲入戏,织就《来自北边国境的女孩》,才华颇受肯定。一月他改编契诃夫《凡尼亚舅舅》上演,他将原剧设定的一八九○年代往后移至廿世纪,麦佛森认为,这才能突显俄罗斯在一九○五与随后的一九一七年社会巨变里的风起云涌。
-
伦敦
走出国会重返剧场 葛兰达.杰克森以《李尔王》获奖
曾两度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后来担任国会议员长达廿多年的英国资深女演员葛兰达.杰克森,在二○一七年末以女身扮演的「李尔王」一角获颁伦敦晚报剧场奖最佳女演员奖,她在这出老维克剧院剧场的制作中,将男女性别融为一体,并专注在李尔角色心境的转变,特殊的嗓音及狂暴的演绎能力和舞台专注力,使她诠释的国王成为剧评笔下最具磅礡之姿的李尔。
-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阿尔美达剧院「希腊戏剧节」 引人思辨「抉择」与「正义」
继荷兰导演凡.霍夫执导的《安蒂冈妮》之后,阿尔美达剧院也接著推出「希腊戏剧节」,一连演出《奥瑞斯提亚》、《酒神的女信徒》及《米蒂亚》三出希腊悲剧,让伦敦变得「很希腊」!首出作品《奥瑞斯提亚》是个因选择而遭逢厄运的故事,一再搬演,不仅展现了人与命运的冲突,也提示了许多必须反复思考辩证的问题,引发观众对哲学问题的重新诘问。
-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大选将至 剧场发声谈政治
五月的英国将举行全国大选,向来热中评论政治社会议题的英国剧场,也应景推出相关戏码。如皇家宫廷剧院在去年底推出的《希望》,真实地传达在财政紧缩政策下,地方政府所面临的挣扎与困境;丹玛仓库剧院则将从四月下旬推出《投票》一剧,场景设定在大选投票日当天虚拟的一处伦敦投票所。剧场作为思想和沟通的管道,借此也成为引发观众思索投票选择的场域。
-
城市艺波 Cities & Arts
担任老维克总监十年庆 凯文.史贝西演绎《丹诺自述》
自二○○四年起担任老维克剧团艺术总监的凯文.史贝西,即将在二○一五年卸任,由他独挑大梁的《丹诺自述》,票券一开卖就秒杀。采用美国剧作家大卫.林投的剧本,由主角丹诺的独白贯串全场,回顾他的一生。在硬底子的凯文.史贝西的演绎下,巧妙与观众互动演出,令人拍案叫绝。
-
特别企画 Feature
全球舞台超级战区伦敦剧场全攻略 THEATRE SCENE IN LONDON
去年在伦敦登场的奥运盛事,全球瞩目的焦点除了竞技场上的赛事外,还有让人惊叹连连的开幕大秀。 这场以不到京奥三分之一的经费,巧妙结合各种戏剧元素,展示英伦文化特色的演出,导演丹尼.鲍伊,即是出身皇家宫廷剧院。 丹尼.鲍伊说,在有著悠久和辉煌戏剧历史的英国,剧场,对所有从事表演台前幕后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最佳的训练途径。 早在十六世纪,伦敦就已出现专业剧场, 而长期上演莎士比亚剧作的环球剧场,更是举世闻名。 长达数百年的发展,今日的伦敦剧场分工精细的产业规模,从演出制作、行销管理、媒体评论、学术研究到文化政策,环环相扣,形成健全的表演艺术生态。 例如,今年十月刚过五十岁生日的英国国家剧院,无论是经营、策展、美学高度、产业连结度和趋势性,都可作为世界上任何一间国家剧院的典范,也是廿世纪中至今深深影响英国剧场发展走向的剧院。 此外,以剧作家为重心的皇家宫廷剧院,输入国外表演艺术的巴比肯中心,历史悠久的老维克剧院,年轻活力的杨维克剧院,以及西区上演音乐剧的商业剧院等,在伦敦剧院地图上,多元发展、各自精采。 不同于其他欧陆剧场现象的是,莎剧作为英国剧场的传统,至今英国剧作家仍享有高于导演的地位。在伦敦剧坛能够大放异彩的导演,几乎都具备赋予经典文本当代风貌的诠释能力。 除了国内观众熟知的合拍剧团导演赛门.麦克伯尼、即将于明年台湾国际艺术节三度访台的迪克兰.唐纳伦之外,本刊特别为读者引荐六位伦敦剧坛的超级巨星,从他们的作品介绍解析中,一探伦敦当代剧场的新风貌。
-
伦敦
奥立佛奖提名揭晓 音乐剧《小魔女玛蒂达》受瞩目
伦敦剧坛的重要奖项「奥立佛奖」日前揭晓入围名单,音乐剧《小魔女玛蒂达》获得包括最佳男女主角、最佳配角及最佳新音乐剧等十项提名令人瞩目。而一同入围音乐剧类新制作则多是改编自著名电影或动画,也令剧评人担忧原创制作欠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