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英国将举行全国大选,向来热中评论政治社会议题的英国剧场,也应景推出相关戏码。如皇家宫廷剧院在去年底推出的《希望》,真实地传达在财政紧缩政策下,地方政府所面临的挣扎与困境;丹玛仓库剧院则将从四月下旬推出《投票》一剧,场景设定在大选投票日当天虚拟的一处伦敦投票所。剧场作为思想和沟通的管道,借此也成为引发观众思索投票选择的场域。
去年九月的苏格兰公投才结束不久,接踵而来的全国大选将在今年五月举行。移民政策、公医制度、欧盟政策等议题,成为保守党、工党、还有近年来异军突起的英国独立党选战攻防的重点。历经数年来卡麦隆内阁的财政紧缩政策,对英国的许多公众服务造成影响,究竟民意所趋为何,将在五月的大选见分晓。
《希望》演出预算紧缩困境
对政治、社会议题向来不吝于批判的英国剧场,也应景地推出政治剧码。皇家宫廷剧院(The Royal Court Theatre)在去年底推出的《希望》Hope,真实地传达在财政紧缩政策下,地方政府所面临的挣扎与困境。剧作家Jack Throne笔下描写的地方政府(Council),必须在三年内节省两千两百万英镑的开支,却不能增加地方税增收的额度。为此,剧中的公务员们伤透脑筋,究竟该关几盏路灯来省电费,还是缩减游泳池的开放时间?或是关闭几个社区活动中心?可是关了之后,平常在里头活动的老人、身心障碍人士,又该怎么办呢?
在《希望》剧中,每个公务员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对地方事务的热情。为此,他们举办公听会,站在地方政府的立场,企图和民众说明财政困境,而将受冲击的各个团体,也以组织游行的方式表达不满。最后,这群公务员决定拒绝依照省下经费的要求设定预算,最终只好让西敏政府介入协调,而图书馆被迫关闭。这样的抵抗是否只是徒劳?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谁来决定什么才是重要的公共服务呢?
对照英国历史,类似的故事曾真实上演于柴契尔夫人执政时期的英国。一九八五年时,共有十五个地方政府拒绝设定预算,企图借此改变内阁的政策。尽管如此,当年的抗议最后仍无法撼动铁娘子的决定。而《希望》剧中的公务员们掀起了轩然大波,也终究无法保全所有的公共服务。对照起剧本中提到的台面上政治人物百态,写实又切合时事,忍不住让人思考,五月的这一票该投给谁?以及,应该留给下一代什么样的未来?
《投票》搬演选举实景
尽管现在各党选战动作频频,没到结果出炉,谁也不晓得未来将会如何。光是守在电视机前看开票不够刺激,迎接今年选举,丹玛仓库剧院(Donmar Warehouse Theatre)将从四月下旬推出《投票》The Vote一剧,由艺术总监Josie Rourke执导,场景设定在大选投票日当天,虚拟的一处伦敦投票所。到了真正的选举日期五月七日,剧院还将与英国的第四频道合作,电视转播剧院内的现场演出。如此一来,观众可以在频道间切换虚构与现实,看看哪个比较如戏。
有趣的是,因为丹玛仓库剧院座位仅两百五十一席,加上《投票》的演出档期为期只限两周,可以想见票券的抢手程度。为求公平,剧院已经公告所有票券将采登记抽签的方式进行,抽到的观众才有购买资格,预期届时将引起话题。
不管是《希望》或《投票》,都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态度。剧场作为思想和沟通的管道,借此也成为引发观众思索投票选择的场域。近年的作品如DV8肢体剧场触及伊斯兰议题的Can We Talk About This?,与反思君主立宪政体的《查理三世》,皆大胆挑战争议题材。此外,文化补助是否持续删减,也是艺文人士对各党政见的关切重点。艺术和政治,并非井水河水两不互犯,两者相会时能产生的力道,从来都不能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