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伦敦登场的奥运盛事,全球瞩目的焦点除了竞技场上的赛事外,还有让人惊叹连连的开幕大秀。
这场以不到京奥三分之一的经费,巧妙结合各种戏剧元素,展示英伦文化特色的演出,导演丹尼.鲍伊,即是出身皇家宫廷剧院。
丹尼.鲍伊说,在有著悠久和辉煌戏剧历史的英国,剧场,对所有从事表演台前幕后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最佳的训练途径。
早在十六世纪,伦敦就已出现专业剧场, 而长期上演莎士比亚剧作的环球剧场,更是举世闻名。
长达数百年的发展,今日的伦敦剧场分工精细的产业规模,从演出制作、行销管理、媒体评论、学术研究到文化政策,环环相扣,形成健全的表演艺术生态。
例如,今年十月刚过五十岁生日的英国国家剧院,无论是经营、策展、美学高度、产业连结度和趋势性,都可作为世界上任何一间国家剧院的典范,也是廿世纪中至今深深影响英国剧场发展走向的剧院。
此外,以剧作家为重心的皇家宫廷剧院,输入国外表演艺术的巴比肯中心,历史悠久的老维克剧院,年轻活力的杨维克剧院,以及西区上演音乐剧的商业剧院等,在伦敦剧院地图上,多元发展、各自精采。
不同于其他欧陆剧场现象的是,莎剧作为英国剧场的传统,至今英国剧作家仍享有高于导演的地位。在伦敦剧坛能够大放异彩的导演,几乎都具备赋予经典文本当代风貌的诠释能力。
除了国内观众熟知的合拍剧团导演赛门.麦克伯尼、即将于明年台湾国际艺术节三度访台的迪克兰.唐纳伦之外,本刊特别为读者引荐六位伦敦剧坛的超级巨星,从他们的作品介绍解析中,一探伦敦当代剧场的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