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玫
-
音乐 双套音乐会探索传统与创新
魏德曼与NSO携手 演绎魔幻《玻璃琴》
国际知名音乐家约格.魏德曼(Jrg Widmann)将携手国家交响乐团(NSO),带来两套别具特色的音乐会「活力洋溢」与「世代交锋」。此次魏德曼特地留台一周,不仅指挥、与台湾作曲家深入交流,还将透过精心设计的音乐演出,让观众在经典与现代音乐之间感受全新的对话。他表示:「当代音乐与熟悉的古典乐或许看似遥远,但放在一起时,可以发现彼此的相似与亲密性。」 身兼单簧管演奏家、指挥家与作曲家的魏德曼,是音乐界公认的全方位天才。与NSO的缘分始于2016年,并在2018至2019年间担任驻团艺术家。在2024╱25乐季,他将担任北德广播爱乐乐团首席客座指挥、里加小交响乐团合作伙伴、德意志广播爱乐乐团创意合作伙伴与慕尼黑室内乐团副指挥等多个职位。 「活力洋溢」 探索舞蹈与结构 第1套音乐会以舞蹈为核心主题,主要演奏魏德曼的3首创作与贝多芬第7号交响曲。除了《为10种同管乐器而做号角音乐》外,最受瞩目的乐曲还有《活力洋溢》(Con brio),本曲特别围绕贝多芬的第7号交响曲展开。魏德曼形容此曲是「期待与惊喜的游戏」。 吕绍嘉解释:「如果期待在《活力洋溢》中寻找贝多芬的影子,可能会失望,但编制与结构完全一致。魏德曼身为作曲家,特意在熟悉的框架下进行解构,好像保留血肉换成了不同的样子。」魏德曼则补充:「这首作品对定音鼓的处理非常挑战,但它是向贝多芬致敬的作品,能让人感觉开了眼界。」 此外,这场音乐会还将演出魏德曼另一作品《骷髅之舞》,吕绍嘉表示:「这是中古世纪艺术家的经典主题,像圣桑、李斯特、马勒都创作过相关作品。魏德曼用管弦乐打造戏剧感与奇幻声效,从弦乐在琴桥上拉奏到法国号模仿狼的声音,充满创意。」 音乐会压轴将呈现贝多芬的第7号交响曲,恰好呼应前者《活力洋溢》的巧思。
-
焦点专题 Focus
日本历史小城如何孕育国际音乐平台?
位于日本长野县的松本市,以其历史悠久的文化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著称。这座小城在江户时代(1603-1868)曾作为城下町(注1)而繁荣,至今保留有许多能感受江户时代氛围的景点。松本城(Matsumoto Castle)是最为人熟知的地标之一,建于1593年至1594年间,至今未曾因战争或历史事故重建,是日本现存的少数几座原始天守(注2)之一。登上城堡的天守,可以俯瞰整个松本市,远眺壮丽的山脉景色。 除了松本城,松本还拥有著名的温泉区如浅间温泉和美原温泉,这些地方为旅客提供了放松的场所。古老的街道如「中町通」(Nakamachi Street)和「绳手通」(Nawate Street)保留了传统的江户时代建筑,让人仿佛回到了过去。此外,松本还是探访上高地(Kamikochi)的最佳起点之一,上高地拥有清澈的河流和壮丽的山景,是登山和徒步旅行者的天堂。 斋藤纪念管弦乐团的创立与成名 斋藤纪念管弦乐团(Saito Kinen Orchestra,SKO)诞生于1984年,由小泽征尔(Seji Ozawa)创立,以纪念他的恩师斋藤秀雄。斋藤秀雄是日本音乐教育和指挥的先驱,也是日本最著名的私立音乐学院桐朋学园大学的创办人。为纪念斋藤秀雄的逝世10周年,小泽征尔和其他学生组建了这个临时乐团,并在日本大城市和世界巡演。尽管最初只是临时组团,但乐团成员们的音乐共鸣和激情深深打动了观众,决定将乐团延续下去。 经过多年的经营,SKO乐团逐渐成为国际化的音乐团体,汇集了来自日本、美国、欧洲等地的顶尖音乐家。每年夏天,这些音乐家齐聚松本,共同排练和演出,展现卓越的音乐水准和国际合作精神。SKO乐团在国际间迅速成名,特别擅长演绎马勒(Gustav Mahler)和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的作品,其细腻的音乐表现和深刻的情感诠释赢得了广泛赞誉。
-
焦点专题 Focus
办派对、揪游行、送音乐到你家 打造松本的「在地」盛会
走在松本街道上,随处可见蓝底金色的「M」字,这是小泽征尔的亲笔书写,既是松本(Matsumoto)的缩写,也象征著日本北阿尔卑斯连峰的壮丽外型。如此的连结,显示小泽征尔松本音乐节(OMF)不仅提升了松本这个城市的国际文化地位,还在全球推广了日本古典音乐的发展。但若说这个音乐节有什么样的独特性?只要到访松本市,便能立即体会这是一个具有「在地感」的盛会,整座城市都仿佛因为音乐节的到来而欢欣鼓舞著。 除了正式演出外,音乐节的活动也将音乐会推广到各地,例如「送音乐到家」(Demae Concerts)让音乐家们会前往松本的医院、养老院和身心障碍机构演出。沿街行走,可以看见餐厅、店铺、商家等,也以音乐节为主将橱窗装饰得美轮美奂。一路上,到处都能看到以小泽征尔照片为设计主题的旗帜飘扬,像在对每位路人打招呼,而每个角落,还能隐约听到斋藤纪念管弦乐团(SKO)演奏的交响乐曲伴著脚步进行。在这期间,游客还能有机会免费参观当地景点如松本城、开智学校博物馆、松本市美术馆、松本民艺馆等地。
-
焦点专题 Focus NSYO新加坡、泰国巡演全纪录╱现场直击
「梦响・巡礼」音乐会!听见NSYO年轻热血
即使是青年团的音乐会,乐团所排出的曲目也相当具有水准,并且与职业乐团的规模相仿。不但有倾向当代曲风的作品、邀请独奏家演奏协奏曲,下半场更有两首纯粹给年轻音乐家们展露所长的乐曲。在每首乐曲中,不但能听见年轻音乐家们卖力的演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团结一心、亟欲将乐曲表现完美的凝聚力。如此青春活力的表现,是顶尖乐团都不一定能够做到的。 首先演出的场地在新加坡杨秀桃音乐学院的音乐厅,这所学校创立于2003年,是新加坡第一所音乐学院。该学院的学生相当国际化,来自全球超过70个国家。另外一场,则转往泰国的玛希隆大学音乐学院(College of music, Mahidol University)音乐厅。根据音乐学院院长Dr. Narong Parangcharoen介绍,音乐学院不仅为教学单位,也负责经营音乐厅及驻厅之泰国爱乐交响乐团(Thailand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音乐
世界合唱美声齐聚 2024台北国际合唱音乐节缤纷开展
由台北爱乐文教基金会所主办的年度盛事「台北国际合唱音乐节」(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简称TICF)将于7月底到8月初盛大举行。本届除了台北爱乐合唱团之外,更将邀请来自印尼、挪威、西班牙与台湾本地的10余个团队共襄盛举。除了开幕及闭幕音乐会外,更将举行巡回全台的系列音乐会。除了表演外,台北国际合唱大赛(Taipei International Choral Competition,简称TICC)也将如期展开。 今年的团队不可小觑,由全世界最具分量的「世界合唱大会」去年精选出的10个团队中,即有来自印尼、西班牙巴斯克及台北爱乐共3组团队将在台北亮相。台北爱乐合唱团音乐总监古育仲介绍,来自印尼的巴塔维亚合唱团(Batavia Madrigal Singers)团名取自雅加达的古地名,20年前才刚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他们就来过台北表演。之所以相隔20年未能再度访台,是因为他们在各个不同比赛频频得奖、各地邀演应接不暇。该团最高的荣誉是得到欧洲合唱大奖赛总冠军,这个奖项非同小可,因为是将其他不同比赛的冠军集合起来再比一次所得到的,所以可说是「冠军中的冠军」。除了演唱西方宗教歌曲,该团表演最大的特色是综合印尼文化与流行歌曲,并且活泼地载歌载舞。古育仲回忆:「2004年来台时,他们边唱还边做大车轮的动作,非常震撼,台下观众是欢呼尖叫,难以置信。」 来自挪威的女生合唱团Cantus在欧洲女生合唱团队中享有盛名,后来爆红的原因是,动画片《冰雪奇缘》第一、第二集开场的合唱,就是她们的歌。古育仲说:「这些是她们早年委托创作的招牌歌曲,灵感来自于北欧萨米民谣。之后《冰雪奇缘》团队在制作配乐时,发现他们的歌曲很适合,于是请他们来重新录制。」2006年来台时,她们就穿著华美的传统服饰演唱过,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来自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区的雷欧亚少年合唱团(Leioa Kantilka Koralsa),演唱的特点是同声,同样也是有歌有舞。自治区虽然属于西班牙国土,但有自己的文化、语言与音乐,因此歌曲也相当具有民族风味。古育仲分享:「去年在土耳其参加世界合唱大会时,现场看过他们的表演。除了唱得好、动作棒之外,我感觉到他们的歌唱与动作都非常真诚,最后他们还是大会选出的10团中的第一名。」
-
特别企画 Feature 音乐总监准.马寇尔带路回母校
汉诺威音乐、戏剧与媒体学院现场直击!
位于德国北部下萨克森州的州府汉诺威市的汉诺威音乐、戏剧与媒体学院(Hochschule fr Musik Theater und Medien Hannover,HMTMH)是个音乐专业的顶级学校,人才辈出,学生也经常包揽世界重量级音乐比赛大奖。许多知名的台湾音乐家如潘皇龙、魏乐富(Rolf-Peter Wille)、严俊杰、范姜毅等人都曾于此地就学。学校中最顶级的还是音乐类的教育课程,包括爵士乐、流行音乐等皆有涵盖,但尤以钢琴、管弦乐和室内乐等为强项。戏剧、歌剧院系等,则与汉诺威国立歌剧院和北德广播爱乐乐团等职业表演团体关系紧密。旅行演奏于各地,NSO音乐总监准・马寇尔在欧巡期间一早拨冗回到母校,夹杂著激动的心情与年少回忆,亲自带领大家探访这个声名远播的高等学府。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台北爱乐管弦乐团2024日本行(一)
首度登上三得利音乐厅 《妈祖传奇》演绎台湾文化
2024年3月初,在春天气候多变的日子里,台北爱乐管弦乐团团队们带著热情,启程前往日本。在邀请台日双方作曲家与学者举办第3届「东亚乐派论坛」之后,更以「祈り」为主题规划全新节目,由首席指挥林天吉带团,携手日本演奏家与重要作品,首度登上日本享誉国际的三得利音乐厅,并于音乐会后动身前往福岛,于「福岛东日本大地震与核能灾害传承馆」纪念311的系列活动中演出,为灾后的重建复注入一份关怀与支持。
-
音乐 弹指群英—多钢琴音乐节
苗北艺文中心5部钢琴 同台挑战各种可能
苗北艺文中心近年来在节目的规划上成果斐然,年度的「苗北艺术节」除了以艺术总监林佳莹擅长的音乐为中心设计,更将触手往外伸展至戏剧、舞蹈乃至视觉艺术领域。而利用艺文中心拥有5部钢琴的优势,林佳莹更在今年8月举办「弹指群英多钢琴音乐节」系列,让钢琴家齐聚一堂,演奏精心规划的乐曲。 林佳莹说:「届时会有非常多的呈现,有双钢琴、四手联弹、六手联弹等等,最后的标就是5部钢琴一同呈现。」此外,除了重要的钢琴家外,还包括在各地音乐比赛、特别是在苗栗比赛获奖的小朋友们,也安排与大师同台,带出传承意味。担任此次音乐节演出策划的是指挥蔡政德。在他的协调下,音乐节分成3场,风格各有千秋。他坦言:「5个音乐家各自弹一台钢琴的曲目,相当不容易找。但也希望能够利用各种形式分享,让音乐往下扎根。」 第一场音乐会有主要由钢琴家陈冠宇、卢易之以及为古典注入趣味性的网红钢琴家「江老师」江宇婷领军,在作为重心的古典之外,也试图表现跨界面向。除了陈冠宇将演奏李斯特第一号魔鬼圆舞曲,江宇婷也将演奏史克里雅宾的奏鸣曲,最后,将由5个人演奏由卢易之改编的《六月茉莉》。卢易之说:「这首乐曲原本为了12位钢琴家、24只手改编,现在又重新改编为5个人、10只手,必须平均分配,希望能突显好的效果。」 第二场则由钢琴家严俊杰、谢维庭及张凯闵带头。严俊杰说明:「这场音乐会的主轴是法式与当代风情,选择好听、但大家比较少听到的乐曲演奏。」有萧邦、德布西、拉威尔、拉赫玛尼诺夫等,「整场音乐会就是浪漫的集结。」 第三场除了邀请到钢琴界知名夫妻档魏乐富与叶绿娜,还有林娟仪及汪奕闻。叶绿娜开玩笑地说:「5部钢琴就有5个世代。」她认为台湾有非常多好的钢琴家,应该互相合作,借这个机会让更多人看到。因此,这场音乐会的主轴在于传承,钢琴家也完全都是魏、叶两人的嫡传弟子。本场曲目除魏乐富改编的李斯特《死之舞》外,还有改编自德布西作品的《戏》。魏乐富表示,德布西作品中阿拉贝斯克(Arabesque)的装饰风格与民歌《沙里红巴》的旋律有类似之处,便由此改编成《戏》这首新的乐曲。 整个系列有跨界、有浪漫,最主要的意义更在于世代接替。在各种不同的组合与曲目下,展现独奏与团队合作的意义。「弹指群英―多钢琴音乐节」让钢琴演奏家们能借由音乐会发挥并开发更精采曲目
-
焦点人物 旅美打击乐家
鲁千千 挥舞琴棒、勇敢追梦
在纽约初见鲁千千,俐落的发型与时髦的打扮显现出独有的个性,言谈间的大方和自信,与街头的快节奏毫无落差。就在4月底的这天,她兴奋地分享著刚获知的喜讯在「葛莱美」这个拥有美国音乐界权威的奖项中,公布了「2023年十大爵士新秀」(10 Emerging Jazz Artists),而鲁千千是唯一上榜的台湾音乐家。回想来时路,她苦笑著说:「如果当初我知道来这里要经历这么多事情,会有多害怕啊!」 确实,印象中的她,留著长长直直的头发,在朱宗庆打击乐团的二团中相当亮眼,却也柔顺低调。从小念音乐班的她,也一路从北艺大念到硕士毕业。在团体中,她演奏写好的音乐,练著规定的棒法、打出一致的声响,学习如何团队合作。但她内心那不想安分的灵魂却隐隐骚动著。她还记得,第一次走进创办人朱宗庆的办公室「讨论」退团意愿时,结果被慰留;第二次,她又带著「讨论」的想法,再度被说服;直到第三次,心意已决的鲁千千直接说出她的「决定」,未料竟获得朱宗庆的拥抱与祝福,放手让她去闯荡。
-
音乐 时隔33年再度来台
班贝格交响乐团亚洲巡回 携手陈锐在台演出
「班贝格交响乐团(Bamberg Symphony)已经隔33年没来过台湾了!」合唱指挥暨巴哈灵感音乐文化协会理事长梁秀玲表示:「第一次来是1988年在国父纪念馆演出,第二次则是1990年在两厅院。」时隔多年,乐团终于在亚洲巡回中将台湾列为其中一站,并特邀小提琴家陈锐回台,演出他即将「封曲」的孟德尔颂小提琴协奏曲。 「班贝格交响乐团在德国,是与柏林爱乐、慕尼黑爱乐并列为国家级的3个乐团。」提起乐团的重要性,梁秀玲表示:「班贝格交响乐团是特别的存在!有别于在大城市的乐团有资金、有观众,它却是出自德国的一个小镇。」她补充,班贝格在文艺复兴时期是罗马天主教教皇、国王所居之地,因此虽是小镇,却有著宫廷的贵气。而它的历史源于二战之后,住在捷克的德裔音乐家被迫返回德国,但因为大城市被战争摧毁而无路可去,所幸班贝格市长识得人才,于是筹资将他们留下,组成这个优秀的团队。
-
音乐
台北爱乐50周年 首演钱南章第九交响曲《红楼梦》
成立于1972年的台北爱乐合唱团,今年适逢成军50周年团庆,从开季音乐会起,就挑战独唱、重唱、合唱、双合唱团等不同编制的音响及经典合唱曲目。在岁末欢庆的尾声,更将首演作曲家钱南章的大型合唱作品第九号交响曲《红楼梦》作为压轴,期待能为观众带来一个与众不同的合唱飨宴。 钱南章是国内创作量丰沛又深受欢迎的作曲家,作品在他的设计下富含剧场元素,尤其神来一笔的幽默感更常令人会心一笑,其孜孜不倦的创作精神尤其令人感佩。曾获国家文艺奖、吴三连奖及5届金曲奖「最佳作曲人」的肯定,在台北、慕尼黑、旧金山3地的作曲生涯,写了近百首乐曲,演出超过百余场次。不仅是国际上少数能够跻身至创作第九交响曲行列者,也可以说是奠基台湾的作曲家中,第1位达到第九交响曲目标者。回想最初创作交响曲的肇始,他笑说:「2003年,简文彬回国担任国家交响乐团总监,希望演出国人创作的交响曲,但却遍寻不著。后来碰到我,就邀我写了第一首交响曲《号声响起》,此曲荣获传艺金曲最佳作曲奖。」 时光荏苒,众多创作之后终于来到钱南章的第九交响曲。这传说中的「第九」,不但被视为作曲家的里程碑,也由于贝多芬、布鲁克纳、及刻意避开第九交响曲的马勒都无法突破,因此使得这个数字更为神秘。当然,后世破解迷信者所在多有,但无论如何,「第九」的地位与重要性无可抹灭。为此,钱南章花了两年心力寻找恰当的素材,甚至不惜拜访友人、请教意见。最后,在台北爱乐合唱团的委托创作及夫人赖美贞女士的编词协助下,决定以加入独唱与合唱的声乐交响曲《红楼梦》作为他生涯中第九交响曲的主题。钱南章解释:「在贝多芬之前,人声与交响乐是平行的两条线。到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采用了席勒的《快乐颂》;马勒的多部交响曲都加入了独唱、合唱的元素。从此可以说,这两条现已经混在一起了。」 为何选择《红楼梦》?钱南章认为:「《红楼梦》完全符合我对第九交响曲人生大哉问的创作理念!」其中包括了儒、释、道3家的哲学理念,也有生、老、病、死的世间百态。因此他撷取故事中的几个重点,6个乐章从〈序曲〉开始,接著〈石头记〉与〈葬花吟〉,分别代表著贾宝玉与林黛玉两位主角;有场面壮观的〈大出殡〉、〈刘姥姥〉,到尾声的〈红楼梦〉呼应著世事无常,浮生若梦,却也在作曲家的巧思下,藉著传统戏曲的元素笑看人生,以及钟声齐鸣来祈求疫情早日消
-
话题追踪 Follow-ups
舞台与教学 「线上」双接轨
应台北艺术大学之邀,旅美小提琴家黄俊文将接下音乐系专任小提琴助理教授一职,而小提琴大师胡乃元也破例将担任四周的客座讲座教授,加上已加入固定师资群的李宜锦及薛志璋,多位纵横舞台的演奏家将为校园音乐学子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而透过建置线上教学设备,未来也可能跨越时空限制,让各领域音乐大师线上教学,让学生不用等到出国留学,也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
2024国际大师钢琴艺术节 疫后回归移师高雄
由钢琴家严俊杰担任艺术总监的「国际大师钢琴艺术节」(IMPF)从2017开始,明年年(2024)将举办第5届。由于坚持「实体的交流才有温度,才符合我们对艺术的追求。」历经3年蛰伏,2023年底终于宣告艺术节即将回归!以往都在台北举办,今年特别移师高雄,让艺术节在风景优美的南台湾进行,严俊杰表示:「全程都在高雄的中山大学、卫武营,在不同的场地举办各种活动。」
-
焦点专题 Focus NSO美日巡演追踪报导
用来自福尔摩沙的声音,为台湾发声
2020年,国家交响乐团(NSO)预备展开盛大的欧洲之旅。万事皆备,却遇上疫情来扰,打乱了全世界音乐家、乐团、场馆原先规划到好几年后的安排。病毒肆虐一连3年,乐坛从措手不及、完全停摆,到想尽各种办法呈现演出。NSO逐渐恢复舞台上的表演外,对于国际巡演也无一刻停息,默默规划了在美国两场纽约、华盛顿、芝加哥之行,并且在相隔不到两周的时间随即衔接至日本兵库、东京、福山等地巡演。 2023年4月,NSO以「台湾爱乐」(Taiwan Philharmonic)为名,打著「From Formosa」(来自福尔摩沙)的招牌,在疫情的尾声中重新踏上国际巡演。在美国首屈一指的林肯中心的爱丽斯.塔莉厅(Alice Tully)、大卫.葛芬厅(David Geffen)的吴蔡剧场(Wu Tzai Theater)、华盛顿特区的约翰.甘迺迪表演艺术中心(Kennedy Center, D.C)、芝加哥的温兹音乐厅(Wentz Concert Hall, Naperville)以及日本东京歌剧城音乐厅等知名场馆演出。节目内容包括室内乐、交响乐;曲目有西洋经典,也将台湾作曲家的作品带出国门;指挥有音乐总监准.马寇尔(Jun Mrkl)、协同指挥吴曜宇;独奏家有黄俊文、林品任;型态有表演、也有推广教育等。 面对各种场馆的规范,以及尚未取消的防疫规定和所有演奏者的安全,这趟巡演显得格外困难。但从现场重量级人物的热烈讨论,以及国内外高达80多篇报导与评论来看,此趟行程为台湾这块土地的「发声」不容小觑。当团员们团结一致在克服时差、登上各有特色的一流场馆、迅速地在排练中调整音色声量,并于音乐会中闪闪发光时,作为台湾人,怎不为拥有这支「自信而精锐」的队伍大声鼓掌?
-
焦点专题 Focus NSO美日巡演现场直击!
开箱林肯中心的爱丽斯.塔莉厅与大卫.葛芬厅之吴蔡剧场
世界级的音乐厅屈指可数,而美国纽约就拥有两个顶级的音乐表演场地。除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外,另一个就是知名的林肯表演艺术中心(Lincoln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简称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事实上,林肯中心并不只是一个场或一个厅,而是集合12个表演艺术相关单位,包括大都会歌剧院(Metropolitan Opera House)、大卫.葛芬厅(David Geffen Hall)、大卫.寇克剧院(David H. Koch Theater)、纽约表演艺术公共图书馆(New York Public Library for the Performing Arts)、爱丽斯.塔莉厅(Alice Tully Hall),以及茱利亚学院(Juilliard School)。尤其是前3者环绕著一个喷泉,演出时3个厅的中场休息不一定同时,但时常交叠。走出阳台上遥望,常能看到彼此对演出讨论的百态,蔚为奇观。 纽约素以节奏快速闻名,各个场馆名称也时有更迭。有的场馆当然希望名称永久流传,但如大卫.寇克剧院就表明只愿挂此名50年,之后主事者就要另谋出路。先不论谁是谁非,本文就以本次NSO造访的爱丽斯.塔莉厅、全新改造的大卫.格芬厅与吴蔡剧场,以及林肯中心在大卫.格芬厅设置的无障碍设计为介绍重点。 爱丽斯.塔莉厅的50年计划 爱丽斯.塔莉是声乐家,也是一位热爱艺术的慈善家,由于她的主要捐款与协助建造,因此这个厅以她的名字命名。但在最初建造时,她仍不确定是否要用上自己的名字,直到1969年建造完成时,确认这个拥有1,000多个座位的音乐厅音质绝佳、空间舒适,才首肯冠名。爱丽斯.塔莉厅是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的基地,鼎鼎有名的茱利亚学院,也在这栋建筑物中。在1969年创建之时,他们的核心就在于「教育」,因此不只欢迎表演者、观众,也希望有学生前来。这就是为什么在这栋建筑物中,员工们都爱以校园(campus)这个暱称来称呼所有场地。 2009年前,爱丽斯.塔莉厅并非现在这个样子,而是有著大片外墙及小窗户以与外界隔绝。直到「50年计划」开展动工,才将建筑物重新以三角形的大玻璃围起,如此一来
-
焦点专题 Focus NSO美日巡演现场直击!
开箱东京歌剧城音乐厅
东京歌剧城(东京オペラシティ)位于日本东京、离知名的「新宿」只有一站距离的「初台」站。从车站出来,就有直达歌剧城大楼的连接通道。整个歌剧城,以总长200公尺的玻璃帷幕作为设计元素,让大楼成为一座兼具雄伟现代又深具文艺典雅气息的建筑物。 称为「歌剧城」,是因为它并不只是一座单纯的「厅」或「院」,而是由东京歌剧城音乐厅、新国立剧场,以及约60家的艺廊、小剧场、餐厅、商店、办公室所构成的「城」。它是东京都新宿区西新宿第3高的摩天大楼,于1992年开工设计,1996年完工开幕,地上54层超过230公尺以上。每天,这座「城」举办歌剧、芭蕾、演剧、现代舞、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使它成为现代表演艺术高水准的表演舞台,更是艺术家们憧憬登上的艺术殿堂。 鞋盒式设计的音乐厅 音乐厅主要设有一个1,632座位的大厅及地下室一个265个席位的小厅,于1997年9月首次亮相。当时在日本知名指挥小泽征尔(Ozawa Seiji)带领斋藤纪念管弦乐团( Saito Kinen Festival Orchestra)演奏巴赫的《圣马太受难曲》(St. Matthew Passion)中隆重开幕。 音乐厅大厅高达3层楼,大厅外从天花板垂下一幅名为《扩音》(Amplification)的挂毯。已故日本作曲家武满彻的浮雕像,就在大厅的中央位置。音乐厅内部采用了所谓的「鞋盒式」设计,音乐厅舞台后方配置有一个有3,826管数的管风琴,供音乐会使用。四周完全以橡木为材料,上方层层堆叠并加以变化,设计成金字塔造型的挑高天井,营造神圣感。良好共振的天然木质,再加上现代科技的最新音响工程,创造出享誉盛名的音响条件。完美的残响和音质,让台上的演奏家们可以清晰地听见彼此的声音,也能维持良好的音响传至台下每个角落。再加上木质室内装饰及顶端的灯光,更进一步营造了宁静平和的氛围。
-
《LEARPRINT 内惟声响实验》 65声道让民众走进乐团声场中
一般到音乐厅欣赏交响曲,无非是舞台上的团员聚集演奏,台下观众正襟危坐,只有抽象的音符在空间中飘荡,化为混合的乐音进入乐迷的耳朵。然而,若是抽离演奏者,将乐器置换成音箱,解开观众束缚自由走动、进入乐团声响中仔细探索、甚至站上居高临下的指挥台感受指挥的震撼体验,会是怎样的感受?由法国音场设计与声学艺术家阿兰.冯榭(Alain Franais)所设计的《LEARPRINT 内惟声响实验》,首度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
蒙特娄 2022加拿大国际表演艺术交流会(CINARS)现场报导(上)
走过疫情,加拿大国际表演艺术交流会(CINARS)回归实体
「我可以选任何一个空的空间,然后称它为空旷的舞台。如果有一个人在某人注视下经过这个空的空间,就足以构成一个剧场行为。 」剧场大师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在《空的空间》(The Empty Space)这本经典作品开宗明义地表示,仅需要当作舞台的「空间」、「表演者」与「欣赏者」的要素,就能构筑一个剧场行为。 然而若将视眼放远,如此简单的剧场行为之下,却需要各项紧密且精实的表演艺术产业链,环环相扣地相互带动。先不谈演出类型有音乐、戏剧、戏曲、舞蹈、跨界等各科的分类,节目的演出分享中,制作、推广、代理、赞助的诸多角色,分工甚为精细与繁复。艺术贵于反映时代、相互刺激。倘若有个平台能够搭起网络,让表演艺术工作者通往世界各地的资讯更为方便,那该有多好? 外销表演艺术并创造自我风格 加拿大国际表演艺术交流会(International Exchange for Performers,简称CINARS)便是在这样的需求下产生。位于魁北克省蒙特娄的CINARS是一个非营利机构,发展至今已经是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艺术交流机构之一,也被誉为国际表演艺术领域的先驱。1984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交流会,参加者包括剧院代表、演出经纪公司、独立制作人、艺术家等交流平台。虽然其主要的使命就在于促进与支持魁北克和加拿大表演艺术作品的出口,但也同时促使各国表演艺术作品的相互交流与推介,借由简短的表演呈现或交流,促进艺术作品在制作方(团队、公司等)和演出商(代理商、制作人等)之间的商业流通,进一步也将蒙特娄打造成国际舞台艺术发展的中心。 CINARS的创办者为Alain Par,毕业于蒙特娄大学的他,学的是传播与行销。在经纪艺术家团队演出与推广多年后,也创立了经纪公司并且制作节目。当年做得有声有色的他,可以率领庞大的团队制作每年高达400场的演出。期间,他发现有许多亟待被解决的问题,在同业间也有一样的需求,尤其将触角伸至国外时,这些想法更为明显。因此他萌生了创办CINARS这样的平台来协助更多人的想法,并且卖掉自己的公司,转而投入这个非营利组织的发起。最初他们跨海邀请了少数节目制作人及策展人到加拿大看艺术家们的作品,竟一举成功地吸引了众多重量级公司的注意,并且也让国内艺术家
-
蒙特娄 2022加拿大国际表演艺术交流会(CINARS)现场报导(下)
不只是艺术市集!国际艺术平台记录时代、传承经验
CINARS的节目缤纷多元,涵盖的项目庞大,分为音乐、古典音乐、舞蹈、戏剧、综合多学科的艺术、马戏等6个项目,包含由来以久的传统,以及前卫创新的项目。有官方所选的节目(offical program),也有非官方节目(off-CINARS)的参与。有别于以往,今年最重要的一个创新是,这些表演节目首次以整体(不只是25分钟)的形式呈现。创办人Alain Par表示:「这是一种品质的变化,目的是不断地改进双年展。」 表现艺术家对于社会环境的关怀 官方节目首先上演的有加拿大团队的《OKTOECHO》,表演灵感来自苏菲派的音乐及神圣的旋转舞蹈,加上加拿大原住民的音乐表演。24位艺术家包含了梅蒂斯(Mtis)歌手、因纽特(Inuit)喉音歌手 、苏菲歌手、战俘(pow wow)歌手 、苦行僧舞者、莫霍克族(Mohawk)舞者及打击乐手等,共同吟咏生命的赞歌。来自西班牙的《The moon in a pot (A misunderstood show)》,有现场的音乐、舞蹈、戏剧及舞台技术等,透过节目表现穿越月亮最深情的旅行,传达「幸福无疑是重新找到自己的工具」的意念。十字型的舞台,容许父母亲带著婴幼儿在其中爬行、互动。而其潜在的意义,也是对于以往某些节目被专业人士批评为「不适合婴儿和家庭」的温柔示威,邀请公众对于儿童节目进行批判性的反思。 《Action at a distance》是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的作品,舞台上围著一圈的矮台灯,在气氛浓烈的音乐中,舞者握著有线麦克风起舞,麦克风对著自己的手臂滑动像是要用身体说些什么。长长的电线时而在旋转中缠住身体,时而解开。各种叙述、扭曲意图「将记忆视为一种重建过程,而不是对固定事件准确回忆」。同样来自加拿大的《AALAAPI》是一个结合戏剧和广播美学的集体创作,两位住在努纳维克(Nunavik)的妇女,将观众带到北方生活。收音机是他们家庭环境的核心,透过这些纪录式广播,更跨越了年龄与种族界线,全剧只能透过窗子窥探他们,到最后邀请大家进入家里,才把家门打开看见内部,就像走进屋子理解他们一般。另外还有加拿大知名编舞家玛丽.舒娜(Marie Chouinard)完全由舞者的呼吸和声音发展而来的编舞作品《M》、展现非洲青年传
-
朱宗庆捐行政院文化奖奖金 北艺大「击乐新思维讲座 」启动
2020年击乐家朱宗庆获颁行政院文化奖,在致词时,他便承诺将奖金捐给北艺大音乐系。历经两年疫情的严峻考验,这项计划不但没有改变,更在朱宗庆的号召下,加入企业界共襄盛举。在本学期规划了「击乐新思维讲座」,透过2场论坛、3场专题演讲、1场大师班等形式,培育「手脑并用」的音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