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台湾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团体之一,台北爱乐管弦乐团(下简称台北爱乐)自1985年创立以来,始终致力于交响音乐的表演、创新与与推广。创团音乐总监亨利.梅哲(Henry Mazer)以深厚的音乐涵养启蒙并带领乐团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出无数优秀音乐人才,奠定其在国内外音乐界的重要地位。从草创到成熟,台北爱乐始终秉持专业与热情,走出一条属于台湾的交响之路。今年,乐团正式迈入第40个年头,不仅是对过往历程的致敬,也为未来的发展揭开全新篇章。
「我用『感恩登场』四个字来形容40周年的感想。」台北爱乐创办人赖文福感性地说:「40周年除了美好的音乐外,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爱乐向大磁石一样,进来了就没有离开。乐团充满各界朋友与支持者,这是非常难得的。」回想当年,他认为梅哲独具慧眼,知道台湾年轻音乐家有创造世界一流音乐的潜力,因此在台湾成立台北爱乐乐团。「成立以后,全台湾陆续诞生了上百个乐团,不敢说带起风潮,但是从台北爱乐开始是千真万确的。」
乐团不仅曾经在世界各地留下辉煌足迹,近10年来更与韩国、日本等国家缔结友好关系,2024年乐团受邀赴日本东京三得利音乐厅(Suntory Hall)演出,并获得当地乐评与观众的热烈回响。同时长期致力推动推动的「东亚乐派」,除了透过演绎亚洲作曲家的作品,也举办论坛发表亚洲乃至国际各国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
40周年系列音乐会的规划以节庆的方向作为考量,首先在5月20日登场,特别邀请知名小提琴家吉拉.普雷(Gerard Poulet)担纲演出,携手乐团诠释匈牙利作曲家巴尔托克(Béla Bartók)的《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首席指挥林天吉介绍:「普雷大师与爱乐有非常深的渊源,他是乐团首席苏显达老师在法国求学时的老师,近年常来台湾演奏与讲学,观众对他非常熟悉。」针对他所选的乐曲,林天吉兴奋地表示:「乐曲是在这20、30年来被小提琴家大量演奏的,非常困难,不但耗体力也耗脑力。」普雷以精湛的琴艺挑战这首乐曲,令人拭目以待。
下半场则扣合「东亚乐派」的内容,邀请韩国国宝级作曲家李哲求创作了作品《皇冠》。作曲家解释这次作品:「以韩国传统王室的历史为中心,用国王的象征——皇冠为主题作曲。开场由韩国传统管弦乐起始,用韩国传统管弦乐作曲理念融入西方管弦乐对编曲的歌曲。《皇冠》的背景是东学西用作品,是国王权位的象征。」最后由义大利作曲家雷史碧基(Ottorino Respighi)的《罗马之松》压轴登场,乐曲在铜管齐鸣中达到气势万钧的高峰,如盛大庆典般壮阔,为整场音乐会画下辉煌句点。
年底在12月25日,将推出以声势浩荡闻名的马勒第8号《千人》交响曲。即将担任女高音的角色的林慈音说:「马勒第8号交响曲是我从小憧憬的作品,只可惜编制非常庞大,所以能演唱的机会非常少。作品在音乐史上特别,跟作曲家以往沉重的主题完全不同,而是升华成救赎的感觉。」她指出合唱团跟独唱者都有非常吃重的表演,尤其第二主题是讲女性的救赎,透过人类、爱得到救赎,非常适合台北爱乐管弦乐团40周年年终非常漂亮的结局。
林天吉则说:「这部作品乐团编制不但大,且用了两团男女混声四部合唱、一团童声合唱团,再加上独唱群,以及一个小乐队在音乐厅中制造环绕音场效果。我认为能够以民间团队的量能达到这个高度,不只是爱乐的里程碑,也是台湾的里程碑。」
国内演出之外,乐团9月也将赴大阪与东京巡演。应大阪世界博览会「Tech World」主办单位邀请,台北爱乐将在主场馆附近的表演厅表演。此次邀请钟耀光创作,结合台湾布袋戏与管弦乐团,以室内乐加上掌中戏的模式,将台湾传统文化带到世界的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