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平
发表文章 4 篇
-
专辑(一)
转进小剧场,戏曲求生机?
中国大陆的小剧场戏曲 听上去只不过变换了演出空间,但事情没这么简单;戏曲也会在大礼堂演出,但从未听人说什么「礼堂戏曲」。因此,「小剧场」的界定,显然在空间之外别有他意。
-
专辑(一)
孵一出未来新戏曲
北京的小剧场戏曲制作人洪业认为,小剧场戏曲在环境中最大的意义,不在于是否迅速创造利润,或立即创作出一流作品,而是扮演著文化导引的功能。因为小剧场的「实验」、「先锋」印象,在这里进行改革较不引起反弹,能成为戏曲实验和创新的可能空间。这种特性也较能引起年轻观众看戏曲的兴趣,使他们透过接触小剧场戏曲,进而接受传统戏曲,她说:「透过这几出戏,我想它能成为一种孵化器──戏曲改革的孵化器」
-
北京
剧情颠覆传统,表演走出主流
由于这出戏的重点是从「说故事」来进行人物动作的表现,而不在于揣摩角色的心理,所以林要求,除了必要的动作(如拿剑等)和走动,演员形体多呈现不动的状态,必要的身体动作也被要求简化。这样的要求,让几场群众场面中的演员肢体,呈现出「简单」的整体感。林兆华表示,为了反「伪现实主义」繁琐的舞台调度,此戏要「简化无内容的瞬间场面,包括表演上和调度上,所以人物上、下场的节奏尽量明快,形体动作尽量简单。」
-
专题(一)
北京人没有「小剧场」?
对于北京的剧场工作者和观众而言,小剧场意义不单指风格上和大剧场有明显区隔的场域,而在于多样性和较自由的「可能」性,不一定要跟前卫或实验有一定关联。虽然北京的小剧场不像台湾、香港、和日本等小剧场,旗帜鲜明地展现前卫与实验,但不论就创新、实验、和多元性的发展来看,在中国仍只有小剧场能开创最大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