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勸世三姊妹》紐約試演分享會現場。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姊妹咬蘋果 躍演紐約行(下)

    挑戰夢想.產業未來.台灣ready了嗎?
  • 阿喀郎.汗以當代視角解構19世紀芭蕾經典,深刻探問資本壓迫下的身體與靈魂,摘出原作中隱而未見的社會階級與性別權力結構。
    舞蹈

    阿喀郎.汗攜手英國國家芭蕾舞團重構經典 《吉賽兒》首度登上台灣舞台

  • 黃韻玲
    焦點人物

    黃韻玲 早一點或晚一點,我或許就不會去演

  • 迦納打擊樂家Paschal Younge與「阿扎鼓諾」非洲樂舞團(Azaguno)於2011第七屆TIPC臺灣國際打擊樂節合影。
    音樂

    朱團啟動奧德賽(Odyssey)計畫 推進融合傳統與現代2.0風格形塑

PAR數位廣告買二送一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孫玉軒

廳院人。以舞蹈碰觸世界,以文字梳理自己。

發表文章 2 篇
  • 直擊藝現場—2022TIFA

    虛擬世界中的真實體驗

    因為疫情,距離這個詞變得很立體,數位網路的發展,讓遠距離變成零距離,現實距離反而變成遠距離,人與人無法靠近。即使科技的高速進展早已遠遠超越人類生活日常所需,衣食無虞,物質過剩的時代,依然渴望尋求與他人的連結,渴望親吻、渴望擁抱,渴望在茫茫人海中尋找人生伴侶。

    文字|孫玉軒
    官網限定報導  2022/06/26
  • 新銳藝評 Review

    為慾望服務的分身有術

    人類一邊偵錯檢測的同時,人工智慧的分身也映照了我們所拋出的慾望,想要人工智慧聽話、乖順、一如人類終究渴望平靜安穩的生活,所以依賴機器帶來的穩定恆常。目前我們還處在「都是真人」的世界,未來,機器人取代真實示人的比例愈來愈高,從微整形到整出一個人,真實崩壞的速度遠遠超過於有限的想像。

    文字|孫玉軒
    官網限定報導  2021/12/22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