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恩平
布拉格表演藝術學院導演碩士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直面時代的當下 勇敢的藝術實踐
今年是布拉格本地藝術節Bazaar Festival 的10周年紀念,於3月15日至25日舉行。這次的主題聚焦在「勇敢的藝術實踐」(Courageous Practice),集結中歐和東歐各地的藝術家,呈現多元形式的作品,包含實驗舞蹈、跨領域混合媒材演出。每個作品都有其獨特的背景和創作方式,尤其著重藝術作為與社會互動的媒介。藝術節單元包括主要節目,和駐村作品呈現(Saturday Bazaar),以及講座、工作坊、讀書會、野餐等活動。除了作為展演平台,也開展交流的空間,讓不同社群可以匯流。觀眾和藝術家可以分享身體力行的創作、思考,和生活方式。 10年前第一屆的Bazaar藝術節是源自歐盟協會和歌德協會共同資助的藝術節「Idendity. Move!」,包含13個西歐和中歐國家參與其中,在不同城市同時有演出發生,主要為舞蹈和肢體劇場作品,探討身分認同的主題,得到相當不錯的觀眾回饋。當時布拉格的Alfred ve dvoře劇院作為參展單位舉辦了第一屆 Bazaar藝術節。Bazaar是市集的意思,以熱鬧的市集作為概念,打破舞台和觀眾之間的分隔,任何人都可以買賣交換點子,由多個小型演出組成,結構較為彈性和流動。藝術總監Ewan McLaren希望可以繼續發展這個形式的藝術節,於是正式開始了Bazaar藝術節,以布拉格為基地,聚焦在中歐和東歐相關脈絡的主題。 訪問Ewan和製作人Barbora Comer 時,他們提到Bazaar藝術節的精神是不以完整的作品為最後目標,旨在呈現創作的過程和藝術作為回應政治、環境和社會議題的表達媒介,邀請觀眾進入討論和評論的空間,希望在藝術節之後仍然延續社會參與。今年的主題「勇敢的藝術實踐」在定義上尤其開放,囊括女性主義、烏俄戰爭的網路現象、人和物與現實的關係等等,在策展上呈現各種挑戰既有價值或揭露社會問題的作品。
-
焦點專題 Focus
透過「珍稀」的想像力 創造藝術的各種可能
從1967年起,由捷克文化部發起,並和捷克藝術與劇場協會共同主辦,四年一度的「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 of Performance Design and Space,簡稱PQ)一直以來備受矚目。展覽聚焦在舞台設計,邀請全世界各國參展。而從設計的角度出發,劇場的每一個構作環節如燈光、表演、聲音等都是設計的一部分,因此展出項目也逐年擴展到物件劇場、裝置藝術、聲音設計、舞蹈、行為藝術等更廣義的劇場設計範圍,激發新的對劇場的想像。 今年的策展主題是「珍稀」(RARE)。在近3年經歷全球傳染病的時代背景下,人與人之間仍然打破距離,用無盡的想像力創造新的藝術連結形式。展覽主題肯定了這樣珍稀的人性,聚焦在藝術家們如何在不確定的環境下,以其中的事物作為靈感或材料創作。 主展覽場地位於曾經是屠宰場的Pražsk tržnice(布拉格市集),現在則是擁有商家、文化空間、餐廳、酒館的複合空間。各國展區分布於舊倉庫內部,紅磚建築和挑高的天花板為展覽提供了舒適的空間。市集廣場則作為各國學生展區,以及戶外演出空間。另在國家藝廊亦展出舞台模型,和影像聲音裝置展品。 演出節目包括了互動式的戶外演出(PQ Performance)、在市區不同劇院空間的舞台演出(PQ Studio Stage),以及相關工作坊和講座。值得一提的是,市集空間作為非典型的展出場地,促成了本地商家、居民和參展藝術家們的交流。捷克藝術家Kristna Tubelov位於攤販旁的流動演出《蜜蜂》吸引了不少來市集購物的居民,進入帳篷與表演者一起經歷製作蜂蜜製品的小儀式。Kristna在帳篷內創造了一個神秘而靜謐的空間,與外面熙攘的氣氛形成對比,讓人不由得地慢下腳步,細細品味微小的瞬間。
-
焦點專題 Focus 2023PQ最佳學生展覽作品
《拼圖》 以廢材探索故鄉大爆炸記憶
今年PQ 最佳學生展覽得主為代表黎巴嫩的藝術家Mara Ingea的作品《拼圖》(Puzzles)。展品位於市集廣場的學生展區,是一系列以廢棄金屬、塑膠和木頭製成的互動式裝置藝術。 最開始的時候,策展人Hadi Damien 聯絡上居住在布拉格的Mara,希望她可以為PQ製作展品。在還沒有找到資金的情況下,Mara試著尋找廢棄的材料,並決定以材料本身的特性來創作。受到裝置藝術家尚.丁格利(Jean Tinguely)的影響,她一直都很想創作出具有手工感、粗糙卻堅固結構的裝置。回收材料正好符合這種質感,於是她從朋友家、垃圾場、人行道上撿回大大小小物件,開始像拼拼圖一樣,觀察它們如何能被組合在一起。如果利用輪軸系統,在繩子的一端綁上水桶,水桶中放入重物,就會讓另一端的玻璃瓶被拉起,發出響聲。3個廢棄滾輪椅的底座連在一起,只要轉動一個,就會帶動其他的,像齒輪一樣。只要踩動彎彎的金屬結構,就會製造出如海浪般的波動。這些發現來自於對每一個獨特廢材的細細檢視、觸碰,廢材不像訂製材料可以重複,它們有自己的個性和歷史,因此這是一個沒有辦法畫設計圖的創作過程,只能一步步拼湊,找到如何最好的利用每塊獨特的材料。Mara發現了這是她最喜歡做的事:真正地和物件相處。
-
焦點專題 Focus PQ舞台演出現場之一
《龍捲風警示》 以物件召喚不可能的天氣
《龍捲風警示》(Tornado Watch)被選入今年PQ的舞台演出項目(PQ Studio Stage),為Katharina Joy Book和Eszter Koncz兩位藝術家共同創作的裝置藝術╱表演,關於模擬的天氣未來的、虛構的、不可能的天氣。 演出地點為布拉格表演藝術學院內的黑盒子劇場DISK。開演前,前台告知觀眾這是一個可以自由走動的裝置演出,也可席地而坐,請自由選擇。進入演出空間,黑色的地板上用藍色膠帶貼出線條,一圈一圈的不規則形狀,就像新聞上會看到的天氣預測圖。這層設計讓觀眾在一開始就走進一張氣象圖,成為天氣的一部分。空間中有從垂吊的麥克風、裝有水的密封袋、一個小冰箱、電風扇、鐵盤、放有日常物品的桌子等看似毫無關聯的物件。人群在這些物件中行走觀看,逐漸安頓。舞台的側門突然打開,兩個穿著紅衣黑褲的表演者走了進來,身體帶著輕快而專注的節奏,像是每天都在這裡工作。他們用角落桌上的水壺煮開熱水泡茶,水蒸氣在燈光下緩緩上升,一切很安靜。從此刻開始,表演者的一系列動作都帶有這種特殊的質感:帶有意圖的放置或移動物件,做一件看似簡單的事,卻若有似無地影射天氣現象。演出就由這些片段組成。
-
焦點專題 Focus PQ舞台演出現場之二
《境內的人:實境展開》 利用虛擬實境帶領觀眾經歷多重現實
「PQ+」單元由 PerformCzech單位協辦,聚焦在強調舞台設計層面的裝置展覽、戲劇、舞作等,並主要展示定居捷克藝術家的作品。其中的虛擬實境(VR)作品《境內的人:實境展開》(Insider: Unwrapping Reality)展現了在VR眼鏡中的空間設計如何與現實的空間產生感官對話。 這個一對一的演出由墨西哥裔藝術家Cristina Maldonado導演,2019年與多位合作夥伴共同構作(Keya Singh、Eva Rosemarijn、Lea Kukovičič),另有演員Isa Juchniewicz, Lamija Čehajić。 演出發生在一個公寓,觀眾抵達後會在玄關等待。表演者帶領我進入室內居家的空間,在一張黑色木桌前坐下,簡單介紹VR眼鏡的原理,拿出一顆藍色的毛線球放在桌上,並讓我戴上一副DIY的眼鏡。距離感因為鏡片被扭曲,表演者請我伸手觸碰毛線球,將它往左推,往右推,最後往她的手中彈過去。這個小動作不知不覺地讓人習慣了在視覺有些錯位的情況下,使用觸覺。戴上真正的VR眼鏡後,在畫面中我看見和桌上一模一樣的藍色毛線球。剛剛還在「外面」世界的毛線球到了虛擬的世界裡面。這個小細節卻深刻影響了觀者對空間的認知,使得眼鏡裡的現實和外部的現實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