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妖精》(Candy Welz 攝 Bazaar Festival 提供)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直面時代的當下 勇敢的藝術實踐

2024布拉格Bazaar藝術節

今年是布拉格本地藝術節Bazaar Festival 的10周年紀念,於3月15日至25日舉行。這次的主題聚焦在「勇敢的藝術實踐」(Courageous Practice),集結中歐和東歐各地的藝術家,呈現多元形式的作品,包含實驗舞蹈、跨領域混合媒材演出。每個作品都有其獨特的背景和創作方式,尤其著重藝術作為與社會互動的媒介。藝術節單元包括主要節目,和駐村作品呈現(Saturday Bazaar),以及講座、工作坊、讀書會、野餐等活動。除了作為展演平台,也開展交流的空間,讓不同社群可以匯流。觀眾和藝術家可以分享身體力行的創作、思考,和生活方式。

10年前第一屆的Bazaar藝術節是源自歐盟協會和歌德協會共同資助的藝術節「Idendity. Move!」,包含13個西歐和中歐國家參與其中,在不同城市同時有演出發生,主要為舞蹈和肢體劇場作品,探討身分認同的主題,得到相當不錯的觀眾回饋。當時布拉格的Alfred ve dvoře劇院作為參展單位舉辦了第一屆 Bazaar藝術節。“Bazaar”是市集的意思,以熱鬧的市集作為概念,打破舞台和觀眾之間的分隔,任何人都可以買賣交換點子,由多個小型演出組成,結構較為彈性和流動。藝術總監Ewan McLaren希望可以繼續發展這個形式的藝術節,於是正式開始了Bazaar藝術節,以布拉格為基地,聚焦在中歐和東歐相關脈絡的主題。

訪問Ewan和製作人Barbora Comer 時,他們提到Bazaar藝術節的精神是不以完整的作品為最後目標,旨在呈現創作的過程和藝術作為回應政治、環境和社會議題的表達媒介,邀請觀眾進入討論和評論的空間,希望在藝術節之後仍然延續社會參與。今年的主題「勇敢的藝術實踐」在定義上尤其開放,囊括女性主義、烏俄戰爭的網路現象、人和物與現實的關係等等,在策展上呈現各種挑戰既有價值或揭露社會問題的作品。

《電子妖精》(Candy Welz 攝 Bazaar Festival 提供)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電子妖精》  真誠的講座式演出

今年開展的作品為《電子妖精》(Cyber Elf),是由波蘭藝術家Magda Szpecht呈現的講座式演出。「電子妖精」一詞源自洛克人格鬥遊戲中出現的設定,在其世界觀中是有知覺能力的程式,在遊戲中幫助角色提高能力值或提供掩護火力,是一種虛擬生命的存在。而2014年一群20人不到的匿名志願者(在2021年增加到4千名志願者),在立陶宛成立了一個非政府組織,反對俄羅斯克林姆宮系統化的政治宣傳和不實報導,他們自稱「電子妖精」,為網路和媒體受眾提供「掩護」,揭露政府欲操控輿論的意圖。導演Magda在2022年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之際暫時退出劇場工作,專注於電子妖精的志願工作,今年她決定以演出的形式分享這段時間體驗。舞台上可以看到兩張放滿電腦器材的長桌,一些日常盆栽,Magda坐在電腦椅上,背對觀眾,在她面前巨大的投影螢幕上顯示著新聞資訊和軟體程式代碼,以及角落一個圓形小視窗,從那裡我們可以看見她的臉,戴著尖尖的妖精耳朵,整個區域充滿電腦螢幕一般的藍紫色光源,營造一種和觀眾在虛擬空間見面的氣氛,背對觀眾的選擇也影射了網路匿名的策略。

演出形式相當簡單,Magda分享她每天的工作,例如一則關於某足球賽事球迷詆毀俄羅斯的假新聞,透過影片和街景地圖的逐格比對,可以看出是不同日期剪接而成。另一個例子是烏克蘭士兵的家屬在政宣影片中認出戰俘,希望可以找到家人,但影片被 YouTube平台下架,從少量的截圖中很難用街景比對判斷可能的地點,因此她不間斷地寫信給YouTube希望可以復原該影片。她直白而忠實地在觀眾面前操作各種瑣碎的檢查工作,有些程序需要編寫程式代碼,然而大部分的步驟都是比對影像、聯絡相關人士等。她以這種方式打破迷思,傳達不需要高科技也能以平民身分介入網路上的資訊戰爭,所有行為都是合法公開透明的。在每天10幾小時的資訊戰中,電子妖精們也追蹤在戰爭中流離失所的動物,並聯繫動保團體接應將牠們接出戰區,在演出的最後,Magda邀請她領養的狗狗上台,將觀眾拉到此刻的現實,親眼看見網路行動如何幫助到營救任務。這個演出是一場精采而真誠的講座,社會行動與藝術實踐在此交會。

廣告圖片
《超現實衝浪》(COLLECTIVE PYL 提供)

《超現實衝浪》  人與物一樣平等

以布拉格為據點的劇團COLLECTIVE PYL則帶來以物件的荒謬性為主題的演出《超現實衝浪》(Reality Surfing)。演出名稱取自「上網」(web surfing)詞彙中在網路中「衝浪」的概念。作品發展始於疫情期間團員之間網路上的交流,他們蒐集分享奇怪的圖片,開始把它們視作物件,並著迷於把這些物件和網路的空間帶到可以實體經驗的現實。在排練編作的過程中,試圖詮釋2D世界中不完整的現實,並以「物導向本體論」(Object-oriented Ontology,OOO)為核心,幾乎是信仰「每個物件都是真實的」,物的世界存在,人也是物之一,物也在經驗世界,去想像一個人與物在平等位置的存在方式。

演出一開始幾乎空台,白色的乳膠地板,像是一張網路空白頁。兩位演員輪流上場,在舞台上放置物件並與之互動:幾塊方形海綿、漁網、樹枝、塑膠椅、玩具等等。安靜奇怪的氣氛,機械式的,像是按下按鈕就會有事情發生。不少物件帶有數位美學的特質,例如方形海綿像極了遊戲《我的世界》(Minecraft)裡面用來造物的磚塊,或是在某個時刻突然像卡通一樣分成兩半的塑膠椅。演員把自己像物件一樣放置在舞台上,頭枕著一塊海綿,突然海綿發出電子音,像尖叫。音樂從藍牙耳機播放出來,自動遙控玩具零件也開始回應音樂,歇斯底里的震動。尖叫的海綿也震動起來,慢慢飄移到漁網上衝浪,演員戴上安全帽,在懶骨頭沙發上衝浪,又從沙發裡面拉出一堆矽膠黑色色塊,像電腦病毒一樣覆蓋部分區域,軟黏的自製史萊姆從懸吊在天花板的篩子裡面滴漏,把每層物件的特質都攪和在一起。演員用手機筆電的方形包裝盒組合成一個海豚頭套,像2D畫素影像,跳著舞,播放的歌曲唱著在某個假的現實裡面,海豚出現在威尼斯河,回應疫情期間出現的荒謬假新聞。一切都猝不及防,沒有一塊現實是完整的,觀看經驗像是不斷跳出的視窗。

創作者Světlana Silič  和Maria Komarova提到,她們相信當物質融合,就成為物件,當物件融合,就成為科技,而它們都在物的範圍內,因此選擇將各種不同的物丟上場,包括「演員」。作為觀眾,我很欽佩他們大膽丟棄人類本位的敘事邏輯,玩一場瘋狂的遊戲,在體感上傳達虛擬「物」的本體經驗。

駐村作品呈現演後回饋  呼應藝術節精神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駐村作品呈現(Saturday Bazaar)時由Rivca Rubin 和 Charles Lauder帶領觀眾進行演後回饋,有系統地詢問觀眾看到了什麼,簡單地描述出來,接著問感受到什麼,為現場共同經驗的事物命名,而不是專注在試圖改善作品。因為不去觀看此刻,就無法有效而客觀地討論一個作品。這個環節回應了Bazaar Festival的主題和精神,勇敢地直面當下,待在實踐的層面,不求完美的結果。在藝術節中和觀眾開放公開的交流彌足珍貴。

《超現實衝浪》(COLLECTIVE PYL 提供)
本篇文章開放閱覽時間為 2024/06/21 ~ 2024/09/21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