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風作浪」推展新世代編導創意
隨著馬來西亞政府在4月1日開放國門、進一步鬆綁防疫措施,表演藝術界也動了起來,不管是實體或線上,新的演出陸續出籠,亟待與觀眾共享。
隨著馬來西亞政府在4月1日開放國門、進一步鬆綁防疫措施,表演藝術界也動了起來,不管是實體或線上,新的演出陸續出籠,亟待與觀眾共享。
剛於去年11月11日渡過10周年慶典的檳城表演藝術中心(Penang Performing Arts Center),經過數月以來的協商後,最終還是不敵疫情的現實,從今年1月15日起正式停止營運。管理單位「藝人館」(The Actors Studio)基於復甦前景不樂觀和財務上無法再支撐,沉重宣布為中心進行清算,把場地歸還給發展商「東家集團」(Eastern Oriental),結束為期10年的合作關係。
繼去年推出Show Penang平台後,檳州政府今年再設立senang.art網站,功能類似社群平台,讓表藝工作者可在此進行交流和創作。
來自新加坡的數碼劇場《Body X The Culprit》別開生面以手機拍攝,讓觀眾互動參與,從案發現場找出證據,線上與其他參與者討論和投票選出兇手。
重開的劇場雖然恢復運作,然而表演團體依舊舉步維艱,在一切指令明朗化之前,繼續申請大馬藝術經濟發展機構CENDANA的援助基金,在嚴峻的疫情時代摸石過河。
2012年從吉隆坡移師檳城舉行的「全國DIY戲劇觀摩賽」,是一個限定主題與道具的自由創作演出,一直由NOISE劇團承辦,2016年一度停辦,2019年與剃刀實驗劇場聯合復辦,並開放給非中學生參與。
為爭取在疫情之下更實際的援助,檳城一群表演藝術工作者組成了「檳城表演藝術聯盟」,並在2020年10月26日正式註冊成立。此聯盟作為演藝單位彼此聯繫與對外發言的管道,除協助會員申請州政府提供的各類援助配套,也將尋求州政府合作,拍攝疫情期間各表演團體面對困境的紀錄片,為時代留下印記。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