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照堂
-
特別企畫 Feature
我的印象七○
張照堂純樸直接的人與環境 1943年生。資深攝影家,並從事紀錄片製作。 七○年代的文化界、知識分子,開始開發鄉土這條路線。那時候紀錄片的概念還沒進來,沒有很多人在做。我們都還在摸索,做得比較簡單,可能不夠深入,但好好記錄下當時的人、事,也很珍貴。 我那時候在中視工作,到處跑,拍紀錄影像,有機會看到民間生態和生活裡比較現實的面向。像是拍「新聞集錦」、「60分鐘」,開始琢磨民間比較中、下階層的、角落的、鄉土的影像。黃春明他們策畫的「芬芳寶島」系列節目,用16釐米去拍攝台灣民間的東西在電視上播,那是最早的。我記得第一集是〈大甲媽祖回娘家〉,在一九七四到七五年間第一次看到,非常震撼。炮竹聲、人山人海、信徒沿途跟著媽祖走路的虔誠、香客的好客裡面有很大的民間情感在發酵。我今年也有去。隔了四十幾年,很多景象不一樣,但人的情感跟寄託還是一樣。這是宗教信仰的力量,如果是政治信仰、文化信仰,可能很多人就改變了。 七○年代也是我攝影的轉型期,大學拍比較概念性的作品,出社會工作之後,看見生活周遭人的情感,可以感覺到整個環境的氛圍,對紀實攝影、紀錄片都有些觸發,開始認定那是我要走的方向。 我非常羨慕那時候的人和環境。當時比較純樸,人的想法比較直接、簡單、純粹,拍得到深刻的東西。不管你喜歡什麼,方向明確,可以比較專注、熱忱地投入進去。現在環境變了,太多選擇,人的面貌也錯綜複雜,不如以前直接有力。(採訪整理 朱安如) 郭力昕動搖年代的思想啟蒙 1956年生。媒體評論人、學者,現任政治大學廣電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 七○年代台灣的位置不一樣了,社會各方面都在動搖。美國和中國建交、台灣退出聯合國,民眾人心惶惶,充滿不確定感。從這個缺口,社會力量開始動搖之前超穩定、高控制的結構。 那是我高中到大學的時候,最後兩年在當兵。念東海外文系時,對文學、藝術比較有興趣。台灣當時的雜誌,以思潮性、文學性為主,蔣勳、奚淞當主編的《雄獅美術
-
特別企畫 Feature
粉絲心中的 李歐納.柯恩
李歐納.柯恩在台灣也有眾多的粉絲,其中更不乏知名的作家、詩人、音樂工作者,到底這位老詩人在他們心中佔據著怎樣的位置?且聽他們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