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洲
澳洲Griffith University大眾傳播畢。在媒體、出版業服務多年,以表演藝術新聞採訪攝影、全台各地表演場館、藝術節、音樂、戲劇、舞蹈節目等活動記錄為主。目前為《PAR表演藝術》特約網路編輯。
-
攝影手札
睽違五年 美麗不安的現代傳說《毛月亮》再現
寓言來臨的末日派對 月光暈開未知之途 上帝的手隨處塗鴉 人性與科技隨之起舞 這場充滿奇妙與美麗的身體寓言源於天文現象「月暈」,又稱「毛月亮」。當鄭宗龍第一次看到月亮周圍泛起銀白色光暈時,深深著迷。他心中想著,有一天要為它編一支舞。 古語「月暈而風」,暗喻事物即將轉變的徵兆,睽違五年,《毛月亮》再度於舞台上映照虛實。 2019年,鄭宗龍與冰島搖滾天團席格若斯Sigur Rs合作,將空靈既躁動的音樂橫跨在無盡舞台;藝術家吳耿禎和世界劇場設計大獎的王奕盛,打造LED拼接巨型螢幕,穿透在迷幻的音樂氛圍裡。80片的螢幕像月亮牽引著浪潮般浮沉、翻轉或橫移,舞者以汗水、肌肉及全身力量與之對話,以原始純粹的身體動力,突顯身處這個時代的大哉問:如果我們可以透過螢幕上的幾次輕觸,滿足各樣需求和慾望,那麼身體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只有身體本身能夠回答。 大疫之後,所有計畫都被迫取消,《毛月亮》仿若預言,肉體重新拓荒。2024年,恍如隔世,這場交織人性、科技和身體的派對再次降臨。舞者化身為獸,姿態蟄伏,慾望呼之欲出,引領觀眾圍觀這座巨幅的身體地景,也藉著月光看照自身。
-
跨界 用5G翻轉觀演體驗
虛實之間 建構《神不在的小鎮》
在「文化科技5G創新垂直應用場域建構及營運計畫」支持下,國家兩廳院將於10月30日推出全台首部5G科技虛實展演劇作《神不在的小鎮》,故事描述發生在名為「中正市」的小鎮,從網路霸凌事件出發,關照社群世代的現象,探討網路和真實世界的真假。故事將在兩廳院藝文廣場上的「中正市」展開,觀眾可透過實體現場、線上直播觀賞,以及線上遊戲的參與,體驗這一場多視角、多平台、自選故事結局的多元感官饗宴。
-
焦點專題(二) Focus
入門的檻兒與生理的關 角兒養成忒難?!
台灣目前的京劇行當裡,老生與花臉都存在傳承的斷層。老生因故青黃不接,而花臉則始終欠缺,主要是此二者的養成,對演員來說,養成的入門門檻與個人的生理關卡都是關鍵,就算能夠學成出師,現實環境能否提供未來舞台,也還是未定之天
-
藝@電影
再現台灣70、80年代風華
黃春明有感台灣人對自己生活的環境不熟悉,無法與腳下土地連結,導致產生認同危機。於是,他展開深入民間的拍攝計畫,捕捉各地風土民情,希望能為台灣庶民生活的真實樣貌留下紀錄。
-
吳念真《人間條件四》宣告再加演 黃韻玲、林美秀強勢回歸
在疫情期間由觀眾票選最想加演的綠光劇團「人間條件」系列,呼聲最高的是《人間條件一》及《人間條件四》獲得此殊榮,去年重新製作的《人間條件一》才剛以全新卡司完美落幕,今年初《人間條件四》以原班黃金卡司強勢回歸,15日記者會上由剛風光落幕的《人間條件一》女主角方宥心以經典阿嬤一角將幸運接力棒交給此劇的人間影后黃韻玲與林美秀,正式宣告《人間條件四》強勢回歸,不少觀眾喊話這次回歸像是拼圖的最後一塊,要填滿「人間系列」空缺。開賣後,台北場次已熱銷九成,劇團現場宣告6月27日至7月5日於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城市舞台加演六場的好消息,以饗劇迷。導演吳念真更深情表示,這齣戲不論是16年或是32年後再演,想不出除了黃韻玲及林美秀還有誰能勝任。
-
2025臺灣戲曲藝術節「有(界」無)衝撞虛實界線 翻玩有無辯證
「2025臺灣戲曲藝術節」重磅登場,今年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張啟豐教授、游富凱助理教授共同策劃,策展主題為「有(界」無),以「戲曲虛實論」具現戲曲美學核心,自4月11日至6月8日止,在臺灣戲曲中心匯聚11組戲曲團隊,一同開展「戲曲vs.虛實」新旅程。
-
林懷民首度合作幾米 助陣「FOCASA馬戲團」定目劇《幾米男孩的100次勇敢》
幾米的繪本角色都出走了!盲女、小丑、玩具兵統統跑到馬戲大帳篷裡碰頭,倒立、翻滾、跳躍、飛翔。這是台灣第一齣馬戲帳篷定目劇《幾米男孩的100次勇敢》。
-
文化部啟動青少年表演藝術節目開發計畫 向下扎根培養藝文欣賞人口
為因應文化禮金今年起試辦納入13至15歲國中生族群及表演藝術青年席位等相關政策,文化部積極拓展青少年藝文參與管道,自即日起至2月14日止,開放114年「文化部推動表演藝術青少年節目開發計畫」徵件,歡迎各類型的表演藝術團體踴躍提案,共同為青少年打造豐富多元的藝文饗宴。
-
北藝中心推出「北藝嚴選」系列 將首度打開「超級大劇院」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於2025年盛大推出「北藝嚴選」系列,匯集來自世界各地頂尖藝術家和其作品,包括德國藝術家郭貝爾(Heiner Goebbels)《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法國編舞家夏瑪茲(Boris Charmatz)《自由大教堂》、南非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女先知》、波蘭導演盧卡斯.塔沃柯夫斯基(Łukasz Twarkowski)《共和國》、黑眼睛跨劇團《末日前的冬之旅》等,五部充滿實驗性與深度內涵的劇場作品,探索人類存在的本質、社會變遷及未來的可能性。
-
第36屆傳藝金曲獎開放報名 114年2月8日截止
一年一度的傳藝金曲獎已邁入第36屆,自114年1月1日起受理報名,至114年2月8日截止,特別獎的推薦時間則至114年2月28日止。凡於113年1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間首次發行的傳統暨藝術音樂專輯及正式公開展演的戲曲作品均可報名參賽。延續第35屆恢復的辦理期程,本屆也自元旦起展開報名,並於8月舉行頒獎典禮,為各界提供一個發光發熱的重要舞台。
-
史詩舞台劇《如夢之夢》跨年登場
由表演工作坊打造、賴聲川編劇、導演,金馬影帝莫子儀領銜主演的史詩舞台劇《如夢之夢》跨年登場,透過眾多角色之間層層交織的連環故事,為即將到來的2025年尋覓一種自我療癒的可能性。
-
洪唯堯《落地前六釐米》 在失衡中尋找平衡的馬戲詩篇
劇場導演洪唯堯首度挑戰執導馬戲作品,推出《落地前六釐米》,從空中飛人表演者落地時的六釐米可能遇到的變數為出發點,將哲學思維融入馬戲,透過大型道具、多媒體技術和極具挑戰性的動作設計,打造一個充滿張力的舞台空間,邀請觀眾一同感受在失衡中尋找平衡的過程,一場屬於生命與用氣的探索。
-
妮諾.瑪嘉伊澤與NSO 名家歌劇選粹之夜、跨年音樂會迎接2025
喬治亞女高音妮諾.瑪嘉伊澤(Nino Machaidze)與NSO合作的「名家歌劇選粹之夜」及「跨年音樂會」將分別於12月30日、31日於國家音樂廳盛大登場,妮諾.瑪嘉伊澤、低男中音桂多.洛孔索羅(Guido Loconsolo)與義大利指揮卡羅.歌德斯坦(Carlo Goldstein)攜手NSO帶來經典歌劇選段與史特勞斯家族精采作品,共譜華麗音樂盛宴。本次亦策劃一系列力晶美學藝堂活動,包括妮諾.瑪嘉伊澤與桂多.洛孔索聲樂大師班、彩排觀摩暨交流座談、演前導聆等三場活動,讓樂迷更近距離感受名家的音樂風采。
-
鋼琴大師布赫賓德明春訪台 三天連演貝多芬五大鋼琴協奏曲全集
被譽為「能抓住貝多芬、莫札特精髓的維也納聖人」、「真正的貝多芬權威」的布赫賓德奉獻一生研究貝多芬與莫札特作品,已逾從心所欲之年的他明年春天即將重返台灣,攜手指揮準.馬寇爾及NSO,在短短三天中,為觀眾全本呈現貝多芬五首鋼琴協奏曲。
-
Z世代策畫主演 朱宗慶打擊樂團《加乘效應:Zillennials & Zoomers》啟售
朱宗慶打擊樂團將於2025年1月2日迎來成立39周年,同時也意味正式邁入JPG40倒數365天,樂團以「翻過關鍵之頁」定義這段邁向「2.0」的蛻變,當中核心之一為「跨世代人才」,象徵朱宗慶打擊樂團在學院專業與教學系統耕耘下,擁有橫跨四個世代的團員,並且不斷有新人加入,持續源源不絕的演出動能。另一方面,後疫情時代全球變動更形劇烈,從數位優先過渡到數位原生Z世代的時代儼然來臨。有鑑於此,朱宗慶打擊樂團2025第一季音樂會《加乘效應:Zillennials Zoomers》特別由Z世代出身的樂團團員策畫主演,展現社群媒體先驅族群的靈動特質。
-
線上表演無界限 第二屆廣藝「雲舞台獎」得獎名單出爐
由廣藝基金會主辦的年度盛事──第二屆「雲舞台獎」12月18日舉行線上直播頒獎典禮,揭曉音樂、音樂劇╱戲曲、戲劇、舞蹈、跨界五大類得獎名單,線上同步與得獎者連線,分享榮耀時刻,並抱回獎金10萬元,展現台灣表演藝術的創意與潛力,開創線上表演時代的新篇章。
-
艸雨田舞蹈劇場新作《遺屋》 關注「孤獨死」
艸雨田舞蹈劇場自2019年展開一系列沉浸式劇場創作,2020年以作品《共犯在線2.0》受邀桃園鐵玫瑰藝術節,透過作品關注台灣當代社會議題,實踐如何建構以文本敘事為基底的當代舞蹈作品。2024年最新劇場作品《遺屋》則持續關注「孤獨死」議題,為生命尋找社會關係斷裂的線索。
-
《妃比尋常笑》音樂劇 唐朝兩大美人聯手巧奪天下
臺北市立國樂團與全民大劇團聯手製作音樂劇《妃比尋常笑》,將於本週五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首演。兩位團長攜手全體人員與歌詞創作張大春於19日舉辦彩排記者會,主演亮相精緻的古裝造型並演出三段曲目,搭配國樂團現場演奏打造絕佳感官饗宴。劇情描述唐代楊玉環在太真觀出家時奇遇女帝武則天的英靈,受到刺激與啟發後,一人一魂竟開始了奪權之路、染指大唐江山。
-
碧娜.鮑許《春之祭》 北藝大新世代舞者傳承與再現
碧娜.鮑許的《春之祭》之前大多由歐洲主流芭蕾舞團演出,而繼碧娜.鮑許母校福克旺藝術大學(Folkwa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之後,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成為全球第一所重演《春之祭》的學院,透過年輕世代舞者的參與,展現經典重現的藝術精神,是一次極具意義的重製演出。
-
創劇團重製新版《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 探測政治無意識的潛流與顯影
創劇團重製新版《在世紀末不可能發生的事》,與首演相隔四年,導演湯京哲企圖打破寫實框架,重新詮釋這齣時間設定於總統大選,內容關於歷史記憶與世代互動的作品,期許與觀眾產生與首演時不同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