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挪威鋼琴家萊夫.奧維.安斯涅睽違十年再度來台,將獻上葛利格、蕭邦與舒曼年輕時的鋼琴作品。
    音樂

    鋼琴名家安斯涅獨奏會26日登場 經典選曲暗藏巧思

  • 新加坡文化通行證官網
    新加坡

    文化通行證9月啟用成效鮮明 藝術家如何借力使力有待思考

  • 《那時,邊紅禮》劇照。
    焦點專題 Focus

    與演出現場一同呼吸,讓作品長出新血肉

  • 舒楠德1985年拍攝澎湖難民營的資料影像,可見到營區的整體環境。
    藝@展覽

    聆聽作為歷史參與的方法

    「虛擬生肉」與同場加映的「聆聽雙年展」
香港artmate-十月號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Jeff Busby

發表文章 2 篇
  • 焦點專題 Focus

    《歸屬習題》 全球化的精神抽搐

    當代處境裡人與體制結構的關係,向來是德國當紅編導福克.李希特(Falk Richter)所關心、深挖的創作主題。他與荷蘭編舞家安努克.范.黛可發展出文本與編舞寫作齊發並行的工作方法,結合言說與肢體兩種舞台語彙,意圖精 準表現公眾與私密、控制與失控的交錯關係。《歸屬習題》是他倆的第五度合作,探討全球化跨國界的移工現象與社群媒體時代個體的身分認同,演出中,文字與身 體互相撞擊翻滾出連串的抽搐、痙攣與顛倒,呈現全球化底下的精神焦慮與時代面貌。

    文字|周伶芝
    第274期 / 2015年10月號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奇幻與詩意的舞蹈動力雕塑

    曾訪台演出《致命引擎》的澳洲「塊動舞蹈視覺劇場」(Chunky Move),三月中在美國洛杉磯演出與動力雕塑藝術家魯本.馬戈林合作的作品《連結》。編舞家歐巴任尼克延續舞蹈肢體與科技之間關係的探索,讓舞者與台上的動力雕塑互動演出;舞者透過身體來控制動力雕塑的形狀,而在舞者輕巧的移動中,一旁占據三分之一舞台,有如編織物品般的動力雕塑也開始緩緩移動出不同的造型,舞者與雕塑間的連結關係充滿了行動的詩意。

    文字|張懿文
    第233期 / 2012年05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