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謝三泰

發表文章 7 篇
  • 日本編舞家近藤良平
    藝號人物 People 日本編舞家

    近藤良平 展現人類多樣性 永保好奇的陽光男孩

    在十二歲之前來回居住於日本與南美,從小熱中南美音樂和足球運動的近藤良平,也因此在身體中種下了特屬於這個經驗的節奏。總是活潑又好奇的他,就像個青春期的陽光男孩,不願拘於成規,成立全男班的「東京 鷹」,為未必科班出身、各色各樣但志同道合的夥伴創作,他說:「這個世界有很多不同族群的人、不同膚色的人、不同性別的人,我透過自己的表演團體,只是想表達,我們應該容納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類的多樣性。」

    文字|呂孟恂
    第327期 / 2020年03月號
  • 台北與東京兩大團的交手與混血,不是慷慨激昂,卻是洋溢彈性、創新、幽默、機趣。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Taipei vs. Tokyo

    潮味」舞春風--舞蹈空間舞團與東京鷹《月球水》

    身穿高校生制服的日本樂潮流系全男子現代舞團「東京鷹」(Condors),這回尬上舞蹈空間舞團,兩團在台灣日本兩地激盪舞蹈火花,舞團的同樣百變,碰撞出個性獨具、交手精采、合體絕妙的創新作品《月球水》。舞作融合了舞蹈、戲劇、影像,洋溢彈性、創新、幽默、機趣。

    文字|周倩漪
    第210期 / 2010年06月號
  • 〈橄欖樹〉中舞者細緻的動作、呼吸,蘊含了飽滿的情感能量。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西班牙和澳洲編舞家分別合作 打造兩支深情之舞

    舞蹈空間《長鏡頭》 兩種觀點凝視生命歷程

    長期和不同國際編舞家合作的舞蹈空間,風格變化多元;春天才剛跳完/玩高能量日系搞笑作《月球水》,接著分別與西班牙、澳洲編舞家合作,在秋天抒情推演《長鏡頭》,企圖帶領觀眾在同一個晚上,自兩種相異的創作觀點,一起深情凝視人類的生命歷程。

    文字|朱安如
    第214期 / 2010年10月號
  • 特別企畫 Feature

    打造不一樣的東方風

    《三探東風》不以說故事為目的、不刻意營造東方情調。在挑戰武功、動作與現代舞技巧的對立與融合間,不經意地流露出屬於東方純粹的美感與邏輯。這個作品有一個很抽象的副名「白水天」。楊銘隆說,他希望抽煉出京劇肢體更抽象的質感。

    文字|田國平
    第147期 / 2005年03月號
  • 《星夢曲》試圖讓東方特技與現代劇場擦出火花
    特別企畫 Feature 帳篷表演饗宴-點燃「太陽馬戲團」中國熱的台灣之光

    林永彪《星夢曲》 新譜亞洲魔幻風

    京劇科班出身的林永彪,是近年來太陽馬戲團作品融合東方特技的主要人物,他把太陽馬戲團的工作經驗帶回台灣,為戲專綜藝團編導屬於東方的魔幻特技劇場《星夢曲》。林永彪說:「跟『馬戲』相比,『新馬戲』的創作走向,更加強調表演者的人性化與整體效果。技巧還是非常重要,但是,人更加被大大的突顯。」

    文字|廖俊逞
    第166期 / 2006年10月號
  • 《家族競技場》重現光復初年的特技表演盛況,重現昔日家班表演的生活型態。
    親子 嚐嚐古早味 之二 找到精準特技與內在情感的連結

    《家族競技場》 重現光復初的盛況風華

    《台灣特技歌舞團家族競技場》,內容結合了現代特技、舞蹈、戲劇,穿插耆老訪問的紀錄片片段。演出地點就選在紅樓戲院,企圖重現光復時期的盛況風華。舞台上,演員不只展現技術性的特技表演,更融入角色情感及個人心路歷程告白,重現昔日家班表演的生活型態

    文字|鄭淑瑩
    第157期 / 2006年01月號
  • 在舞蹈技巧上,《視界2020》將從芭蕾、現代舞的技巧中走出另類觀點,融合舞者個人的舞蹈背景。
    舞蹈 舞蹈空間十五年新作

    《視界2020》逼視近未來

    《視界2020》舞名頗為另類,2020來自於人左右眼睛正常的視力極限(2.0),也可被解讀成一個近未來的時空。在《視界2020》中,焦點是可以被瞬間轉移和改變的,視覺美感慣性被打破的。

    文字|廖俊逞
    第142期 / 2004年10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舞蹈

    離開殿堂,由你自己發現耀眼

    2023艋舺國際舞蹈節
  • 特別企畫 Feature

    思啊想啊起——滄桑中綻放的旋律

  • 特別企畫 Feature

    林靖嵐:用腳底板抓緊節拍,踩在音樂的震動上

  • 其他

    聚焦長銷劇 PLAYground空總劇場4月開幕首推《小王子》音樂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