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敬原
-
特別企畫 Feature 流行音樂劇/台灣篇
創作人說話 樂評人、音樂劇編劇 楊忠衡
相較於果陀劇場梁志民多次與流行音樂人合作,所打造的流行音樂劇,近來從樂評人投身音樂劇製作行列的楊忠衡,卻選擇了一條不一樣的路。從《梁祝》、《世紀回眸-宋美齡》、到六月中甫上演的《四月望雨》,楊忠衡陸續接下大風劇場這幾齣音樂劇的編劇,外界看不透這個樂評家的「轉型」,其實這一切是要確保齣齣作品「劇中有樂,樂中有劇」。 從音樂的角度去思考劇本 二○○三年,楊忠衡寫好《梁祝》的音樂劇提案,與幾個劇團洽談,卻都獲得否定的答案。因為古裝音樂劇,被認為是票房毒藥。後來當時兩廳院主任朱宗慶看好此劇,由兩廳院出面製作,讓這齣鍾耀光編曲、楊忠衡編劇的愛情故事站上國家劇院。且受好評,隔年又加演了一次。 楊忠衡的《梁祝》之所以不同於過去其他台灣本土的作品,就在於全劇是由音樂的思維出發。除了鍾耀光提出從中國南方的音樂取材,楊忠衡也將音樂放入文字之中。「我雖然是編劇,但是仍是從音樂的角度思考劇本,因為在寫作時,我就將音樂可能會造成的效果、節奏放進去。」楊忠衡說,雖然外界有人批評他的劇本角色的刻畫不夠深刻等問題,但這是顧慮音樂時必然的問題,他只有去面對,並持續磨合。 過去,音樂劇作曲者主要出身流行樂界的作曲、編曲,並沒有特定音樂劇傾向,雖然此舉包容了多元音樂類型的可能,但卻難保和戲劇情節緊密結合,換句話說,標準歌中有戲、戲中有歌的「劇樂」,是一般流行歌作曲者無法企及的。楊忠衡認為,樂界人士要吸收更多舞台實戰經驗,流行樂界有必要向嚴肅樂界取經學習。 下次要嘗試都會風格的音樂劇 他多次和年輕作曲家冉天豪合作,雖是業餘出身,但之前長久浸淫於歌劇和音樂劇的世界中,使他對組織一部合乎規格的音樂劇具有更堅實的概念。雖然每次都有新的進步和嘗試,楊忠衡強調,環境給作曲家和戲劇互動的機會仍不夠多,無法快速累積進步,音樂劇仍需更多的投資與創作,才能有新的生命。 楊忠衡說,他期待在每次作品嘗試不同的風格和題材,在以鄧雨賢的台灣歌謠為本創作的《四月望雨》之後,下個階段他想嘗試都會風格的音樂劇,除了給觀眾新的感受,也顛覆外界對他的印象。
-
特別企畫 Feature
巴黎星空下,搖滾香頌的美好年代
「流行」意指大眾化和普遍性,能夠掌握流行的脈動,作品也就容易符合市場口味,這也是為何在音樂劇舞台上,流行音樂元素不乏發揮的空間,從倫敦西區的Mamma Mia!、We Will Rock You到法國巴黎的《鐘樓怪人》、《小王子》流行領域的歌手、作曲家、製作人佔據舞台,無論劇中的歌曲是口水歌還是原創曲,唱的是英文還是法文,群眾能夠跟著節奏打拍子、聽著旋律哼唱幾句,便可促進音樂劇的傳播速度和市場商機。 二○○五年《鐘樓怪人》成為首齣登台的法式音樂劇,搖滾香頌的音樂風格對國內聽眾很新鮮卻也容易接受,在口耳相傳下,音樂劇的票房一路從差強人意賣到無票可賣,《鐘樓怪人》在台灣旗開得勝創佳績,促使《羅密歐和茱麗葉》、《小王子》接續來台報到。 流行音樂人投入,法式音樂劇翻紅 音樂劇被暱稱為「窮人的歌劇」、「平民的歌劇」,它是一種以大眾為訴求的娛樂形式,強調通俗化和在地性,第一齣法式音樂劇可追溯至一九七六年流行音樂作詞人普拉蒙東(Luc Plamondon,作品包括《鐘樓怪人》)和音樂人貝傑(Michel Berger)合作的《星幻》Starmania,普拉蒙東來自加拿大的法語區魁北克,他當初投入音樂劇製作,相信受到臨近美國百老匯的啟發。近來紅遍一時的《鐘樓怪人》、《小王子》作曲家柯香提(Richard Cocciante)和《羅密歐與茱麗葉》、《亂世佳人》的作曲家皮斯葛維克(Gerard Presgurvic)也都是流行音樂的能手,更加確立法式音樂劇由流行樂界發起的地位。 「流行」加「音樂劇」成就法式音樂劇的成功方程式,既然與流行樂界掛勾,音樂劇的行銷包裝也就自然地流行化。他們習以在音樂劇上演前發行單曲,肯花大把鈔票拍攝單曲MTV,讓劇中要角先在電子媒體曝光。因為流行曲風的要求,他們喜愛使用搖滾歌手演唱音樂劇,而在娛樂手法的操作下,也讓不少默默無名的歌手,在音樂劇大紅之後,隨即身價水漲船高,唱片約接踵而來。 《鐘樓怪人》首演版中飾演鐘樓怪人的卡胡、《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原版男主角達米安皆因劇獲得唱片約。今年《羅密歐與茱麗葉》在亞洲巡迴,在法國已是超級明星的達米安願意「回鍋」飾演羅密歐,想必是希望藉由音樂劇的演出
-
舞蹈
空氣中,異質元素的濃密對話
《人體書頁》裡,音樂、燈光、空間、時間均以一種物質般的存在,與舞者的身體進行對話。在他獨舞的尾聲,勅使川原自書牆中抽出一張張泛黃的紙頁,丟入空中。四處翻飛的書頁攪亂原本安靜的氣流,他迴轉其中,然後以手輕撥胸前,彷彿抖落一身空氣的碎片。
-
音樂
簡文彬vs.NSO的美好休止符
簡文斌指揮後期浪漫樂派德奧標題音樂與歌劇向有心得,在其彈指之間,結構龐大,語彙複雜的史特勞斯,皆能迎刃而解,交代清楚;且更能不拘小節,醞釀音樂應有之走勢,邁向全曲真正之頂峰。這點相信在場聆聽之觀眾,無不感受到其「英雄」之氣魄,此時簡文彬也為自己畫上美好的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