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將於10月下旬登場,今年特邀「優人神鼓」與金曲歌王桑布伊跨界合作,推出全新製作《我回來了——做一部作品給自己的靈魂!》,以音樂與鼓聲對話自然,展現人與土地的深層連結。
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自2009年開辦以來,已邁入17年,結合壯闊的池上稻田山景與演出,成為每年備受矚目的文化盛事。優人神鼓與桑布伊曾分別在2015年與2020年受邀於藝術節演出,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回憶:「在2015年,優人神鼓來池上演出,我跟著他們雲腳,很感動;2020年,我聽桑布伊歌唱,那真是從山林來的聲音。」他表示:「兩者的結合是很好的能量,在動盪的時代,他們的演出可以讓我們跟自己對話。」池上鄉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梁正賢也對優人神鼓與桑布伊多年前的演出印象深刻,他笑著說:「聽到桑布伊的歌聲,就想家了!」
《我回來了》全劇共分9章,從首章〈出發〉到歡慶年輕勇士成長的終章〈慶祝〉,從大自然元素出發,透過歌聲與鼓聲,帶領觀眾和少年勇士一起聽見鳥的訊息,走進森林,踏入成年禮,回到與自然、與自己相遇的地方。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回憶和桑布伊第一次激盪創作的過程:她與桑布伊首次見面,他就毫不保留地向她坦露對時代、土地的擔憂,「他說,現在的年輕人唱歌沒有靈魂,土地很新。」她將桑布伊比擬為「代祖靈發言的人」,「我當時想:那我們的靈魂到哪了?『我回來了。』這句話是跟自己的靈魂說——這個作品從這裡出發。」

劉若瑀說桑布伊來到老泉山山上劇場跟優人神鼓排練,一開始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不如你教我們唱歌?」但劉若瑀的提案被桑布伊否決,他理直氣壯地答覆:「我不會唱歌啊!」後來,劉若瑀才明白,桑布伊的內在聲音不是唱,是自然而然地出現,跟隨太陽、跟隨風,跟隨部落耆老的教誨,「當我聽著桑布伊喃喃地說著祖靈教導的智慧時,我就決定這個作品就是『桑布伊』的故事,一個少年勇士的生命學習。我們也隨著少年勇士的探索,感受天與地、風與火、鳥鳴與野獸,看到內心的自己。」
劉若瑀說:「這是一段關於勇氣、信任與回家的旅程。這些原始的力量、跟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在原住民的智慧中流傳下來,很希望透過優人的鼓聲與桑布伊的歌聲傳遞給大家。在與土地緊密連結的池上演出,再適合不過。」

桑布伊感謝劉若瑀和優人們給他最大的空間做自己,他表示:「在森林裡是我最自在的狀態。」共創過程中,他與優人們一起製作小時候玩的樂器,聆聽各種材質發出的聲音,將吟唱與樂音、鼓聲交融,傳遞著古老大地的訊息,「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台灣的土地。這塊土地不會忘記在這塊土地努力的人,老人家說,土地會記住每一滴汗的味道。」
他笑著分享一個排練時的小習慣。在老泉山山上劇場排練的日子,他都會在老泉山下的土地公廟敬上一顆檳榔,問候這片土地,「對這塊土地用心,它會反饋,老人家說,當你祝福別人,其實就是在祝福自己,這些都是一樣。我們要用愉快的態度去面對未來,不要害怕未知。」桑布伊以歌聲傳達祖靈對土地的訊息,提醒人類喚醒靈魂、傾聽土地的聲音,他語氣堅定:「我們都要回到這塊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