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攝影手札
婚禮之內,婚禮之外
身為一個主要拍攝藝文表演類的人像攝影師,一個月裡面,還是會有幾天的拍攝工作是婚禮當天的訂婚、宴客記錄。 記得幾年前讀到一篇網路貼文,內文說台灣的婚禮攝影技術,其實是全世界最高,讓我不禁疑惑,那如果像我這樣的不專職婚攝拍出的婚禮照片,也可以被接受嗎? 在努力成為一個創造感動時刻、拍攝新人奇蹟美照的攝影師同時,我還是忍不住會順手記錄那些在婚禮舉辦當天才會出現的情境物件、以及構築起整個婚宴所需要的元素們。 這次藉由這個策展主題,把最終留在自己資料夾,沒有給新人的NG婚攝照片,全部重新排列組合成為一系列的「婚禮之內,婚禮之外。」
-
曼谷
當代舞大師皮歇.克朗淳參與曼谷雙年展實驗短片演出
曼谷雙年展基金會(Bangkok Art Biennale Foundation)和泰國釀酒(ThaiBev)攜手合作打造實驗短片《The Spirits of Maritime Crossing》,這部片在8月31日到9月3日之間於瑞士的聖莫里茲電影節(St. Moritz Art Film Festival)播映。 劇情描述由知名的行為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飾演的一位表演藝術家不知道自己已經去世,她的靈魂到處遊蕩,從威尼斯到曼谷,一路尋找庇護和心靈的平靜,這個鬼魂拜訪了許多代表性的人物和神聖的地方,透過各種儀式、相遇和教誨,鬼魂終於明白了自己已離開肉身,因此獲得了解放。 這部短片由曼谷雙年展的藝術總監阿皮南(Apinan Poshyananda)撰寫劇本,阿皮南選擇以威尼斯作為起點,是因為威尼斯在中世紀曾經是黑死病肆虐的地區,映照前世界面對的COVID-19疫情和俄烏戰爭帶來的死亡,把歷史結合當代世界的情勢,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行反思。 這部短片邀請到泰國當代舞大師皮歇.克朗淳(Pichet Klunchun)和他的舞團參與演出,由皮歇設計電影中的舞碼,他將泰國傳統舞蹈融入現代元素,透過肢體表演,以現代的觀點呈現古老的哲學思想和信仰,同時傳遞出編劇和導演對生命的反思。
-
檳城
考驗創意與速度,「全國青年戲劇DIY觀摩賽」恢復舉辦
DIY是Do It Yourself的意思,這個概念在2008年於吉隆坡舉辦的「全國中學生戲劇觀摩賽」首次採用,目的是儘量減少參賽學生對導師們的依賴,因為只有短短7天的籌備時間,大家必須發揮平日所學,以創意的方式呈現演出。2010年被推介到檳城進行分區賽,然後在2012年開始正式移師檳城,由NOISE Performance House承辦至2015年,之後因經費問題停辦3年,直到2019年才與剃刀實驗劇場聯手復辦,改名為「全國青年戲劇DIY觀摩賽」,參賽對象從中學生擴大到40歲以下的青年。後來因為疫情爆發而再度停辦兩年,去年獲得檳城青年發展機構和劇團顧問的支持,再度復辦,因為反應踴躍,比賽隊伍由往年的10組增加至12組。 這個觀摩賽的賽制與眾不同,每組參賽者不能超過10人,必須在20分鐘內使用5樣物件呈現指定主題,藉此考驗參賽者的創意和效率。有關的物件和主題會在比賽前10天才正式公布,參賽隊伍必須在這段期間完成劇本、選角、排演、燈光與音響設計,學習在無需勞師動眾之下籌備演出,完全體現自己動手做的DIY精神。 為了提高比賽水準,主辦單位繼續讓每組隊伍開放兩個名額給30歲以下的非中學生參與。(註)由於今年比賽落在學校假期結束之後,參賽隊伍的籌備時間也從10天延長至13天,好讓各組可以更充分地支配時間。所有隊伍都在8月5日的簡報會上預先熟悉比賽場地的操作,了解比賽的規則,以及學習如何發揮道具的使用,以便在9月10日的正式比賽中呈現更理想的演出。 註:馬來西亞政府其後把青年定義從40歲以下降低至30歲以下,所以今年比賽參加者資格上限為30歲。
-
新加坡
必要劇場與實踐劇場推出舊作重演
戲劇反映社會,倘若戲劇作品能夠擁有持久的生命力,則顯示該劇能夠與不同時代的觀眾對話、引起共鳴。近期必要劇場與實踐劇場都推出了舊作的重演。 必要劇場的《Three Years In The Life And Death Of Land》於1994年首演,近30年以後,編劇哈里斯.沙瑪(Haresh Sharma)除了為劇本更新內容,這次也親自指導這部劇。儘管當時的社會狀態與現在截然不同,劇作內容在今日依然具有現實意義。 哈里斯.沙瑪先也前在今年2月重演了20年前的《Old Gaze》。必要劇場的舊作不僅經得起時間考驗,還能與時並進獲得重演的機會,在資源有限的藝術環境中,這樣的契機無論對藝術工作者或觀眾而言都非常難能可貴。 實踐劇場則在今年三度重演《四馬路》,以流動式演出的劇場形式(觀眾在劇團內外穿梭10個地點看戲),探索滑鐵盧街150年的歷史。這齣戲於2018年首演,之後在2020年演出時卻因疫情影響,僅演1場就被迫取消。今年重演,卻在距公演倒數10天的7月24日凌晨發生火災,所幸無人受傷。由於劇場大門是防火門,火災只發生在一樓儲藏室,整棟大樓建築得以保存。儘管劇團人員隔天一早第一時間進行清理工作,但牆壁被濃煙燻黑,需要動員專業人員清理,《四馬路》的舞台布景、道具與服裝也遭毀損,影響了劇組的排練進度。不少觀眾和支持者在獲知消息後,也在第一時間表示關切,並且捐贈金錢與物資給劇團。《四馬路》終於在8月4日順利開演,並按原訂計畫演出至9月3日。 觀眾是演出重要的一環,重演作品的意義因人而異,無論是保留原版或另有創新,好的作品總能讓觀眾在一次一次觀看後,擁有不同的感知和感受。
-
少年往事
如牛拖著犁,在歌仔戲裡耕耘
張秀琴,是歌仔戲小生,是秀琴歌劇團的創團團長,是南部歌仔戲三大天王之一。從內、外台到電視歌仔戲,再到劇場演出,被形容是「扮相俊美、唱功渾厚、演技精湛」(註1)的她,總是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地參與每次演出、演出每個角色,如綽號「阿牛」,像頭在歌仔戲裡耕耘的「牛」。 張秀琴笑說,有觀眾只記得她叫「阿牛」,說起「秀琴」還會不知道是誰。「阿牛」,跟了她一輩子,更成為秀琴歌劇團的團徽,而歌仔戲也是。
-
特別企畫 Feature
體質轉變與資源引入
台灣過去對藝術節、場館演出的想像,是在節目邀演與場地外租的框架下,進行組合而成為系列節目。場館、承辦單位往往是透過節目徵選、邀演的方式,缺乏背後脈絡,無論是理念、或培育機制等。 不過,近10年的地方藝術節開始走向策展化,從臺北藝術節,到桃園鐵玫瑰藝術節、臺南藝術節、花蓮城市空間藝術節等,開始有策展人身影,包含耿一偉、周伶芝、李惠美、林昆穎等;(註)同樣地,場館脫離純粹場地租借的身分,在節目徵選之外或之下,援引類似策展、顧問等機制,如臺灣戲曲中心近年的臺灣戲曲藝術節、看家戲再現、戲曲夢工廠等皆設有策展人。另一方面,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轄下三大場館的齊備,有更多自製節目、委託製作、國際共製、孵育平台等,藉此體現場館的主體性與主動性。 當場館、策展人在節目策劃、製作的位置逐漸明確,又如何與創作者╱團隊建立藝術創作的關係?或是,怎麼重新想像演出節目與藝術節的生成? 場館轉型:製作取向的轉變與脈絡建立 場館開始有「製作」意識,可以將國家兩廳院(後簡稱兩廳院)的「旗艦製作」視為坐標,也就是《黑鬚馬偕》(2008)、《歐蘭朵》(2009)、《鄭和1433》(2010)與《茶花女》(2011)。此後的10餘年發展,讓場館體質轉變,仍保有引進節目、場地租借的功能,卻與「藝術經紀公司」與「演出場地」產生區隔。 現任臺北藝術節策展人的林人中表示:「台灣劇院場館過去比較是presenting house,不是producing house,這10多年來,可看見公部門場館摸索,要怎麼樣做自製節目、怎麼做國際共製、怎麼做委託創作等,這些不同的概念都涉及到不同的『與藝術家工作的關係與方法』。」並認為:「有一個很明確的轉向是,因為新場館林立,節目的需求量提高,場館也就開始想做自己的製作、支持與培育藝術家的創作發展,因此更明顯地靠近『製作取向』的體質。」若將這個轉變視為前提,策展人、製作人或是劇場構作在其中的位置會各有其任務。 國家與地方場館的陸續到位,是個關鍵的背景值。 兩廳院節目企劃部經理林亭均認為:「在兩廳院還是台灣唯一專業場館的時期,必須照顧到整個產業的面向。現在這個階段,策展思維是愈來愈明確的,而這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回應
許栢昂:我要先生存,才能去創作
藝術家們在委託製作案、有策展主題的藝術節中,面臨哪些創作的可能性與限制?公部門的委託單位提供哪些資源?策展人又介入創作哪些層面?藝術家要如何跟位處不同立場的人們溝通,找到創作的位置?透過4組創作者,讓我們前進表演藝術的策展現場。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回應
林祐如、田孝慈:學習打破原有知識範疇
過往作品多以肢體表達內在情緒與幽微張力的編舞家林祐如、田孝慈,首度合作是在2022年兩廳院35週年系列活動「2057:給35年後的活存演習」(後簡稱「2057」)的《只能看見部分的折疊的綠洲喝空運動的酒瓶與嬰兒》(後簡稱《只》)想像35年後的未知;一年後,她們在2023臺北藝術節「萬物運動」交出續作《SUPER》,思考極端時代中的「人」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已於8月首演。兩作的幕後推手都是策展人林人中。 策展提出框架,但不是命題作文 「『2057』人中提出的概念,正是我們在經歷的事情,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都在關注、感受、預備,這件事對我並不困難。」林祐如回憶一年前對策展主題的理解,而這次「萬物運動」思考在後疫情時代,如何跳脫人類本位主義,轉而從萬物的角度來看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的關係,與她們在《只》之後進一步思考「人是什麼?」又玄妙地搭上線。於是在林人中的二度邀約後,她們才毫不猶豫地接下邀請。 田孝慈認為,參與策展主題的創作模式,並不像被命題作文,而是透過策展人回應世界現狀的觀察,「某種程度先收束了無邊無際的創作母題,讓我們在這樣的框架中投射自己的想法。」但她們也明白議題先行的框架限制,容易讓作品落入說教的窠臼,因而在兩作中都刻意用中性的表達,不刻意引導觀眾「往太絕對、特定角度的方向思考」。 田孝慈也表示,《只》與《SUPER》因有林人中的策展框架,成為她「向外看」的一大契機。她反思:「過去創作很個人,不會放太多注意力在外部的世界,有人中這樣的角色,幫助我打開視角去觀看。」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回應
李銘宸:不同立場的換位思考
「策展對我來說,也是單位與創作者,甚至是觀眾之間的鬥智鬥勇。 」面對策展邀演的心情,創作者李銘宸如是說。 策展:組合背後的思維與態度 編導演全才的李銘宸,以「集體創作」見長,經常是生活經驗有所體會,才會將之化作創作元素不僅個人創作如此,即便遇上單位邀請、策展合作等狀況亦然,「以我個人的創作經歷來說,通常不會先從題目開始,大多先有感覺、累積經驗,創作才會開始。我很少重新發展、嘗試過去創作中的概念或元素,可能是因為這樣才會每次創作都很痛苦吧,也可能是因為,一路以來做的東西大多比較不是走文本脈絡,而透過生活、經驗、抽象的感知去組構作品和陳述,好像也會自然地開往這種方向。」 然而,既然說到這點,李銘宸又不得不先討論「策展」二字,之於台灣藝術圈的定義。他思考:「以現在台灣劇場的環境來說,『策展』常常比較多覺得是一種行銷的語言、扛棒(編按:台語「招牌」),像是超級市場的櫻花季、楓葉季、各國零食泡麵環遊世界那種感覺。藝術節和策展,大多國外舊作和台灣新作混雜呈現,但作品們的組合、菜單、發生的方式,能夠感覺到背後策劃的思維、態度、視野。」 話雖如此,仍偶有驚喜的際遇發生。今年臺北藝術節,李銘宸的全新作品《百葉》也將登台,他說這回雖然同樣是以策展之名目為發端,但是「我能感覺到策展人林人中非常有意識地在處理整體節目的思考與議題性,與藝術家的溝通相處,也非常緊密,深入,體察。」這樣彼此信任、暢通討論的關係,對李銘宸來說也是很不容易的經驗。畢竟場館的邀請,時而像把雙面刃,有時給予人意象不到的刺激,有時也會迎來無法預期的限制。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回應
汪兆謙、吳明倫:身分轉換中的應對策略
汪兆謙與吳明倫,分別是導演與編劇、阮劇團的藝術總監與副藝術總監,影響劇團創作內容與發展。無獨有偶地,兩人前後擔任國家兩廳院的駐館藝術家;同時,前兩年製作《十殿》(2021)、《釣蝦場的十日談》(2022)分別進入TIFA、臺灣戲曲藝術節(TTTF)等策展機制裡。個人、劇團、場館、藝術節等身分的轉換,能否反映「藝術創作」的主體位置? 強調「個人」的駐館體驗 對汪兆謙與吳明倫而言,擔任駐館藝術家是相對「個人」的。 吳明倫認為兩廳院並未要求藝術家的義務與限制創作方向,所以不用顧慮業主、館方的想法。她更進一步運用場館資源,在2019年同志婚姻合法化時,推動《城市戀歌進行曲》彩虹版,「這是作為駐館藝術家的社會責任,同時也認為兩廳院必須有社會責任,藉這個機會對議題做出表態。」反過來讓兩廳院願意釋出檔期與回應社會。 至於,汪兆謙更加明確地想把自己與阮劇團切割,所以在駐館期間運用資源關注下一個10年的藝術消費群體「Alpha世代」。這體現在藝術角度之外,藉由參與場館組織運作,重新梳理創作位置。不可諱言的是,這可能源於劇團經營者的好奇,之後的延續也會回到團隊實踐,分開思考的同時也環環相扣。
-
延長音
米其林與滷肉飯
在歐洲演奏音樂會穿梭之際,偶然於羅馬機場聽到熟悉的鄉音,一位大叔拿著電話嚷嚷:「吼,我們這次出來超讚的,每天都吃米其林。但是吼,我吃得好累,我現在只想吃一碗台灣的滷肉飯。」 別人的一句閒話家常,把我秒從演奏旅途拉回教學現場。因為米其林與滷肉飯剛好是我教學上最常提到的比喻。說到審美,可能很難懂,但是說到評論美食,應該是連3歲小孩都能理解的。面對藝術家的養成教育,我常常會問:「你認為什麼是文化?什麼是藝術?」我想,當我還是學生時應該也說不清楚,但是我知道滷肉飯是在地文化,米其林則是一種標準。當然,《米其林指南》是一種迷思,我絕對不會說它等於藝術,或許更多是行銷。但是大家一定聽過「哎呀,我那天吃米其林真是永生難忘,快感動死」,我想,每個表演者一定都希望觀眾看完他們的表演後「永生難忘,感動到不行」!米其林給人的印象或標準便是將在地食材或烹煮文化精緻化,甚至賦予詩意,或取其意象加入個人創作理念,經過反覆嘗試、練習後昇華為自己作品,這即是文化成為藝術的過程。 馬厝卡舞曲也是同樣的例子,真正的馬厝卡舞蹈與舞曲是波蘭各個地區所孕育的「文化」。蕭邦所寫的馬厝卡舞曲卻是「藝術」的展現,不僅敏感的蕭氏和聲為其注入詩意、技法如對位,賦格等更是徹底改變了馬厝卡的結構與織度。而其畫龍點睛之處在於記憶和情感的連結聽到蕭邦的馬厝卡便使得某個銘心的回憶浮現,那才是對蕭邦自身及對聽眾最珍貴的。換言之,這世上最好吃的東西並不一定在米其林指南上,而是在記憶與情感連結的那一刻。食物對味蕾的刺激使得大腦中某個美好回憶重演,那才是令你感動鼻(ㄉㄠˋ)酸(ㄙˇ)的食物。 而這份感動就是在藝術呈現或欣賞中的瑰寶。身為觀眾或是藝術家,若不了解什麼是藝術,要如何領略它的美好?我所知的許多學生與觀眾都還是著力在表演有沒有完美地照著SOP進行,也就是著重於每個音或每句台詞、舞步的正確性,卻忽略了在有要求的SOP中,更重要的是內在的氣質、精緻度、詩意與理想。面對學生彈完一首曲子後的迷茫眼神,我還是會再問一次,什麼是文化?什麼是藝術?藝術即是文化經過高度萃取的產物,在文化中加入自身理念,使精緻,使昇華,使高尚,使純淨,使簡單。而在追求藝術的自我實踐中也提升了自我。若每日台灣的日常是文化,那麼齊柏林的《看見台灣》便是藝術。 由此可見
-
澳門
政府提出5年規劃,強調與博彩企業連動推展市場化文化項目
澳門文化中心新建成的黑盒劇場於7月正式啟用,暑假期間已陸續有兒童劇、戲劇學校及青少年戲劇在該處演出。與此同時,澳門政府編製了《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二個五年規劃 (2021-2025年)》諮詢文本,展開為期30日的諮詢期,並提出「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1」指的是促進「綜合旅遊休閒業」發展,「4」則包含了「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4大重點產業。 其中,文化產業部分基本上都以商業、旅遊產品的轉化利用為中心,以及強調根據博彩經營批給合同,各博彩經營承批公司在未來需投資開發更多文化項目,利用其國際資源、網絡等為澳門打造特色文旅景點及項目。「規劃」文本中提出多項較具體推動措施,而表演藝術相關部分可歸納為3大類:一、文化地標建設:在新的填海區預留土地建設「城市級文化地標」,以舉辦大型國際文化藝術盛事,同時亦對現有公共文化設施如文化中心廣場、大炮台等進行升級舉辦音樂會、環境劇場,引入兒童藝術節及沉浸式互動式場景。二、擴大演藝盛事品牌效益:增強與博彩經營承批公司的聯動,擴大原有的國際音樂節、澳門藝術節等項目的影響力,推出「百老匯式演出季」,上演大型音樂劇,吸引外地遊客來澳觀演,形成文化消費氛圍。三、推動文化展演機構向市場化轉型,通過增加委約創作和資助,支持藝團製作商演精品到外地巡演。 雖然執筆之時,該「五年規劃」仍在諮詢階段,但已可窺見未來政府在澳門文化發展上的傾向。「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文旅結合,向商業化、市場化轉型,鼓勵民間藝團與博企合作,將成大趨勢。
-
香港
第3屆紀錄劇場節聚焦華文地區,交流連結社會與戲劇
紀錄劇場作為一種結合社會議題和劇場形式的創作策略,近10多年在華文地區有不少實踐,如香港「一條褲製作」就以此為劇團發展方向,每年定期製作不同主題的作品,持續關注探討「真實」在舞台上呈現的可能性,並邀請海外專家來港交流。劇團於2017年及2019年舉辦了兩屆紀錄劇場節,疫情多少影響活動進行的計畫,當世界和社會變化更快追不上任何預期,紀錄劇場的意義就更值得思考。 第3屆紀錄劇場節剛在8月於香港舉行,以「社會的戲劇」為題,聚焦華文地區包括北京、上海、台灣、澳門、新加坡等地紀錄劇場的發展,與會者透過3天的研討會、展演、放映等活動面對面交流。「阮劇團」和「風盒子社區藝術發展協會」分別代表台灣與澳門,展演作品《FW:家的妄想》和《離下班還早車衣記》,前者以劇團發展,交織團員思考離開或留下的詰問,呼應當下離散的議題;後者則以1980年代澳門製衣業工人的勞動生命故事為主題。 研討會部分則有以不同紀錄劇場手段進行創作的藝術家經驗交流。首節先針對「紀錄劇場的定義」進行深入討論,事實上,正因各地劇場語境、文化接收和面對的群眾各異,創作策略的多元拓寬了紀錄劇場的光譜,然而彼此透過劇場讓社會被邊緣化、隱形的聲音得以被聽到,肯定共同的願景。不過,什麼是「真實」及與劇場「虛構」的矛盾,創作時面對的道德問題和立場的拿捏也難以清楚梳理。有與會者提出,如果「真實」無法被呈現,那麼創作者消費了議題和受訪者,又是否真的改變了什麼?而當觀眾抽離地觀看,但真正遭逢問題的人根本難以接近藝術,創作者又能否拉近不同族群的距離?這些都值得繼續思考,特別是當世界愈見紛亂之時。
-
上海
《劇院魅影》40場狂攬4,900萬,音樂劇進入3.0時代?!
整個夏季,中國演藝市場似乎進入了瘋狂的報復性消費狀態,各大演出場館迎來了疫情後最洶湧的觀演人潮。雖然北京、上海等城市街頭觸目可及坐飛機、坐高鐵,拖著行李箱來看戲的觀眾,但真正能稱得上是2023年現象級舞台劇作品的,只有上海文廣演藝集團、英國真正好集團聯合製作的中文版《劇院魅影》(台譯《歌劇魅影》)。 自5月初開始,《劇院魅影》中文版在上海大劇院全球首演。34天40場演出總票房斬獲4,850萬元人民幣,平均單場票房超過120萬元。隨後從6、7、8月起,分別於深圳、廣州等地開啟全國巡演,票房也迅疾一售而空;而10月北京站剛開出場次,出票率已超過5成。這一業績已把同樣一票難求的北京國家話劇院的經典劇碼《大宅門》、江蘇大劇院的舞劇《紅樓夢》等遠遠甩在後面了。 值得注意的是,《劇院魅影》中文版最大的購票觀眾來自平時並不太進劇場的人群,年齡集中在18至45歲,他們一年未必會看兩三次戲,但這次購票的最大動力則來自《劇院魅影》IP本身的魅力。這也就意味著,一個成熟產業化的經典音樂劇IP的確會帶動更多音樂劇之外的觀眾進入劇場,而更為重要的是,這樣龐大的音樂劇市場也必然會給當地的音樂劇人才庫帶來升級。因此《劇院魅影》中文版的出品人馬晨騁認為:《劇院魅影》中文版的成功上演和它所帶來的轟動效應,標誌著中國的音樂劇產業從原版引進、中文版製作到產業化,已完成三步跨越,將開始進入了3.0時代。不過,清醒的學界人士提示,他們真正需要面對的考驗是:3.0時代是否還能延續「魅影」的熱度?市場的下一波高潮是否能如此輕易捕捉?!仍有待觀察。
-
特別企畫 Feature
補助機制與創作生產動能
長久以來,台灣表演藝術團隊與藝術家在尋求民間贊助、投資或是金融信貸等資金上,一直存在種種困難與門檻,因此政府補助成為展演與營運穩定可期的「第一桶金」。提案、簡報、執行、核銷結案技能,以及而各種政府補助的重點與趨勢的掌握,大概是許多表演藝術創作人與行政經理人,不可不熟練的生存之道。 堪稱國家藝文補助火車頭與大水庫的文化部成立已10年有餘,除了一步一步開展升格後更健全的補助機制,更站在國家發展與緊扣世界局勢的高度,引領文化藝術前行。而最值得書寫的是在「10年有成」的最後3年,經歷了世紀之疫的嚴苛考驗。疫情終告遠颺,在邁入下一個10年之際,為文爬梳討論國家級補助的重要步伐。 國家藝文補助跨入新時代 2012年5月20日,1981年設立的文化建設委員會(以下簡稱文建會)正式升格為「文化部」,除了原有的文化行政與推廣事務外,並統一接手原行政院新聞局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管的廣播電視、電影與出版事務。 這是台灣藝術文化發展的里程碑,文化事務在中央政府有更高的行政級別,以及更充裕的經費與人力,更重要的是文化行政要朝向更為統一並適切專業的方向發展;這更是宣告台灣「文化建設」奠基階段已經完成,蓄積的「文化國力」正式要邁出步伐,並且要成為台灣立定的綜合國力中的重要一環。 表演藝術圈仰仗的藝文補助,也隨即步上新紀元。首先針對長期與民國1996年特別設立辦理文化藝術研發、獎助與推廣業務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國藝會)在獎補助角色的模糊曖昧,以及獎補助內容疊床架屋等分際分工不清的情況,亟需解方。 礙於政策與法規限制,過往國藝會每年只有1億多的補助經費,文化部性質雷同加上國際交流等相關補助,每年可達4至6億的補助款額度,是實質最大藝文補助單位。文化部自2017年起規劃推動藝文獎補助轉型,修法放寬國藝會收入來源,使其能依法接受政府捐贈,同時規劃逐年將常態性藝文補助移交國藝會執行,文化部維持政策性的藝文補助。而除了法規鬆綁與資源的擴增,國藝會更強調落實專業評審制度,更加貼近「臂矩原則」,以提供藝文創作者更堅實穩定的政策支持。 除了國藝會的增能之外,國家文化發展平台又增加生力軍。原本依「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推動之「財團法人文化創意產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數字看補助機制下的表演藝術發展趨勢
創作自由向來都是民主精神的自豪之處,但當前文化藝術發展的生態多數倚靠政府單位補助扶植的結構,分配過程除了需要被更嚴格檢視公平性、公共性,另一方面,政府部門在選定對象予以經費、空間等資源的同時,也必須考量其計畫執行效益,及產出成果是否對應公家單位的施政方向、符合當前時代的需求。 為觀察我國文化預算的運用是如何支持表演藝術發展,我們回過頭檢視2020至2022年文化部主管機關(構)的業務內容,針對與表演團隊或藝文工作者關聯較直接的補助計畫面向,進行篩選並彙整其資料。篩選條件以非廣泛通用徵件、非支應營運成本為原則,且補助項目需具有一定限制,諸如特定題材範疇、特定形式成果、特定目標對象,或特定產製媒介等,以及必須曾有核定與表演藝術相關案件。 呈現結果與格式分別為:單位,辦理補助計畫的機關(構)或業務司名稱;計畫,包含調整前後計畫或組別的名稱;總補助金額,補助單位公告之補助結果的核定金額加總;與表演藝術相關金額,檢視補助結果的各案件概述、獲補助對象或效益評估,標記與表演藝術相關案件,並將其補助金額加總;與表演藝術相關百分比,前述補助金額加總占補助結果核定獎額加總的百分比。金額單位均為新臺幣元。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回應
安娜琪舞蹈劇場:藝術家要釐清自己與補助的關係是什麼?
國家補助政策與相關配套,對藝術家思考創作有什麼影響?補助機制與藝術生態鏈要如何產生交互動能?透過4組創作者分享,讓我們重省機制的可能性與困境。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回應
滯留島舞蹈劇場:打好舞作地基,創作與資源需同步經營
作為深耕南台灣的舞團,滯留島舞蹈劇場的誕生別具意義。團長兼藝術總監張忠安因先天眼疾,在就讀北藝大舞蹈系時惡化,傷退回到屏東老家。他沒有放棄,舞蹈是深埋體內的熱情與動力,也是他回應世界的方式。他先在從小習舞的舞蹈教室打工,爾後開始編舞,靠著編舞向外拓展視野、參加比賽得獎,最終在2010年成立滯留島舞蹈劇場。張忠安的舞蹈,從起跑點就步步限制,先天的、後天的接踵而來,但創造讓他得以實驗身體上、形式上,與腦袋裡的各種可能,讓他自由。 關注社會議題,奠定舞團發展脈絡 滯留島的起步雖不晚,但走得並不輕鬆。張忠安關照真實社會的議題,他不逃避,試圖透過編舞搭起共感的橋樑,喚起觀眾的共鳴。 舞團最初是借助屏東縣文化處的演藝團隊扶植,撐起基本運作;接著自2018年起年年入選國藝會「TAIWAN TOP 演藝團隊」補助,以一年一作的速度,穩定推出作品,成為南台灣不容忽視的一股創作能量。張忠安從沒忘記將關照的眼光向外擴散,投注社會現況,自2016年《Lost in Grey》開始,接連透過舞作探討精障族群的處境、新住民與移工、以及勞工的議題。將日常中的「限制」轉成舞蹈藝術,向大眾拋擲議題彈。2019年滯留島進駐台江文化中心,張忠安順勢將軌跡延伸到台南,以此為基地,擴大舞團的觸角,同步尋找資源,接續往後的創作。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回應
再拒劇團:拒絕現有框架,種下改變的種子
2020年,「再一次拒絕長大劇團」更名為大眾已習慣的簡稱「再拒劇團」。團長黃思農笑稱改名只是因為團名太長,並未正式對外宣告,但更名對團內其實是一種心情重組2018年做完《春醒》,因為製作票房不如預期,再拒面臨高額負債,靠著2019年大量接案與製作,雖然還清負債,卻也感覺疲憊。內部討論著是否要解散或是休息?後來決定乾脆把團名改一改,換一個新氣象。製作人羅尹如亦是在這過量生產的一年加入再拒。 文化政策與勞動環境的惡性循環 2002年成團的再拒,正好經歷了台灣文化體制轉變的時期。90年代中期開始的機構與學院建置、各種補助機制建構,以及法規與場館政策,皆迫使小劇場一同進入機制化建構,少部分劇團帶著社會主義思考,重新「產業化」另途。 在此脈絡下,再拒在2007年做完第一檔大型製作《沈默的左手》後休團一年,確認劇團職業化發展的路線,並將參演者勞動權益納入營運思考。儘管有補助的挹注,每檔製作前皆評估製作規模、預留劇團的行政管理費,仍常入不敷出,只能盡量取得平衡。即使已知製作會賠錢,也不縮減人員工作費。為求反應成本,2013年起再拒自發調漲演出票價,然而因為演出形式使得觀眾人數受限,票價能回收的成本實也有限。 談及現行補助機制與勞動權益,羅尹如表示當目前補助金額無法提高,在僧多粥少的競合狀況下,也讓從業者習慣用低薪評估自己的工作價值,形成惡性循環;而補助金額無法提升,實也受限於文化單位所能取得的中央經費不足。就此黃思農指出當前文化政策上資源分配定位不明的問題:政府一方面希望扶植實驗劇場與具公共意義的演出,另一方面又希望繼續補助商業劇場以形成產業;主要補助單位仍是根據文化政策方向提供補助,並未區別各自補助對象,90年代「小劇場聯盟」就提出的問題至今依然無解。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家回應
明華園戲劇總團:在元宇宙裡開發戲曲的未來可能
明華園戲劇總團以「元宇宙場域沉浸式未來內容開發暨推廣計畫」提案,於2022年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Act for the Future藝術未來行動專案」(後簡稱「藝術未來行動」)第二期補助,金額為800萬元。在仰賴補助的台灣藝文生態裡,這個強調開放性、未來性、公共性及關照整體藝文生態的專案,不只有「補助金額」被認為是最大規模,更以「未來」作為某種指向,面對團隊也暗指環境與產業,成為發展趨勢的風向球。 以元宇宙(metaverse)為主軸,嘗試開發一系列相容於沉浸式全景線上平台的內容,明華園戲劇總團用兩部類型截然不同的經典作品台灣漫畫改編的《冥戰錄》、八仙傳奇系列的《韓湘子》為首發對象,來開放歌仔戲「多元觀劇」的模式,嘗試回應新一代觀眾。不過,「需要長時間積累的傳統藝術」與「隨時顛覆與更新的元宇宙概念」間存在的衝突性,能否反映出國家政策、流行趨勢背後的團隊意圖? 歌仔戲的「創新」基因使然 元宇宙在2021年開始流行的關鍵,包含相關技術(例如VR眼鏡)開始成熟、區塊鏈(blockchain)概念逐漸普及,而COVID-19疫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也加速發展。在台灣,Meta、文策院、XRSPACE於2022年9月宣布攜手打造「台灣文化元宇宙」。更早之前,明華園戲劇總團於同年3月就與HTC合作,將《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製作成限量NFT卡包,在Polygon區塊鏈上發行。可見其更早嗅到虛擬世界的可能性,而這來自於歌仔戲的基因。 相較於其他表演藝術類型對於補助的依賴,歌仔戲雖也在補助機制的運作裡,但具備商業、宗教行為的「民戲」才是營運關鍵。也就是說,明華園戲劇總團確實是文化部台灣品牌團隊,也接受文化部、國藝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各地政府等補助,但均非團隊支持營運的唯一。因此,歌仔戲追逐創作內容與型態的方式,會更趨近於大眾。 以明華園戲劇總團執行長陳昭賢的說法:「歌仔戲,唯一的不能改變的傳統就是不斷地創新,不斷地與時俱進。」在日治時期不能演歌仔戲時,就穿和服、拿武士刀演,到了現任團長陳勝福,則將文武場加入國樂團。因此,接觸元宇宙是順著其對「創新」的脈絡,陳昭賢表示:「我了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