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藝視窗 News
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頒獎與台灣戲劇史研討會將在高雄舉行
【台灣】 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頒獎與台灣戲劇史研討會將在高雄舉行 第四屆「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今年已決選出優秀作品三部,首獎為大頭馬的《到燈塔去》,貳獎為祁雯的《困獸之鬥》,參獎為駱婧的《原鄉1961》。頒獎典禮將在7月12日假高雄衛武營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舉辦,並在7月12至14日晚上舉辦得獎作品讀劇藝術節。 主辦單位在7月12至14日的白天,亦同步在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舉辦三天「2019跨域借鏡產學對話:想像下一波臺灣現當代戲劇史」研討會,邀集臺灣表演藝術學者、獨立策展人及製作人、藝文場館負責人、表演藝術團隊經營者,及在歐洲深耕的新一代表演藝術工作者,針對台灣現當代戲劇史的觀察與撰述,進行產學各界的多邊對談。為期三天的研討會中,分別從六大單元論壇:「藝術史資料庫典藏型態跨界對話」、「創製聯結尋找彼此的製作人與劇作家」、「跨境與回流海外藝術結盟」、「日新月異的『傳統』臺灣戲曲產業化歷程」、「世代交替表演藝術長江後浪推前浪?」、「戲劇構作工作坊」,進行跨域對談。詳情請參活動官網wsdc.ncu.edu.tw/。 傳藝中心徵選109年度民間演藝團隊參與國際及大陸地區傳藝演出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109年度輔導國內民間演藝團隊參與國際及大陸地區傳統藝術演出專案」即日起受理申請,凡經政府立案或設立登記之國內民間演藝團體,收件截止日為9月20日。此專案預計總共徵選5件計畫,分為「赴國外或大陸地區演出節目」及「國際共創或共製演出節目」兩類型。節目可為舊作、新作、國際共創或共製,演出內容及形式須以「傳統表演藝術」為核心。演出長度原則為50分鐘以上且演出2場次,並以售票或公開正式演出為原則。經評審通過之團隊,由傳藝中心分攤經費,每案分攤以300
-
兩廳院故事交易所
那些年,我在兩廳院的點點滴滴
隨手數數,出入兩廳院幾乎不是十幾年,就是廿幾年,那些坐在紅椅子上、黑盒子裡的時光,他們或哭或笑、或震懾或觸動,看到超逸於現實人生的林林總總,看到世界的多元繽紛,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一次,獨一無二,專屬於自己的魔幻時刻
-
藝@展覽
望向天台的淘寶幻城
「天台朱駿騰個展」現於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Studio展出,這件三頻道錄像的拍攝,源自去年朱駿騰在騰衝駐村的見聞。位於中緬邊界的騰衝是中國翡翠進出口和加工的重要門戶,如今則有各種豪宅開發計畫,近年更隨著老城區都更計畫的腳步興起挖玉熱潮,朱駿騰將相關敘事線以影像呈現,訴說當代淘寶的奇觀。
-
藝@電影
跟著史科西斯 認識義大利電影
獲獎無數的美國電影大師馬丁.史科西斯,是義大利移民的第二代,在他的創作中,受義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的影響甚鉅,甚至他還拍了紀錄片《義大利電影課》,透過電影來帶領大家認識義大利電影大師的歷史脈絡與影像美學風格。今年的金馬經典影展即以此為題,呈現了羅塞里尼、維斯康提、狄西嘉、安東尼奧尼與費里尼等的經典之作。
-
藝@CD
看似一體,又一體多面
鋼琴家伉儷魏樂富與葉綠娜是台灣雙鋼琴演奏的先驅,兩人加乘的智慧更在專欄、教學、廣播、策展等方面表露無遺。幾年前魏樂富感於台灣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歷史,令他思及故鄉德國二戰時納粹造成的創傷,於是寫下相關故事,衍伸出音樂演出製作,後再發展出《鋼琴上的詩人》專輯與《暗夜的螃蟹》繪本,多面向的呈現,讓閱聽者立體感受藝術家對歷史的反思。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NSO歌劇音樂會《藍鬍子的城堡》
先前曾參與二○一一年由台北歌劇劇場製作,曾道雄導演的同部歌劇,因此對時隔八年之後,由NSO國家交響樂團推出的歌劇音樂會形式非常期待。 巴爾托克獨特的管絃樂技法在此劇中有非常精采的發揮。豐富地描寫了七扇門內的異象:「刑房」、「兵器庫」、「珍寶室」、「花園」、「原野」、「淚池」,乃至於最神秘的「第七扇門」,皆由不同樂器引導出主題動機變化,並以不和諧音貫穿全劇,創造出濃厚的陰鬱不祥感,給予指揮及樂團相當大的表現空間。 戲劇上,在音樂廳空間中如何配合影像呈現城堡內的詭譎多變?全劇僅有兩位歌者,藍鬍子公爵和少女尤蒂間猶如掠食者與獵物的權力爭奪,「慾望的無盡之鎖」,最終將加諸於誰身上? 不將門開啟,便永遠無法知曉。 文字|陳仕弦 台北歌劇劇場執行導演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我所經歷的性事》
「哺乳動物潛水反射反應」這個團隊是好久以前就聽說過的,他們的《小朋友評審團獎》是二○一六年 LIFT藝術節裡最後的一個節目。評審團由許多十二歲小朋友組成,他們實地觀看藝術節的節目,並在最後頒發獎項。其獎項名稱非常有趣,例如有一個躺在觀眾身旁說故事,有時會以手碰觸觀眾的節目,就獲得了小朋友們給的「最佳摸手表演獎」、「最佳侵犯隱私獎」。這個團隊的理念不是要作「關於」兒童的權利,他們要作的「就是」兒童的權利。 這次他們帶來的不是兒童而是老人,而且要來分享的是一般人難以啟齒的「性」。性對台灣人來說非常「私密」,常常會被以一種連提都不能提的眼神制止,好像這是骯髒、噁心甚至邪惡的,更別說在一般場合說出來,然而我們對「老人」這個身分,又是要以一種尊敬的眼光來看待。當這兩個衝突的標籤被放在一起時,我想不只對台上的分享者是一個挑戰,對台下的觀眾更是,為什麼老人就不能有情慾?「為老不尊」是不是我們所害怕的?而這些問題也是喜愛觀察觀眾的我要推薦這個節目的主要原因。 文字|張輯米 梗劇場行政總監
-
阮劇團辦囍事 彩虹版《城市戀歌進行曲》免費戶外公演
為慶祝台灣往婚姻平權邁進一大步,嘉義阮劇團及一群熱心的劇場工作者決定自掏腰包,將原創音樂劇作品《城市戀歌進行曲》改編為「彩虹版」,在六月廿九日晚上七點於台北國家兩廳院劇院生活廣場免費開演。
-
爵代舞蹈劇場「2019 TIDE─美墨西台國際舞蹈聯演」 台北掀浪潮
台灣爵代舞蹈劇場今年跨國邀請美國Ocampo Wang Dance、墨西哥Tranze Danza Contempornea及西班牙Zuk Performing Arts Company來台共同參與「2019 Taipei International Dance Exploration」,本週末將揭開序幕。
-
「行影玖拾─李行電影音樂會」 影視音家族歡唱慶賀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舉辦李行導演九十歲大壽慶生音樂會「行影玖拾─李行電影音樂會」,將李行電影爬梳整理出三個面向,邀請大家陪伴這位巨人回顧他這一生的文化印痕與土地行腳。
-
樂季尾聲 呂紹嘉率領NSO演繹奧匈經典作品
NSO國家交響樂團18/19樂季「璀璨雙城」系列音樂會第二場「奧匈霞輝」將於六月廿八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由音樂總監呂紹嘉領軍,帶領樂迷體驗兩城豐饒的音樂遺產。
-
明華園藝術家族新生代劇展 七月起接力開演
台灣歌仔戲第一家族明華園迎接創團九十周年,八子團青年演員挑梁主演、資深演員壓軸的「明華園藝術家族新生代劇展」將從七月起,涵蓋傳統古冊連本大戲、新編、新劇等十八齣戲,於台北大稻埕戲苑接力開演。
-
走過卅四年 光環舞集宣告熄燈落幕
一九八四年創立的光環舞集,歷經卅四年,於六月廿五日在進駐的新北投七一園區,由團長楊宛蓉宣告熄燈謝幕。
-
《再會吧 北投》PLUS 今年再續前緣
綠光劇團《再會吧 北投》PLUS今年邀請相同卡司再次合作,編導吳念真表示:「對於創作者,能一再加演是很幸福的,覺得自己被信任、被鼓舞。在混亂的時代,表演團隊與觀眾一起聚集在劇院,這一刻不分你我,不分台上台下,我們都是一體的。」
-
《M,1987》不僅「重現」 而是要「再現」過去未曾的預言
融合了在一九八七年兩個作品的《M,1987》,從當年版本出發,青年導演崔台鎬、吳子敬,嘗試以緩慢的流動對比快速的城市節奏,用深度取代寬度的創作視角,植入自己對於島國自主身分的追問。
-
IATC TW2019年度論壇 六月廿五日起登場
IATC TW年度論壇二一九年度主題為「民粹主義與新自由主義下的評論動力」,將在六月廿五日至七月七日於台南、高雄、台北三地巡迴十場次,邀請關心台灣文化發展的朋友,共同爬梳台灣今日文化地景的因果脈絡。
-
金氏世界紀錄鋼琴家橫山幸雄來台演出蕭邦作品
金氏世界紀錄鋼琴家橫山幸雄本週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和台北國家音樂廳將為台灣樂迷帶來蕭邦鋼琴協奏曲兩首作品11與作品21,與其他鮮少聽到的鋼琴與樂團作品2、13、14、22,綻放唯美的浪漫詩篇。
-
不一樣的林祐如 全新創作「最台劇現」
2019新點子實驗場本週是由兩廳院藝術基地計畫駐館藝術家林祐如邀請五位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共同發想與創作《台灣製造》,融合彼此的生活記憶與成長背景,帶領觀眾探問:「台灣的身體樣貌是什麼?」
-
2019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淘氣旅行箱」 用音樂遊歷世界
廣受大小朋友喜愛的豆莢寶寶兒童音樂會今年以世界風為主題,推出「淘氣旅行箱」音樂會,將於八月九日至十月廿七日在全台十一個縣市展開共卅二場巡演,邀請舊雨新知沿著音樂軸線,一同環遊多采多姿的世界。
-
2019 NTT-TIFA荷蘭舞蹈劇場重磅登場
2019 NTT-TIFA本週末將由風格多元、前衛新穎的荷蘭舞蹈劇場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以四支風格迥異的舞作畫下完美句點。來自文華高中舞蹈班的吳孟珂是NDT唯一的台灣舞者,今年將隨團在鄉親面前演出其中三支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