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華文戲劇漫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提供)
藝@書

寫一封「華文戲劇」的邀請函

無論在劇場實踐或研究理論上,「華文戲劇」仍處於建構的進行式。研究「華文戲劇」須具備龐雜多元的知識系統,對多國地域社會與文化史的基本涉略;且即便熟讀萬卷書,若無法長時間持續觀察與田調,實難深入其境。「華文戲劇」在台灣的研究者並不多,《當代華文戲劇漫談》成為一封邀請函,從作者的觀察與體會出發,藉此廣邀更多有志者進入多元的華文戲劇歷史與視野。

無論在劇場實踐或研究理論上,「華文戲劇」仍處於建構的進行式。研究「華文戲劇」須具備龐雜多元的知識系統,對多國地域社會與文化史的基本涉略;且即便熟讀萬卷書,若無法長時間持續觀察與田調,實難深入其境。「華文戲劇」在台灣的研究者並不多,《當代華文戲劇漫談》成為一封邀請函,從作者的觀察與體會出發,藉此廣邀更多有志者進入多元的華文戲劇歷史與視野。

《當代華文戲劇漫談》一書,是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助理教授于善祿於磨課師(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開設「華文戲劇概論」課程的軌跡記錄與個人多年的研究蹤跡。他嘗試梳理錯綜複雜的眾多社會脈絡,並從個別藝術家生命史中旁敲側擊,親臨劇場田調考察,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讀者一窺華文戲劇的多元面貌和認知概念。

如何認識「華文戲劇」?

本書先以簡史形式敘述華人移民史、清末迄今的華文戲劇發展概況,接著鎖定香港、澳門、新加坡三地的戲劇簡史與訪談作案例,再輔以多篇作者的親身觀察與華文戲劇代表劇作的評論文章。于善祿提供了我們一種認識「華文戲劇」的方式,即必須對華人移民離散史及各地華人落地生根後的文化處境與社會脈絡有基礎的認知,方可從中觀察戲劇作品與此背景的互動關係。這看似簡單枯燥的方法,卻是最有效且紮實的途徑。我們才能理解,《中英聯合聲明》後的香港戲劇界何以持續湧現一批「九七劇」;多元語言劇場在新加坡英語霸權下象徵的抗爭意義;台灣小劇場運動的百花齊放的政治與美學;澳門劇場如何在充斥博弈業的生活環境,作出反思批判與人性探索。

初接觸「華文戲劇」者,往往會產生既熟悉又陌生的疏離感,即便是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卻可能因身處於不同的國家地域、社會脈絡與文化語境等,而各自建構自身不同的文化想像與戲劇作品。於是「華文戲劇」作為一種概念詞或術語,就具有相對模糊與複雜的特質。首先,地理範圍上除了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華人人口數占有多數或一定比例的地方,離散在世界各地的華人或在文化上認同中華文化的非華人社群,他們從事的戲劇活動,皆可視為「華文戲劇」。因此,多元語言的使用(例如:華語、台語、粵語、英語、馬來語等)、不同族裔演員和複雜的文化認同等,皆是「華文戲劇」迷人有趣之處,亦是永遠挖掘探尋不完的多元文化秘境。

「華文戲劇」作為一種視野

無論在劇場實踐或研究理論上,「華文戲劇」仍處於建構的進行式。從上述可知,研究「華文戲劇」須具備龐雜多元的知識系統,對多國地域社會與文化史的基本涉略;而且即便熟讀萬卷書,若無法長時間持續觀察與田調,實難以深入其境,亦會產生文化隔閡。「華文戲劇」在台灣的研究者並不多,《當代華文戲劇漫談》成為一封邀請函,從作者的觀察與體會出發,藉此廣邀更多有志者進入多元的華文戲劇歷史與視野。當台灣在建構自身的文化想像時,或可以此借鏡不同地域和國家的文化與社會經驗,梳理異同之處,學習實踐的可能性。亦唯有願意了解身旁鄰居甚至遠親的喜好、經驗、生活和文化時,他們才會意識到關心與存在,進而開啟對話,並逐漸嘗試了解彼此,自己亦得以被看見。藉由認識「華文戲劇」的多元性和複雜性,使其成為台灣讀者、觀眾和劇場界的觀察視野,《當代華文戲劇漫談》只是開始,而非總結。

 

文字|陳志豪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生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