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洲
澳洲Griffith University大眾傳播畢。在媒體、出版業服務多年,以表演藝術新聞採訪攝影、全台各地表演場館、藝術節、音樂、戲劇、舞蹈節目等活動記錄為主。目前為《PAR表演藝術》特約網路編輯。
-
從臺北走向國際 北市國2025/26新樂季閃耀登場
臺北市立國樂團(下稱「北市國」)2025/26新樂季自2025年9月至2026年6月止,共規畫「市國之星」、「名家」、「緬懷大師」、「未來新星」、「閃亮亮」、「溫馨飛魔力」、「小而美」、「傳藝舞繽紛」八個系列節目、共計52場次精采演出以饗樂迷。
-
穿越世紀迷霧的自由靈魂 《卡門遇見愛情.我遇見卡門》致敬經典150周年
1875年的巴黎歌劇院,一位名叫卡門的西班牙煙草女工翩然登場,她以自由為旗幟,以慾望為羅盤,拒絕被任何枷鎖束縛。150年後的今日,當我們站在21世紀的門檻回望,卡門形象愈發豐滿立體,她不再只是歌劇中的角色,而是每個時代女性追求自主與解放的隱喻與象徵。由「瑤場共創」精心雕琢的原創舞蹈劇場《卡門遇見愛情.我遇見卡門》於8月31日至9月3日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登場,這不僅是對喬治.比才(Georges Bizet)經典歌劇《卡門》問世150周年的致敬,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對話。
-
NTSO國立臺灣交響樂團2025/26樂季 水藍領航展開北方聲音旅程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National Taiwan Symphony Orchestra,簡稱NTSO)於9月1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辦2025/26樂季宣告記者會,正式揭曉新樂季節目,團長歐陽慧剛與首席客席指揮水藍攜手駐團藝術家陳毓襄及青年演奏家陳廷威、張凱閔共同出席,透過藝術家對談與現場演出,展現本樂季豐富的策劃脈絡與藝術能量。
-
《梁祝的繼承者們之自畫像》 跨越時代的青春靈魂實驗劇
一場橫跨11年、串聯港台兩地藝術家的跨界實驗,由果實文教基金會年輕學員與「非常林奕華」劇團聯手打造,推出全新作品《梁祝的繼承者們之自畫像》。這齣作品並非單純重演或繼承2014年的《梁祝的繼承者們》,而是一場以「自畫像」為核心,解構當代年輕靈魂的藝術實驗,引導觀眾直面「在知識爆炸的時代,人,如何從無數『他者定義』中,尋回『自我』的輪廓?」的深層提問。
-
蔡柏璋力作《Reality No-Show》回歸 一場關於「真實」的劇場實驗
今年夏天,台南人劇團將帶來關於真實與虛假深刻辯證的作品《Reality No-Show》二輪加演,原班人馬王宏元、李少榆、崔台鎬、張家禎、曹瑜、凱爾、買黛兒.丹希羅倫、謝孟庭悉數回歸,每位都以精湛演技為作品增色。
-
致敬邁爾士.戴維斯 兩廳院夏日爵士節慶樂團再掀酷派狂潮
集結來自美、日、台各方爵士好手的兩廳院夏日爵士節慶樂團(以下簡稱節慶樂團),於8月29日晚上來到國家音樂廳,帶來「酷爵士」音樂會,準備為爵士樂迷再現由小號手邁爾士掀起的「酷派爵士」(Cool Jazz)浪潮。
-
10萬元首獎+登上表演版Netflix 第三屆「雲舞台獎」徵件起跑
身處數位時代浪潮衝擊的表演藝術,正突破傳統劇場的思維與界限,線上雲端皆可成為舞台。由廣藝基金會主辦的第三屆「雲舞台獎」正式啟動,徵件即日起至9月30日,不僅總獎金高達51萬元,還可登上表演版Netflix一舉驚豔全世界。
-
2025拚台普拉斯 六大劇種齊聚南台灣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高雄園區中山堂將於8月30日至10月19日推出「2025拚台普拉斯──傳藝經典系列」,共規劃9檔節目、15場演出,集結傳藝金曲獎得主、國家級劇團與南部在地優秀團隊,橫跨歌仔戲、布袋戲、豫劇、京劇等劇種,呈現多元風格交織的舞台樣貌。系列策展聚焦劇場實力與藝術內涵,展現扶植戲曲創新、支持全台劇團展演的策展視野與平台定位。
-
2025FOCASA馬戲藝術節 101場國際馬戲演出日夜大車拼
亞洲規模最大的馬戲藝術節──第二屆FOCASA馬戲藝術節由FOCASA馬戲團主辦,將於10月3日晚間至10月12日假日上午10點至晚上10點,於高雄展覽館輕軌站旁大草地盛大登場。
-
第36屆傳藝金曲獎 二分之一Q《青姬》獲最佳年度作品獎
第36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23日晚間在臺灣戲曲中心登場,揭曉19個獎項得主,音樂類鄭榮興《傳聲錄.泗水關》成為最大贏家,共獲得2項大獎,包括最佳專輯製作人獎、最佳傳統音樂專輯獎。榮興工作坊的《大山客》也獲最佳影音出版獎,鄭榮興、鄭漪珮父女聯手抱回3項大獎。戲曲表演類則由二分之一Q劇場的《青姬》作品榮獲最佳年度作品獎,行政總監兼製作人梁孟君代表劇組感性致詞強調,好的音樂設計必須有優秀的演奏者才能將作品的靈魂傳遞給觀眾,同時感謝所有參與的表演者與整個劇組努力,才造就了今天的成果。本劇導演同時也以《孟婆客棧:冥星雙飛俠》獲最佳導演獎的戴君芳,則以劇中角色掙脫雷峰塔的劇情「獻給敢做自己的人」,希望帶給人們精神上的力量。
-
2025玩聚場藝術節│甜蜜點 Sweet Spot 探索屬於自己的美好時刻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主辦的「玩聚場藝術節」經過七年的成長醞釀,今年邁入第八年,策展人陳侑汝選擇引導大家回過頭來探尋「玩」、「聚」、「場」的可能性,玩轉表演主客中心,讓被動的觀看者轉而成為主動的參與者。玩聚場藝術節將於8月23日、24日邀請大家共遊、共學、共創、共振,在同一個時空間交會、聚集、遊戲、碰撞,從中邂逅屬於自己的「甜蜜點 Sweet Spot」。
-
青春旋律傳遞國樂薪火 「明日之星國樂團」盛大首航
為提升國樂演奏水準、拓展青年音樂家國際視野,臺北市立國樂團首度成立「明日之星國樂團」,打造具評選機制與國際視野的暑期夏令營青年樂團,為台灣國樂教育寫下重要新頁。「明日之星國樂團」於8月15日至21日進行集訓,8月19日在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8月21日將在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辦兩場「璀璨星聲―TCO明日之星音樂會」,盛大首航,展現70位青年學員一週的集訓成果。
-
傳承國粹藝術 中國戲曲學院師生訪台演出獲滿堂彩
京劇名角于魁智、李勝素與中國戲曲學院名家、教授一行80人,於8月12日至17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盛大公演,帶來《四郎探母》《鳳還巢》《花田錯》《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白蛇傳》《紅鬃烈馬》《龍鳳呈祥》等戲迷耳熟能詳的經典好戲。
-
讓孩子在偶戲中親近客語 《自私的巨人》溫馨上演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繼廣受好評的《快樂王子》之後,再度將英國文豪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的經典童話搬上舞台。這次推出的《自私的巨人》以客語發聲,不僅豐富了親子偶戲的語言表現,更成為劇團創立以來首度擁有中文、台語、英語、客語四種語言版本的珍貴作品,充分展現台灣多元語言文化的豐富底蘊。
-
華語金曲點唱機音樂劇《九月啊九月》 重現青春樂團夢
大慕可可與刺點創作工坊聯手打造的華語點唱機音樂劇《九月啊九月》,以1999年921大地震為故事起點,描述一群高中生災後相遇,透過音樂彼此治癒並組成「拉吉歐樂團」的青春故事。劇情橫跨20年時光,從樂團成名巔峰到華語音樂市場崩盤,再到因誤會而解散的遺憾,最終在多年後的婚禮彩排中重新聚首,展開一場音樂與情感交織的青春修補之旅。
-
明華園戲劇總團浪漫經典大戲《界牌關傳說》 9月傳承再現兩廳院
由國家文藝獎得主、明華園首席編導陳勝國於32年前創作的經典劇作《界牌關傳說》,被譽為歌仔戲百年來最浪漫的代表作,將於9月20日、21日重返國家戲劇院舞台,由台灣傳統戲劇無敵小生孫翠鳳領銜,攜手明華園藝術家族新生代演員共同演出,這齣歷久彌新的愛情史詩,將再度撼動劇場觀眾的心。
-
雅絲敏.瓦迪蒙舞團《愛麗絲書中奇幻冒險》 細膩刻畫青春少女內心成長
「國際編舞鬼才」雅絲敏.瓦迪蒙(Jasmin VARDIMON)與其同名舞團,將於8月8日至10日首度登上台灣舞台,帶來改編自經典童話故事的《愛麗絲書中奇幻冒險》。本次演出舞台將化為一本巨大的旋轉書本,七位舞者透過精湛的肢體語彙,結合燈光、投影與音樂的完美搭配,溫柔而有力地引領觀眾一同墜入神祕的「兔子洞」,展開一場關於成長、自我認同與時間流轉的奇幻旅程。
-
指揮大師路易西偕世界頂尖樂團首席演出浪漫經典 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巡迴全台
今年邁入第七屆的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TMAF),已在國際間逐步建立聲量,吸引許多海內外學子與名師參與,除7月31至8月1日已圓滿落幕的星秀室內樂音樂會、8月7日於國家音樂廳的巨星音樂會,全體師生亦在指揮大師法比歐.路易西(Fabio Luisi)的帶領下,於 8至10日分別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及台北國家音樂廳進行巡迴演出。
-
2025戲曲夢工場「乙巳革命」 啟動非做不可的戲曲行動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打造的實驗平台「戲曲夢工場」今年邁入第八屆,以「乙巳革命」為題,號召六組創作團隊將從歷史、社會、文化與自我認同出發,挑戰戲曲的既定邊界。六檔作品涵蓋布袋戲、歌仔戲、京劇、馬戲與科技藝術等多元語彙,從8月30日至10月5日於臺灣戲曲中心多功能廳接力登場。
-
鄭宗龍聯手杜篤之開啟舞蹈與聽覺對話 跨國共製《關不掉的耳朵》10月首演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日前公布2025年全新創作《關不掉的耳朵》藝術團隊陣容,邀來金馬獎、坎城影展、國家文藝獎得主杜篤之,法國作曲家艾斯特班.費南德茲(Esteban Fernandez)、視覺藝術家吳耿禎、時裝設計師陳劭彥、雷射藝術家張方禹等重量級創作者,作品將於10月23日至26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首演,隨後巡演至臺中國家歌劇院與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此作由國家兩廳院與法國國立鳳凰劇院(Le Phnix scne nationale Valenciennes)共同製作,是鄭宗龍擔任藝術總監以來首次受邀與國際場館共製的大型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