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
即將上場
B-Side女節系列
B-Side劇場的「女節」女性創作劇系列,二月份即將上場的是極體劇團、台南那個劇團以及ROXY的吧女們。 由極體劇團羅曲妃編導的《災難》(幸福版),從世事的多角度側影,解析一場災難也可能會有幸福的感覺。那個劇團則從人的孤絕本質出發,《情境.對話》將是一場與環境、空間、觀眾、彼此,以及與自己的對話。最後一個節目《吧女秀》由陸君萍、林靜君、許雅紅共同編導、演出,從一場世紀豪華的歌舞秀,探看其笙歌華舞、霓虹燈滅之後的另一舞台世界。
-
即將上場
德國皇家銅管五重奏辭歲音樂會
「德國皇家銅管五重奏」(Rekkenze Brass of Ger-many)是個充滿創造力的音樂團體,光是團名就饒富趣味,五位團員來自美國、英國、瑞士,沒有一位德國人。這五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德國赫夫交響樂團相遇組合了此一銅管樂團,開始其世界的巡迴演出。組團自今受到二十幾個的國家邀約演出及灌錄了七張唱片,樂迷上自皇室貴族下至學齡前兒童,聯邦總統更經常是他們的座上賓。其團名「Rekkenze」一字是古斯拉夫文,即代表皇賓之意。 來自異地的組合,使他們在德國以創作獨特風格的音樂、電子音樂創作而聞名,榮膺歐洲最佳銅管樂團之一。此次來台演出的曲目有傳統的德國民謠、約翰史特勞斯的《常動曲》、巴赫的《耶蘇,衆人希望之所歸》、法許的《D大調協奏曲》第一樂章,及樂團最喜愛演奏的蓋希文作品《巴黎的美國人》、《迷人的喬治》組曲等十五首作品。團員並將在每首曲子演出前,親自爲現場觀衆解說。
-
即將上場
游好彥舞團的櫥窗景觀
游好彥舞團的年度新作《櫥窗I、櫥窗II》,以口述對白的舞蹈劇場,試圖呈現觀念意識的表達。游好彥這次的創作嘗試在視覺的感觀上呈現一種直覺的美感,帶領觀衆和舞者產生溝通,進而開發潛在的想像空間。 從世界服飾之都「米蘭」,游好彥找到新舞作的靈感,他選擇人體最基本、最赤裸的方式,呈現肢體在線條變化的空間中,介於眞實與虛幻之間的舞動。
-
即將上場
澳洲大寶布偶與小朋友同樂
澳洲大寶布偶劇團是澳洲著名的布偶劇團之一,經年代表澳洲文化大使巡迴世界各地,以宣揚澳洲文化與環保意識爲主要的演出內容。他們的動物布偶造型可愛、動作生動且富韻律感,深受小朋友喜愛。團長大衛.寶頓童年因爲對自己嚴重的口吃有強烈自卑感,七歲時,一位老師送給他布偶,寶頓藉由和布偶練習說話而恢復信心。後來他師事德國布偶大師羅瑟(Albrich Roser),從此布偶就成了他第二生命和職業。 該團此次演出的劇碼爲《小小無尾熊流浪記》、《彼得與狼》、《爆笑娃莉》。其中《小小無尾熊流浪記》是根據澳洲著名的小說家桃樂斯.渥爾最受歡迎的兒童讀物〈眨眼的無尾熊─比爾〉的故事,透過布偶生動活潑演出,將人類與動物之間的互動關係與和諧共存,以溫馨方式呈現。 演出當天主辦單位將邀請專人配合劇情,全程進行中文旁白、解說工作,不但讓小朋友沒有語言上的隔閡,更增加兒童劇的趣味效果。
-
活動看版
活動看板
●「舞林至尊」舞蹈創作比賽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舞蹈學會 主旨:鼓勵有舞蹈創作潛力的專業人士一展才華。 對象:不限年齡,皆可報名參賽。 內容:作品型態不拘,8〜12分鐘,5〜20位演出者爲限。 方法:2月29日報名截止,4月4日比賽。 電話:(02)7071756 ●「蘇珊克萊Susan Klein & 芭芭拉馬勒Barbara Mahler」舞蹈硏習營 主辦單位:多面向舞蹈劇場 內容:敎授現代舞的「克萊技巧」。 時間:1月29日〜2月2日 10:00〜13:30 ※2月1日 19:30將舉辦演出與座談 地點:多面向舞蹈劇場 電話:(02)7405820、7409353 ●創意天使兒童戲劇營 主辦單位:台灣藝術敎育館 承辦單位:周凱劇場基金會 內容:九歌兒童劇團敎授創意性肢體語言、即興扮演、聲音變化等課程。 時間:2月6〜10日 電話:(02)3110574 轉 10、15 ●戲劇冬令營 主辦單位:紙風車劇坊 內容:針對幼稚園至小學學童設計不同年齡層的主題課程,有角色扮演、情境想像、肢體創作等系列。 時間:2月初 電話:(02)3926170 ●劇場藝術研習營 主辦單位:文建會 承辦單位:國光藝校 內容:針對大專學生、表演團體設計體能訓練、專題講座、劇場實務工作等課程。 時間:1月31日〜2月17日 電話:(02)9367231
-
即將上場
菲律賓瑪德利加合唱團
「菲律賓瑪得利加合唱團」於一九六三年由Andreao Veneracion敎授成立,成員大多數來自菲國音樂科系學生。該團多年來建立了形式與風格都相當廣泛的演出曲目,除了使牧歌大衆化之外,他們也再創菲律賓民謠、藝術歌曲的質樸魅力。曾演唱極具挑戰性的前衛音樂,也時常演出世界民謠、宗敎歌曲、歌劇、黑人靈歌。 自從一九六九年在紐約林肯藝術中心參加第二屆國際合唱節,首次登上國際舞台即十分成功之後,該團便巡迴歐、美、亞各洲參加世界主要的合唱節和比賽,成績斐然。此次來台即將演唱世界民謠、古典名曲、前衛音樂及黑人靈歌等。指揮曁創團人Andea O. Ven-cracion是菲律賓大學音樂學院聲樂及音樂系的系主任,她一直都是菲律賓發展合唱音樂的先鋒,因爲她的鼓勵,菲律賓的民謠、藝術歌曲和當代歌曲都有牧歌式的合唱編曲。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文藝季」全國總動員 由文建會策劃的年度盛大活動「全國文藝季」,今年結合了二十四個縣市立文化中心,以五大主題呈現各地文化風貌,分別是:人文藝術、宗敎民俗、產業文化、社區營造和族群特色。其中屛東縣提早於去年秋季舉行了「半島藝術節」,其他地區則是從今年二月持續進行至六月;二、三月活動依序爲:宜蘭縣「公館陶源」、澎湖縣「赤崁農漁滄桑」、台東縣「寒單爺出巡」、高雄市「高雄港海洋文化祭」、南投縣「玉山澗、集集線、蛇窯情」。活動地點從文化中心到各鄕鎭社區的寺廟、公園,以親近民衆的方式達到全民共同參與的目的。各縣市的詳細活動行程可與文化中心洽詢。 (編輯室) 台北國際樂展春季上場 由文建會主辦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承辦的台北國際樂展,今年三月展開系列活動,包括音樂節目演出、音樂創作比賽、現代音樂樂譜展以及世界民族樂器展。 音樂節目自三月巡演至六月,有上海弦樂四重奏、柏林愛樂木管五重奏、日本鬼太鼓等世界各國的團體,以及演奏名家羅斯托波維奇、陳毓襄、宋保才等人,再加上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台北民族樂團等共襄盛會。 此外「音樂台北」音樂創作比賽將於四月十三日舉行決賽,兩廳院並企劃兩項展覽──現代音樂樂譜展(4/14〜5/12)、世界民族樂器展(3/2〜4/7),呈現多樣化的音樂內容。 〔香港〕 香港藝術節開幕 一年一度的香港藝術節,將於二月二十四日開幕,節目陸續進行至三月十七日。此次應邀演出的團體與個人來自世界各國,將演出一百多場音樂、戲劇、舞蹈節目。今年的藝術節並且企劃了兩大主題:拉丁美洲系列和亞洲邊緣系列,還有相關的意識型態藝術作品展覽活動。 香港藝術節自一九七三年開始創辦,已經成爲香港藝術界的年度盛會,今年由來自法國的「里昻歌劇院芭蕾舞團」揭開序幕,正式進入第二十四個年頭,閉幕節目則由「列寧格勒牛仔黨」新潮演出。 (編輯室) 〔大
-
即將上場
童眞與溫馨的記憶──水柳樹的抱抱樹
南台灣喜愛兒童劇的觀衆們,將和小蕃薯兒童劇團共度溫馨的春天。 小蕃薯兒童劇團是高雄縣立文化中心的實驗劇團,今年的開春新劇《水柳村的抱抱樹》,由兒童文學家李潼編寫,其原童話版創作曾獲「海峽兩岸童話獎」。《水劇》邀請蘇來擔任音樂製作,遠赴義大利編製樂曲;服裝方面由蔡毓芬設計,孟振中擔任舞台設計,呈現一個寫實且親和的中國式童話印象。 《水》劇從一顆老柳樹出發,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結構的改變,和村民間產生了微妙的互動關係,呈現一齣饒富童趣,溫馨而發人省思的兒童劇。
-
特別企畫 Feature
回顧潤十年
起於八〇年代的小劇場,由於政治環境的丕變,政治議題成為小劇場一路發展的主要訴求。九四年的小劇場,除了有與官方因准演證問題而引爆的大對決之外,人間劇展的「收編論」亦讓小劇場一時硝煙四起。反觀九五年,在台北縣另一種「官方」體制主導下,「身體表演祭」裡公然的裸體演出、「破爛生活節」在板橋啤酒廠的大膽作戲,以及十幾個團體在自家人的咖啡廳內推出接續五個月的「四流巨星藝術節」,一些比「傳統」小劇場更邊緣的團體一一正式登場了。在解嚴前夕小劇場運動開始發展至今近十年,小劇場這個一向較封閉的「領土」內是否開始發生「質變」?我們除了為讀者回顧九五年重要事件外,亦請來了小劇場的老人類、新人類,共同為九五年小劇場做一次澈底的體檢。
-
即將上場
台北經典鋼琴三重奏
「台北經典鋼琴三重奏」的三位成員是:小提琴洪千貴、大提琴吳姿瑩、鋼琴羅玫雅,此次音樂將詮釋三位年代相去不遠的作曲家作品,曲目有孟德爾頌《第一號鋼琴三重奏》(OP49)、史特拉汶斯基《第一號鋼琴三重奏》以及蘇克《c小調第二號鋼琴、小提琴、大提琴三重奏》。孟氏創作第一號鋼琴三重奏時正値三十歲,此時的孟德爾頌已與心儀的牧師女兒賽西爾結婚二年,這首熱情浪漫的曲子,適足以充份反應出這位作曲家幸福的愛情生活。史特拉汶斯基是一位風格多變的俄羅斯作曲家,先後歷經了「俄羅斯時期」、「新古典時期」及「序列技法時期」,其作品富含超現實的精神領域及自由活力的音樂內涵。蘇克是捷克著名的小提琴家及作曲家,師承同在布拉格的國民樂派大師德弗札克,深受其簡潔及鄕野情趣的影響。
-
即將上場
加拿大藍菲爾德獨舞
出生於紐約的達爾辛妮雅.藍菲爾德(Dulcinea Lan-gfelder),自一九七八年起定居於加拿大蒙特婁,曾在紐約及巴黎學舞,在巴黎時並研習默劇,參加蒙特婁的舞團演出,並為CBC及魁北克廣播公司多齣舞作擔綱演出。 藍菲爾德為劇場、電視及音樂劇等編寫過二十多齣作品,並在歐洲、美國及加拿大各地國際藝術節中,演出自己的創作。她的四部作品《惡性循環》、《鄰家貴婦》、《OK哈奇》及《一個手提箱女子的肖像》,以個人風格的技巧與釋放幽默感的手法,跨越了戲劇的動作研究與流行娛樂之間的鴻溝。這幾部深具原創力與強大力量的作品,源自其個人與專業的經歷。藍菲爾德富於啓發性的演出、多樣化的風格,和其作品中喜對社會現象的諷刺,使她榮獲一九九〇年蒙特婁新聞報頒發之「年度人物」。
-
即將上場
張覺文打擊樂「回想.迴響」
張覺文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五年前進入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習打擊樂,成為台灣第一位打擊樂博士。「回想.迴響」打擊樂音樂會主要在呈現美國目前最典型的打擊樂表演型態,多元的演奏模式及豐富的聲音,跳脫了傳統打擊樂的演奏方式,張覺文以新式的電子音響媒介加上現場演出,使音樂呈現細膩的美感與狂放的力量。 這次表演的曲目之一《回想》,是由張覺文在美國的指導敎授麥可.優作曲,在演奏當中以錄音帶播放出預錄的聲音,製造出十分特殊的效果。 麥可.優的另一創作《音響創作作品第一號》,一九七六年首度發表時造成打擊樂界的衝擊,因為這首曲子記譜法有別於以往的音符式記法,而是由各種圖形來記譜,每種圖形代表一種材質的打擊樂器,如金、革、木等,不限定樂器種類,挑戰性極高。
-
即將上場
孟德爾頌之夜──慈善音樂會
愛樂者可曾想見一群平日懸壺濟世、手持手術刀的醫師們,換上黑色燕尾服、在舞台上拾起琴弓演奏古典音樂的情景嗎?一月二十日晚間,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的舞台上,這群醫師們將不再是專心聽診的模樣,而是以同樣的專注心情,為愛樂者、同時也為全國衆多先天的缺陷兒,奏出感人的音符。 國內第一支由醫師們組成的「醫聲室內樂團」,成員多係習琴已久、熱愛音樂,並有多位曾經是台灣省音樂比賽的得奬者,日後雖然在職業上選擇了醫師這一行,但對於音樂仍然狂愛。該團的組成編制係以弦樂合奏團為主,樂團組成的宗旨除希望在醫界推動音樂之風氣,並希望能在醫療專業的領域外,以另一種方式來關懷社會各界。此次音樂會即是為國內「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所舉辦的「殘障娃娃家庭社區服務計劃」籌募基金。該團並邀請到國內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黃維明擔任客席指揮,演出孟德爾頌的小交響曲,以及改編為弦樂團合奏版的《無言之歌》選曲,並將擔任小提琴獨奏,與樂團合作演出孟德爾頌的小提琴協奏曲。
-
即將上場
莫札特歌劇選粹《魔笛》
東海大學音樂研究所曁音樂系歌劇組將製作演出莫札特歌劇選粹《魔笛》。這齣歌劇是莫札特加入一個提倡道德正義的祕密組織「共濟會」時所作,劇中充滿發揚社會公理正義與道德人性的意念,同時也是輕歌劇的型態,從王子拯救公主的故事衍生出無窮的趣味,音樂類型包羅萬象,視覺、聽覺都十分豐富。 此次演出由陳思照導演,雷歐尼.莫拉耶夫指揮,東海大學音樂系管弦樂團伴奏,全劇皆著戲服登場,並配合中文對白及幻燈字幕解說劇情歌詞。
-
即將上場
臨界點《日蓮──喃喃自語的島》
《日蓮》一劇是由鄭志忠〈喃喃自語的島〉詩作出發,經過田啓元排練整理,轉化為以音樂肢體為主的強烈風格化劇場作品。 「日蓮」本意為一心一意求得涅盤的生命所遭遇的種種變形和經歷,時而如泥澤蟲魚、時而似花木蒞風、時而如天龍鬼神、時而似人非男非女。殘障演員阿忠的肢體變化,在劇場中獨具特色,另一演員劉守曜則是小劇場的資深工作者。整個作品由田啓元做形式和結構上的整理,最後呈現出一個舞踏色彩極濃,又籠罩在現代劇場的戲劇氛圍。有佛號、咒語、無意識人聲交互出現,使演員聲音的開發及表現有新的創意和嘗試。
-
即將上場
靈山梵音──佛敎音樂賞析
台北民族樂團雖然在去年面臨存在的危機,但由於各界的關懷與贊助,終於重新屹立,並推出佛敎音樂專題音樂會,兼具學術性、藝術性的內涵。樂團成員在集訓期間每日均研修打坐、念佛、誦經等課程,再進入音樂的訓練。 節目中除了傳統梵唄、爐香讚、心經、大悲咒之外,該團從長久的田野調査中,發現本土樂種中隱藏了大量宗敎音樂的寶藏,包含南管《南海觀音讚》、北管《普庵咒》、八音《四大金剛》等曲目,都將整理後重現舞台。演出從一月三日至二月十五日巡迴全省二十三處,詳細地點請査閱「節目掃描」。
-
即將上場
長笛、大提琴與鋼琴深情組合
三位演出者都是國內年輕的女性演奏家,擔任長笛的蕭秋雲,曾任台北市靑少年管樂團首席,之後赴日就讀東京音樂大學附屬高校,獲推薦赴巴黎師範音樂學院深造。擔任大提琴的王佩琴,十四歲時通過敎育部音樂資賦優異甄試,赴美就讀茱莉亞音樂學院,自先修班一路直攻研究所,今年又取得美國Drexel大學藝術管理碩士文憑。擔任鋼琴的徐馨慧,現就讀東吳大學音樂研究所。 這三人所組成之三重奏,將巡迴演出海頓《三重奏作品15號》、韋伯《g小調三重奏》作品63號、達瑪斯《奏鳴曲》、蒙其雅利《三重奏》及費寧斯坦的七首精緻小品。
-
特別企畫 Feature
釀一杯舞台藝術醇酒
「老」代表著智慧的光華。但一具頹敗的身軀在現實的表演舞台上,是經不起時間巨輪的挑戰──聲樂家、舞蹈家們必須在無法保持「高度」時警覺地退下來;演員們必須隨著漸駝的身體,作好「轉型」的準備──不同領域的表演藝術家如何看待「老」這個命題? 今年,從年初七十高齡的舞蹈家李彩娥巡迴全省演出、到年中的資深編導、學者姚一葦自編自導《重新開始》,乃至於年末老人劇團《歡喜扮戲團》赴英演出,都顯示出了國內老人表演工作者的活躍與風采。 我們提出這項觀察,並以不同角度探討、報導、分享資深或「老」表演藝術工作者的舞台經驗。希望能爲向來年輕的台灣表演舞台釀一杯生命醇酒。
-
特別企畫 Feature
「老」之語錄
聲樂家金慶雲:身體就是我們的樂器。 我不是職業演唱家,自覺技巧藝術上都還有欠缺。我以爲對表演藝術工作者來說,在藝術生命裡,「老化」和「死亡」是一種普通人沒有的壓力。而演唱者又和其他的音樂表演者不同,他的身體就是他的樂器。但這樂器經不起歲月的摧殘,演唱家的藝術生命往往比演奏家更短。 許萊亞二年前來台時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費雪狄斯考不唱了,我還能唱多久?」費雪狄斯考不再唱了是大藝術家對自己藝術標準的嚴格要求,而繼續在唱的是和歲月悲壯的競走。總有一天他們會被歲月那猛獸趕上呑噬,但這夕陽無限好的時刻就是藝術家一生成就的總結。 舞蹈家李彩娥:忙得沒時間「痴呆」呢! 十一月剛滿七十歲的「南台灣舞蹈之母」李彩娥,在今年上半年全省巡演六場的「半世紀的脚步」舞展「復出」成功之後,其接班人即長子洪仁威就提議今年母親生日時,爲她策劃兩場演出,並邀請李彩娥日本的師弟妹來台共舞。 談吐與動作完全不像祖母級的李彩娥說,由於自己五十幾年來沒有間斷練舞,後來也持續敎健美操,因此身手敏捷、柔軟度極高。她表示自己從來不覺得是七十歲的人。 「人是動物,所以要多動、多運動!」她開玩笑地說:「我練舞忙得都沒時間『痴呆』呢!」曾有記者問她如何把皮膚保養得如此細潤,她笑著說:「以前在屛東鄕下躱空襲,沒有保養品可擦,就拿了『小護士』抹臉,結果效果不錯,『面速力達母』就這樣陪伴了我五十年!」 看來年齡的確沒有帶給這位幽默開朗的舞蹈前輩任何困擾,主要也是因爲她很幸運地擁有一群非常孝順的子女及孫子長期圍繞她,並與她一同分享舞蹈的喜悅! 京劇演員李寶春:像蹺蹺板,這頭高來那頭低。 很矛盾,嗯(用力找詞狀)這很難統一。 年輕時體力好,功夫得心應手;年紀大,感到有點吃力了,可這時多了一份體會,懂得運用、表現出那個韻味。 年輕,有股衝勁;年紀大,有股帥勁。很難同時具備。 像蹺蹺板,這頭高來那頭低。 舞蹈家鄭淑姬:能跳就是福。</stro
-
系列專題
人文大磁場 花蓮
花蓮是人文的大磁場,作家、景觀藝術家、音樂家、尋找「心靈淨土」的人只要到過花蓮,就會被她深深的吸引住,或是創作、或是再出發。表演藝術活動當中,花蓮的原住民樂舞是「傳統」的「文化輸出」主流。而音樂創作部分,花蓮也有幾位長靑級的作曲家持續創作。未來,當更多人在花蓮沈澱、吸收到她的美麗和沈靜之後。那時,花蓮將培養出多少的藝術人才和活動,著實令人深深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