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保才此次除表演嗩吶獨奏,還聯合大陸五位器樂名家共同演出大陸少數民族樂曲。(傳大藝術 提供)
焦點 焦點

聲震山岳,音傳四方 嗩吶的分布與運用

雙簧氣鳴樂器早在五千年前就出現於美索不達米亞、阿拉伯和埃及一帶,並於中世紀十字軍東征時傳入歐洲,從而促成了現代雙簧管的產生。隨著向世界各地的傳布,雙簧氣鳴樂器在形制和名稱上各有不同,傳至中國的嗩吶成爲民間樂器中極受歡迎的樂器;在中國管樂大王宋保才再度來台演出之前,且先讓我們對此一樂器源流作初步認識。

雙簧氣鳴樂器早在五千年前就出現於美索不達米亞、阿拉伯和埃及一帶,並於中世紀十字軍東征時傳入歐洲,從而促成了現代雙簧管的產生。隨著向世界各地的傳布,雙簧氣鳴樂器在形制和名稱上各有不同,傳至中國的嗩吶成爲民間樂器中極受歡迎的樂器;在中國管樂大王宋保才再度來台演出之前,且先讓我們對此一樂器源流作初步認識。

中國管樂大王宋保才管樂獨奏會

3月14日

國家音樂廳

當中世紀歐洲十字軍東征作戰時,最使他們苦惱的事情之一就是被回敎徒的軍樂隊吵得頭昏腦漲。原來回敎徒善用軍樂助陣,大鈸、大鼓之外又猛吹嗩吶,響徹雲霄。歐洲人不免好奇地帶這些樂器回去。到了土耳其奧圖曼帝國的大兵於十六世紀征歐時,其禁衛軍的樂隊更爲聞名,幾十支嗩吶震耳欲聾。想不到後來這種樂隊間接地影響了現代歐洲軍樂的興起;而這件聲震山岳的管樂器則直接促成了現代雙簧管(oboe)的產生。(註1)

雙簧氣鳴樂器早在五千年前就出現於美索不達米亞、阿拉伯和埃及一帶。當時這種樂器多成對吹奏,其中一管可能担任持續音之用,其形制類似後來傳到希臘的奧羅斯管(aulos)。古希臘圖像常顯示奏者爲了保護雙頰過度膨脹及加強空氣壓力,從嘴前到腦後繫了一個皮圈。可見這種樂器有一定的響度。這是管身呈圓柱形而無喇叭口的吹管,開孔不等,上端揷入哨子,有如中國民間的管子。

管身呈圓錐形,帶有喇叭口的雙簧氣鳴最晚在西元前第二世紀就在巴勒斯坦出現了。(註2)這種樂器音尖聲大,超過圓柱形,特別適合於戶外吹奏及伴隨軍旅。這正是嗩吶的前身。

嗩吶的形制和名稱

圓錘形的雙簧管起源於中東一帶(中亞起源說見後),分布極廣,但其形制却大同小異,都由木質的桿(管身,有的另有不同材料的喇叭口)、芯子(taple,揷入桿上端之小管,連接哨子用)、氣盤或氣碗(pirouette,保護哨子用)和哨子(reed,蘆葦雙簧片)等部分組成。桿上的指孔不一,以前面七孔,後面一孔最爲普遍。除了形制類似之外,各地的同類樂器也有許多名稱相近,例如zurna、zurne、zurni、zurla; surna、surnay、Sarna、sruni、serunai等;中文的「嗩吶」或「蘇爾奈」,英文的shawm也和此有關。原來波斯語的zur或zor意爲「強力」,nay或ney意爲「管」;而sur或sor意爲「節慶」。(註3)所以,「強力之管」或「節慶之管」都名副其實。證諸目前埃及、土耳其、希臘各地用它作戶外舞蹈伴奏,中國戲曲用它作開場,台灣街頭用它作行進等,誰能否認它的震懾之音?不過其名稱也有不相近的,如阿拉伯的mizmar、摩洛哥的ghaita等。

歐洲的簫姆

隨著宗敎的傳播、商旅的來往,甚至於軍事的交鋒,嗩吶得以傳到世界許多地方。歐洲從第十二世紀就接受它,名稱之一叫簫姆(shawm)。從第十三世紀開始,文獻和圖像顯示它不是田園牧人就是舞會或遊行的樂師在吹奏。由於和聲的需要,歐洲人逐漸擴充其音域和增加了按鍵,以至於發展成從高到低六個聲部及尺寸的簫姆族。超大的簫姆又叫超低音普默(Gross Bass Pommer),長達十呎,其一端要有專用的支架或由專人來抬(有如西藏大喇叭筒欽)。簫姆曾經風光多時,常和其他大聲的樂器合奏,是德國市鎭管樂師(Stadtpfeifer)和英國樂侍(Waits)的重要樂器。這兩者皆是公家的樂師兼報時員。據說有糾紛時,他們也可以拿起低音簫姆作武器。但到了十七世紀,柔聲而圓潤的現代雙簧管取代了它。不過民間這一類樂器一直沿用,法國的bombarde、義大利的piffaro、西班牙的tiple和tenora、馬其頓的zurla、匈牙利的tarojato等都是。由簫姆管衍生的其他著名雙簧氣鳴樂器很多,著名的爲有蓋子的鈎管(crumhorn)和有袋子的風笛(bagpipe)。現代的其他雙簧樂器則爲低音管和英國管。

亞洲的嗩吶

亞洲人之喜愛雙簧圓錐管(在此以嗩吶通稱)比歐洲人有過之無不及,無論是近東、中東、中亞(包括新疆)、南亞、東南亞和東亞都可以聽到它的音響。雖然要證明亞洲各地的嗩吶管源自中東是一件艱難的事,但有許多樂器的形制和名稱的確也有類似之處。阿富汗、烏孜別克和新疆維吾爾的surnai(sur-nay)、北印度的shanai、蘇門答臘的sarune、馬來半島的serunai、柬甫寨的sralay,乃至於緬甸的hne(四簧,其發音也有nay之痕跡)。當然也有發音完全無關的如南印度的nagasvaram和韓國的太平簫。亞洲大多數文化皆以嗩吶作民間鼓吹之器或歌舞戲曲之用,但印度、緬甸和中亞(維吾爾)也用之於古典音樂。西藏的嘉令(rgya-gling)則是喇嘛樂隊的重要旋律樂器。中國漢族的道敎也以它作宗敎用途。

中國各地嗩吶的稱呼極多,喇叭、金口角、噯仔等皆是;而嗩吶、鎖那、蘇爾奈則譯自波斯語。文獻上隋朝的《北堂書鈔》提過金口角,但形制不十分明晰。明朝之後才有徐謂《南詞敍錄》、王磐《朝天子.咏喇叭》、王圻《三才圖會》、戚繼光《武備誌》等文獻的一些記述。淸代官方典籍記載較多,將它歸於「回部」。所以傳統上以金、元爲其入傳中原之開始。考古及圖像資料也以明代之後較豐。近年有以兩晉時期新疆拜城克孜爾千佛洞第三十八窟(265-420年)壁畫的嗩吶圖像及北魏時期雲崗石窟第十窟(386-534年)的樂伎圖像爲發源,(註4)並強調中國之光輝。另外又以克孜爾壁畫之時代與中東相比而推論中國少數民族突厥人影響阿拉伯人產生嗩吶之說。(註5)拜城爲古龜茲之境,是否和「中國」之發明那麼相關値得探討。雲崗則是中原,不過該器更像篳篥。不論如何,兩晉或北魏之後文獻和圖像皆鮮少,直到明代以後才斷多是事實,當中經隋、唐而至金、元這一千多年或八百多年的空白還是要進一步去硏究的。當然先有龜茲的發明,經過一大節的斷層,海路開通之後從中東傳入也有可能。如此才能解釋中間的失落環節以及後來名稱上的波斯來源。

漢族以外的許多少數民族也愛好嗩吶類樂器,例如回、壯、白、苗、土家、瑤、維吾爾等族,其名稱各不相同。有一些可能是從漢族傳去或依漢族的形制改製的。但是苗族卻有一個動人的嗩吶神話:據說玉皇玉后派太白金星下凡送一支樂器給該族一位吹奏能手阪泉阿喇,但沒吿訴他樂器名字。阪泉阿喇試吹之後頗爲喜歡,能吹最高的「嗩」(sol?)和最低的「吶」(la?)音,於是稱它嗩吶!(註6)

總之,上下數千年,縱橫千萬里,這一件雙簧圓錘管不論發出震耳之音還是柔情之樂,都永遠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附註:

註1:參見筆者文集之三(台北:樂韻出版社,1992)內之專文〈歐洲土耳其風的來歷〉及相關圖片。

註2:Cort Sachs, The History of Musical Instruments. New Yerk; W. W. Norton, 1940:120.

註3:Christian Poche.〝Zurna.〞The New Grove Dictionery of Musical Instru-ments(1984), Vol. 3: 905.

註4:散見各處。此引趙颯主編之《中國樂器》。香港:珠海出版有限公司,1992:132。

註5:周靑葆。《絲綢之路的音樂文化》。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417-419。

註6:吳言韙、陳川。《 中國少數民族樂器大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46-47。

劇場未來式廣告圖片
秋天藝術節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