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
企畫特輯 Special 跟隨作曲家的反骨顛覆
《華格納大爆炸》 搬演創作的「宇宙緣起」
一向「不按牌理出牌」的廣藝愛樂,碰上華格納兩百周年誕辰,也選擇異於其他團隊的慶生方式,徹底跟隨華格納的革命精神進行顛覆。這次便與臺北藝術節委創的《華格納大爆炸》合作,隨同陳玉慧、安娜.蒂斯摩與莫里茲.嘉格恩三位藝術家,從「宇宙緣起」探索到「創作緣起」,最後則將以華格納歌劇發展的電音派對,為這另類的慶生畫下句點。
-
藝視窗 News
環球劇場推《哈姆雷特》兩年環繞世界
【台灣】 第33屆行政院文化獎即日起受理推薦 第33屆行政院文化獎即日起展開推薦受理作業,至102年8月23日止。行政院文化獎是由官方主辦、國家最高之文化獎項,表揚國內外傑出文化人士的終身成就。文化部成立後首度以新業務職掌的大格局辦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遴選作業,舉凡:文學、電影/影像、美術、工藝、博物館、文化資產、音樂、戲劇/戲曲、舞蹈、歷史、文化創意產業、流行文化等,均涵括在受獎人提名範疇內。 行政院文化獎評審作業過程,除經提名人以書面提名外,尚須經提名委員以外三名委員審查同意,提出全體委員會議,經三分之二以上之委員出席及出席委員四分之三以上通過後,報請行政院長核定。受獎人除可獲頒「文化獎章」及獎金外,文化部亦規劃推廣活動以表彰其在文化領域之成就與貢獻。 合於條件者,請備齊相關表件,經由符合資格之提名人以書面具名推薦,逕寄100臺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30之1號,文化部綜合規劃司吳佩璇小姐收,電話02-33436355。推薦提名規定及書表參文化部網站www.moc.gov.tw。 「舞在一起.觸動城市工作坊」招募學員 由臺北市文化局主辦的「舞在一起.觸動城市工作坊」,即日起展開學員招募。該活動從引導身體觸感及認識身體結構出發,透過遊戲過程,帶領學員體會「接觸即興」的魅力,開發肢體律動,共同以街區印象和五感能量進行創作。 活動將由黎美光、于明珠、鄭伊雯、許程崴、余彥芳、洪紹晴等授課,時間為9月1日與8日兩天晚上6點到9點,地點在新北投七一園區大排練室。活動全程免費,為確保報名者權益,報名時需先繳交500元保證金,於活動結束後退還。學員須完成兩堂學習課程,並於9月15日於台北街角與古舞團一起表演工作坊成果。活動詳情可參網頁www.cityyeast.com,或電洽02-25792528。 北市文化局「表演藝術專案補助」即日起受理申請 為因應105年「臺北藝術中心」的啟用,今年首度開辦的「表演藝術專案補助計畫
-
特別企畫 Feature
魁北克瘋馬戲 QUEBEC FEDEC CIRCUS
因為舉世聞名的太陽劇團,加拿大的魁北克,儼然已經成為「新馬戲」的代名詞。 魁北克的馬戲傳統發跡於街頭。約莫在七○年代,街頭四處可見雜耍、噴火、踩高蹺的賣藝場景。 一九八○年代,蒙特婁國立馬戲學校成立,培養出無數馬戲人才;更由於太陽馬戲團的成立,企業化跨國經營成為全球文創產業的典範,新馬戲開始成為魁北克表演藝術發展的主流。 魁北克的馬戲特色在於,它結合兩種文化元素,一方面帶有法國新馬戲的浪漫詩意,一方面又吸收鄰居美國流行文化,兩相結合下,創造出專屬的混合味道。 即將在臺北藝術節上演的阿爾馮斯馬戲團,即是魁北克新馬戲的代表團隊之一。趁此機會,我們將深入魁北克,造訪馬戲學校與知名馬戲團,探討新馬戲如何運用於現代劇場,剖析魁北克何以成為世界的新馬戲之都?
-
藝視窗 News
第十七屆國家文藝獎公布 紀蔚然、陳茂萱等獲獎
【台灣】 第十七屆國家文藝獎公布 紀蔚然、陳茂萱等獲獎 第 十七屆「國家文藝獎」於6月24日公布,得獎者為:電影導演李安、作家宋澤萊、劇作家紀蔚然及作曲家陳茂萱。其中,紀蔚然為表演藝術圈熟悉的劇作家,他的 劇本「運用斷裂語言建立文本的文學性,為台灣留下近數十年當代生活語言發展的記錄,以及集體記憶中慾望與救贖互為辯證的核心價值。」而作曲家陳茂萱則是 「作品獨具風格,在西方樂曲形式框架下隱含東方傳統的韻味。」 國藝會預定於10月15日於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廳舉辦贈獎典禮,並將有系列推廣活動與紀錄片製作,以使社會大眾得以更加貼近得獎者的藝術生命。(莊珮瑤) 2013年世界劇場設計大展 台灣8位劇場設計師入圍 四 年一度的「世界劇場設計大展」(World Stage Design)將於9月5日至15日於英國威爾斯首府卡爾第夫(Cardiff)展開。今年的主題「挑戰疆界」強調創新大膽,台灣共有八位劇場設計師入 圍,人數僅次於英國與美國,位居全球第三高。而台灣的EX-亞洲劇團、再拒劇團,及安娜琪舞蹈劇場與叁式也獲邀在設計大展中頗受矚目的「劇場藝術節」演 出。 八位入圍的設計師為:四位燈光設計曹安徽、高一華、邱逸昕、李意舜,兩位多媒體影像設計王奕盛、周東彥,服裝設計的靳萍萍與舞台裝置設計吳季璁。 「世界劇場設計大展」為OISTAT國際劇場組織於2005年發起,是全球唯一以劇場設計師個人作品展出、交流與競賽為主的大型展覽。2009年於韓國首爾舉辦的上屆大展中,服裝設計師林恆正抱回服裝設計類金獎,燈光設計師簡立人贏得燈光設計類銀獎。(莊珮瑤) 台灣作曲家馬水龍音樂出版品首次加入國際樂譜網站 讓 作曲家的音樂推廣出去的方法,一個是演奏,另一個,就是樂譜。在網路傳播日漸迅速的今日,將出版品上線至網站,不但增加了取得便利性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女武神帶路 華格納歌劇探訪高中校園
為了帶領高中學子認識華格納的歌劇世界,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與NSO聯手,趁著NSO即將製作演出全本《女武神》,特地到新竹高中舉辦讀劇活動。由劇場導演鴻鴻主講,帶領竹中音樂班同學進行,透過親身的劇本體驗,也種下了學生心中的歌劇種子。
-
特別企畫 Feature 華格納之愛
女武神
將戰士英靈運回神殿,是她的職責 飛馬鎧甲的冷豔英姿,是她的形象 在神話中,她是介於神與人之間的橋梁 在華格納筆下, 她從榮耀的象徵,變成受寵的女兒,掙脫倫常、造成毀滅、化身救贖 她的歌聲從天際呼嘯而過 她是──女武神
-
企畫特輯 Special 當莎士比亞遇見現代法國新舞蹈浪潮
羅密歐與茱麗葉 Roméo et Juliette
坐落於瑞士日內瓦新廣場(Place Neuve)的日內瓦大歌劇院(Grand Thtre de Genve),與日內瓦音樂院、維多莉亞音樂廳(Vitoria Hall)、拉特美術館(Muse Rath)毗鄰而居,旁邊更有喀爾文創辦的日內瓦學院(現為日內瓦大學),是日內瓦舊城區的重要文化勝地。 日內瓦大歌劇院 早在一七六六年,日內瓦就擁有一座三層、約八百人席次的歌劇院(Thtre de Rosimond),然而劇院短短營業兩年就毀於祝融;一七八三年在新廣場蓋起了另一棟歌劇院,因此被稱為新劇院(Thtre de Neuve),然而隨著時代演進,狹小的新劇院舞台已漸不符合演出需求,耗時近十年的徵稿、募款與施工後,新劇院被拆除,在原址新建的日內瓦大歌劇院(Grand Theatre de Genve)終於在一八七九年開幕,以巴黎歌劇院為範本,採用第二帝國建築風格,內部裝潢金碧輝煌,為歐洲最大、最豪華的歌劇院之一。 浴火重生與芭蕾舞團的誕生 一九五一年五月一日,當劇組人員正在準備華格納歌劇《女武神》第三幕的場景,一場大火意外摧毀了大半個劇院;在劇院關閉七年後,整修工作終於開始,一九六二年十二月日內瓦大歌劇院重新開幕,演出法文版的威爾第歌劇《唐卡羅》;在歌劇院重新開幕之際,劇院也組織了駐院的職業芭蕾舞團,請來了世界知名芭蕾女伶、法國芭蕾舞團(Le Ballet de France)的創辦人嘉寧・夏哈(Janine Charrat)擔任藝術總監,之後曾帶領過舞團的世界級藝術家,還包括蘇黎世芭蕾舞團藝術總監派翠西亞.娜麗(Patricia Neary)、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聖馬丁劇院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奧斯卡.阿萊茲(Oscar Ariz)、加拿大蒙特婁大劇院芭蕾舞團藝術總監潘科夫(Gradimir Pankov)等,而現代芭蕾舞之父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於一九七○至七八年亦曾受邀擔任藝術顧問。在他們的帶領下,舞團以簡潔俐落的現代與新古典芭蕾風格著稱,網羅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舞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編舞女原力
尼金絲卡、鄧肯、葛蘭姆、碧娜 20世紀的女生,赤著腳、深呼吸、閉上眼睛 踩出與眾不同的舞步,也為舞蹈踩出一條充滿魅力的嶄新道路 21世紀的女生,在這條路上依舊跳舞 舞動中,她們喚醒自己獨有的驕傲原力 陳韻如 ╳ 有機力 學院養成卻能悠游於不同舞蹈門派,身體自由,心靈強韌,置身黑暗依舊閃爍獨特的光。 楊維真 ╳ 母性力 台上的她,靈動慧黠令人矚目;台下的她,安然領會母親角色為創作引起的化學作用。 賴翠霜 ╳ 出走力 個子嬌小卻有雙強壯翅膀,飛行於台德兩地,在出走與停留間尋找叛逆和穩定的平衡。 楊乃璇 ╳ 戀愛力 一抹濃豔口紅成為正字標記,她的舞蹈劇場不是拼湊生活片段,而是認認真真地愛每個不同的舞者,不同的人。 余彥芳 ╳ 正義力 善於質疑的頭腦和果敢俐落的身體,賜予她豐沛能量,以舞蹈沖激公眾議題,以動作反省表演和生活的距離。 女生,請啟動原力,一起跳舞,一起推進新道路!
-
藝視窗 News
新舞臺去留 藝文界人士持續關注
【台灣】 新舞臺去留 藝文界人士持續關注 新舞臺為信義區重要文化地標,也是少數由民間經營的專業劇場。近日因中國信託總部將搬至南港,建物產權移轉,引發可能熄燈疑慮,藝文界人士紛紛出面呼籲保留。 雲門創辦人林懷民、文學大師白先勇與文化學者林谷芳日前召開記者會,希望新舞臺原址保留,因為「劇院不是一個房子而已。一座劇院在城市的文化價值,不能夠重新開始。」 文化部長龍應台認為,新舞臺問題的處理有兩個原則,都需要被尊重。一方面來說,中信銀是私有財產,有眾多股東,牽涉到私有財產問題;另方面來說,新舞臺又是重要的文化財,對於表演藝術生態來說也非常重要。 台北市長郝龍斌則表示,當初新舞臺的設置,即因提供藝文展演空間的承諾,而突破建築高度之限制,後續即使因故搬遷或易主,新舞臺仍需保持藝文活動空間性質,北市府將盡一切努力保留此一台北市重要的藝文空間。 有關新舞臺去留問題,中信銀強調,雖然中信銀將出售台北市信義區內的總部大樓,但中國信託仍然會繼續支持藝文活動;中信銀董事會將考慮其他替代方案,例如在南港新總部大樓另覓新址、重建新舞臺,或再找合適地點重建。 新舞臺館長辜懷群強調,希望在維護住新舞臺的原址不熄燈前提下,發展出三贏機制,保障企業興建的文化設施可長可久,以獎勵企業參加文化建設,協助表演藝術文化在人民生活中永續生根。 新舞臺現正發起「搶救新舞臺,原址不熄燈」,聯署網址savingnovelhall.yam.com/ (廖俊逞) 「2013年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徵件 為台灣舞蹈界發掘及培育許多編創人才的「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即日起展開2013年度活動徵件,報名自即日起至8月16日止。 「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至今已發掘出不少優秀的編舞者在國內外舞壇上發光發熱,如:張永煜、林文中、譚惠貞、魏光慶、陳武康、鄭宗龍、周書毅、黃翊等。決賽將以現場演出方式評選出3名年度大獎與5名優選,
-
特別企畫 Feature 創作!創業?
劇場七年級生的第一哩路
在台灣,作劇場是「志業」,而不是「職業」,因為它養不活人也餓不死人。搞劇場是「興趣」,而不是「專長」,因為大多數人用工作支持創作。 然而,有一群人稱「七年級生」的年輕人,無畏大環境的艱難,奮不顧身地投入這個工作。他們有的始於大學話劇社的業餘玩票,有的是創作路上的志同道合。這些邁入三十大關的劇場新世代,不約而同,要把志業變專業、職業變事業。 在這條崎嶇難行的劇場創業之路上,他們面對的困難是什麼?他們需要的協助是什麼?如何兼顧創作和經營?如何規劃想像團隊的發展?他們目前正在做的事是什麼?對於未來又有什麼規畫? 現在,讓我們帶讀者聽聽他們的聲音,同時也藉由德國、法國、英國、美國與中國等國際現況觀察,看看台灣與世界,有何不同。
-
企畫特輯 Special 「第六屆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畫」在台灣
林懷民「體驗教學」 打開身體新象度
作為「第六屆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畫」的舞蹈類導師,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給了來自巴西的年輕編舞家愛德華多.福島非常不同的體驗:他邀請福島到台灣居住一年,直接親自體驗雲門舞集的創作與工作,同時,林懷民也督促福島到台灣各地、亞洲、甚至全球各地旅行,讓這一年的大旅行,在從未離開中南美洲的福島心中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記。
-
藝視窗 News
台新藝術獎周邊活動熱鬧展開
【台灣】 台新藝術獎周邊活動熱鬧展開 隨著入圍名單揭曉,台新藝術獎的周邊活動也陸續展開。除了自即日起到6月23日止於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行的入圍特展外,還有多場講座與工作坊等,歡迎民眾參與。而其中由國際決選評審參與的講座,也將於5月8日起展開三場。其中與表演藝術類相關的兩場分別在5月11日與12日舉行。 第一場主題為「藝術中的國界與無國界-藝術與藝術家在國際和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主持人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郁秀,與談者有新加坡TheatreWorks劇團藝術總監王景生與德國杜塞朵夫國際舞蹈博覽會聯合總監凱洛琳達.迪奇(Carolelinda Dickey)。第二場主題為「劇場評論的準則-從職業道德和工作原則談起」,主講人為國際劇評人協會秘書長米歇爾.費斯(Michel Vas),與談者有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與「表演藝術評論台」召集人紀慧玲。 上述講座地點均在台北當代藝術館1F活動大廳。欲參與者,可至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線上報名專頁www.taishinart.org.tw/chinese/9_registration/01_list.php報名。 高雄市皮影戲館「影戲班皮影及傀儡戲團駐館計畫」 高雄市皮影戲館配合全新整修的偶戲「親子劇場」,於5月起於每週六或日,安排皮影戲及傀儡戲的演出,以及藝師以說故事方式深入淺出導覽皮影戲館展覽,與現場教學製作紙影戲偶,並於演出結束後,開放後台參觀及操偶互動,滿足民眾對光、影藝術的好奇及後場樂器的體認。駐館演出團隊有高雄皮影戲劇團、東華皮影劇團、永興樂皮影劇團、復興閣皮影戲劇團、光鹽民俗藝術團、錦飛鳳傀儡戲劇團等。演出前二週的星期六開放報名及索票。詳請請參網站kmsp.khcc.gov.tw,或電洽07-6262620轉2806。 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舉辦「讀劇平台」 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即日起舉辦「讀劇平台」,此為該團今年度計畫,該團表示「今年將進行我們的『文藝復興』回歸到
-
特別企畫 Feature
發現綺麗夢工廠
為何只有未婚女性能進入寶塚歌劇團? 懷抱演員夢的少女如何被養成萬人空巷的明星? 《凡爾賽玫瑰》為何是寶塚最具代表性的劇目? 寶塚演員與粉絲的階級制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無數觀眾心甘情願成為重度「寶塚飯」? 到寶塚「朝聖」觀賞演出有哪些須知? 寶塚歌劇團在百歲前夕首度來台公演! 登峰造極的絢麗舞台 色藝雙全的男裝麗人 異國風情與戀愛物語交織的綺麗歌舞劇 百年來成功吸引日本中產階級觀眾 寶塚歌劇團以鮮明的舞台風格與品牌經營 為戰後日本劇場寫下傳奇篇章 請帶著Bling-bling的心情,與我們一同探尋 這股從溫泉鄉崛起 延燒九十九年的魅力!
-
企畫特輯 Special
藝動Macao 跨國合作綻放新視
亞洲地區最受矚目的藝術節之一,第廿四屆澳門藝術節將於五月三日揭幕。卅四項橫跨不同藝術類別、逾百場的節目,除了超過半數是澳門本地創作之外,尚有來自中國、葡萄牙、英國、法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以色列、台灣、越南及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地區,形式涵蓋當代舞蹈、多媒體、傳統京劇、兒童影偶戲、光影藝術、傳統書畫展覽等,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於澳門多個世界遺產景點及演藝場所上演。
-
藝視窗 News
第11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揭曉
【台灣】 第11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揭曉 第11屆「台新藝術獎」日前揭曉入圍名單,表演藝術類的十項入圍作品有:NSO「心靈聖詠」─洪崇焜作品《Vox Naturae》、「TCO反景入深林─向周文中致敬 I -II」、《有機體》、《兩男關係之古典與極簡》、《拉提琴》、《寂靜時刻-Inllungan na Kneril》、《黃翊與庫卡》、《亂紅》、《傳奇崑曲南柯夢》、《燕歌行》。 國際決審委員將於5月份在入圍作品中選出獎金各100萬的年度視覺藝術大獎、年度表演藝術大獎,及一位跨兩大領域競逐的評審團特別獎30萬元;得獎名單將於5月11日頒獎典禮現場揭曉。 文化部鼓勵台灣團隊參與「2013愛丁堡藝穗節」 為鼓勵表演藝術團隊參與英國愛丁堡藝穗節,增進台灣表演團隊與外國表演界專業人士之交流,拓展表演藝術國際空間,並擴增台灣文化於國際舞台之能見度,文化部將優予補助2013年參與愛丁堡藝穗節之臺灣團隊。補助項目有國際機票費、國際運費、場租與保險(以上均為部分補助),歡迎有立案之表演團隊並已妥場地且向愛丁堡藝穗節主辦單位(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 Society)完成註冊者申請補助,只要提供申請函、團隊立案證明與詳細計畫書及經費預算表,以掛號寄至文化部,註明主旨為:申請「2013愛丁堡藝穗節」補助。截止日期為5月31日。可電洽02-23434132文化交流司楊小姐。 臺北兒童藝術節徵選兒童戲劇劇本與2014年兒童劇演出計畫 為鼓勵更多創作人才投入兒童戲劇創作與鼓勵多元形式的兒童劇場創作,臺北兒童藝術節展開兒童戲劇劇本與2014年兒童劇演出計畫的徵選。收件日期均為即日起至4月15日止。 前者如入選得獎第一名有獎金新台幣8萬元、第二名5萬元、第三名3萬元,另佳作二名各得1
-
特別企畫 Feature
百年.春之祭
一九一三年五月廿九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一年兩個月 夜晚降臨,巴黎香榭麗舍劇院內,霓裳羽衣,冠蓋雲集 觀眾席裡,人們好整以暇地談論 不知這個狄亞格列夫、舞蹈之神尼金斯基、斯特拉溫斯基合作 名喚《春之祭》的作品,會端出怎樣的驚喜以饗觀眾? 巴松管悠悠劃破寧靜 豈知這道寧靜只是序曲 古怪的旋律聲響敲醒安逸的觀眾 台上違反芭蕾美感的舞蹈動作更令他們惱火 噓聲、唾罵、互毆台下的躁動呼應著樂曲轟然的節奏 誰能料到,這場暴動將在日後成為《春之祭》傳奇的最佳註記? 經歷兩次席捲世界的大戰 革命性的《春之祭》儼然也註解了廿世紀初的人類歷史 尼金斯基後,這支有如轟炸機投射聽覺的樂曲 已成為全世界的編舞家挑戰自我重要標的 碧娜.鮑許、瑪莎.葛蘭姆、莫里斯.貝嘉、保羅.泰勒、安哲林.普雷祖卡、林懷民、黎海寧、劉鳳學、張曉雄、姚淑芬、沈偉 《春之祭》的現代舞版本不計其數,不同詮釋各自擅場 今年,這個將表演藝術推向歷史新頁、至今毫不褪色的作品滿百歲 世界各國不約而同推出《春之祭》祭的經典或新詮 台灣除了三月份碧娜.鮑許來台演出的《春之祭》外 劉鳳學也將於秋天把這場祭典再度搬上舞台 無論是瞻仰經典,思索藝術如何顛覆革新 你都沒有錯過這場百年祭禮的理由 請跟著我們進入這場春天的紙上獻祭!
-
企畫特輯 Special
從科技到人文 讓藝文與企業雙贏
在董事長施振榮的理念推動下,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推動了藝企合作的「藝集棒」專案,號召國內十四家企業共同響應捐助成立,該計畫設計了各項服務來爭取企業界的福委會預算、帶藝文進入企業。去年底該專案推動了「藝文尾牙秀」,有十數家企業大力響應,讓員工體驗不一樣的尾牙活動!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英雄與神諭
希臘悲劇的當代詮釋
希臘悲劇的起源已不可考,一般認為與酒神戴奧尼索斯的祭儀有很大關係。原始慶典中,音樂、舞蹈、化妝、面具服裝的運用,成為劇場的雛型。儀典中的戲劇元素,自宗教活動中獨立出來,形成了今日的戲劇。 希臘悲劇至今歷演不衰,成為現代劇場不斷挪借取材的珍貴遺產。就題材來看,希臘悲劇用以古喻今的方式,呼應當時雅典的政治社會事件,故事並不停留在表面,而是處處潛藏著微言大義。就演出來看,希臘悲劇對面具、歌隊與音樂的結合使用,這種特殊形式。往往也是現代劇場試圖突破寫實主義框架時,經常拿來實驗的對象。 來自希臘的阿提斯劇院,不斷以創新手法賦予希臘悲劇當代風貌。導演特爾左布勒斯在執導希臘悲劇過程中,逐漸發展出來一套獨特的身體訓練法,藉以尋找文本背後,潛藏著失落的身體密碼。他在場面調度上偏好幾合圖形的排列,更讓人在觀賞他作品時,聯想起有待解謎的象形文字,如同古希臘神諭。 阿提斯劇院此行來台,將搬演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的《普羅米修斯》中,在特爾左布勒斯的詮釋下,演員以動靜對比的身體能量,充滿劇場空間,將讓觀眾見識希臘悲劇的震撼力量。
-
藝視窗 News
歐美以外第一人 美國舞蹈節頒贈林懷民終身成就獎
【台灣】 歐美以外第一人 美國舞蹈節頒贈林懷民終身成就獎 世界現代舞重鎮、今年歡慶80周年「美國舞蹈節」於美國時間2月20日宣布,今年度的「撒姆爾.史克利普/美國舞蹈節終身成就獎」將頒給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成為歐美以外地區的第一位獲獎人。 此獎創立於1981年,表揚對現代舞有卓越貢獻的編舞大師,是國際現代舞的終極名人堂。歷年得獎者包括瑪莎.葛蘭姆、模斯.康寧漢、保羅.泰勒、崔莎.布朗、碧娜.鮑許、威廉.佛塞等西方舞蹈史巨人。 美國舞蹈節指出:「林懷民對舞蹈無懼無畏的熱忱,使他成為當代最富活力與創意的編舞家之一。他常把亞洲傳統文化與美學的因素注入舞作;他輝煌的作品不斷突破藩籬,重新界定舞蹈藝術林懷民傑出的40年編舞生涯對中國現代舞產生巨大影響,贏得國際舞壇至高的讚譽。」(莊珮瑤) 琵琶大師王正平病逝 知名台灣琵琶演奏家王正平於年前中風昏迷,於2月21日病逝,享年65歲。王正平於1967年從香港移居台灣,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後赴英國攻讀,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其一生投入琵琶現代演奏技法的研究,並致力於琵琶樂曲的創作。1975年就曾為許博允首演作品《琵琶隨筆》,以琵琶演奏現代音樂。他曾任中廣國樂團指揮,1979年更接任臺北市立國樂團創團指揮,為樂團奠下基礎,並於1991年接任團長一直。曾榮獲中國文藝獎章「國樂演奏獎」、國家文藝獎、亞洲最傑出藝人獎及金曲獎「傳統音樂最佳製作人獎」。40年來於國內外演出近百埸琵琶獨奏會,指揮數百場國樂演出及策劃主辦表演活動千餘場。(李秋玫) 兩廳院舉辦「小學生快樂進駐兩廳院」活動歡迎報名 國家兩廳院為推廣表演藝術,讓藝術欣賞向下紮根,特邀請小學生來擔任「一日服務員」,體驗前台服務工作的樂趣及辛苦,進而從中學習劇場禮儀,提昇藝文素養。活動時間為4 月6日下午1點至3點;活動地點於國家音樂廳。全程免費,採預約報名制,名額10人,額滿為止。歡
-
特別企畫 Feature
張聲
她說:「生活的戲劇化是不健康的。」 她說:「戲是給人演的,不是給人讀的。」 她說:「衣服是一種『袖珍戲劇』,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裡。」 我們說 說的戲已經夠多,何妨凝神噤聲傾聽張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