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
藝視窗 News
台新藝術獎周邊活動熱鬧展開
【台灣】 台新藝術獎周邊活動熱鬧展開 隨著入圍名單揭曉,台新藝術獎的周邊活動也陸續展開。除了自即日起到6月23日止於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行的入圍特展外,還有多場講座與工作坊等,歡迎民眾參與。而其中由國際決選評審參與的講座,也將於5月8日起展開三場。其中與表演藝術類相關的兩場分別在5月11日與12日舉行。 第一場主題為「藝術中的國界與無國界-藝術與藝術家在國際和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主持人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郁秀,與談者有新加坡TheatreWorks劇團藝術總監王景生與德國杜塞朵夫國際舞蹈博覽會聯合總監凱洛琳達.迪奇(Carolelinda Dickey)。第二場主題為「劇場評論的準則-從職業道德和工作原則談起」,主講人為國際劇評人協會秘書長米歇爾.費斯(Michel Vas),與談者有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與「表演藝術評論台」召集人紀慧玲。 上述講座地點均在台北當代藝術館1F活動大廳。欲參與者,可至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線上報名專頁www.taishinart.org.tw/chinese/9_registration/01_list.php報名。 高雄市皮影戲館「影戲班皮影及傀儡戲團駐館計畫」 高雄市皮影戲館配合全新整修的偶戲「親子劇場」,於5月起於每週六或日,安排皮影戲及傀儡戲的演出,以及藝師以說故事方式深入淺出導覽皮影戲館展覽,與現場教學製作紙影戲偶,並於演出結束後,開放後台參觀及操偶互動,滿足民眾對光、影藝術的好奇及後場樂器的體認。駐館演出團隊有高雄皮影戲劇團、東華皮影劇團、永興樂皮影劇團、復興閣皮影戲劇團、光鹽民俗藝術團、錦飛鳳傀儡戲劇團等。演出前二週的星期六開放報名及索票。詳請請參網站kmsp.khcc.gov.tw,或電洽07-6262620轉2806。 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舉辦「讀劇平台」 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即日起舉辦「讀劇平台」,此為該團今年度計畫,該團表示「今年將進行我們的『文藝復興』回歸到
-
特別企畫 Feature
發現綺麗夢工廠
為何只有未婚女性能進入寶塚歌劇團? 懷抱演員夢的少女如何被養成萬人空巷的明星? 《凡爾賽玫瑰》為何是寶塚最具代表性的劇目? 寶塚演員與粉絲的階級制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無數觀眾心甘情願成為重度「寶塚飯」? 到寶塚「朝聖」觀賞演出有哪些須知? 寶塚歌劇團在百歲前夕首度來台公演! 登峰造極的絢麗舞台 色藝雙全的男裝麗人 異國風情與戀愛物語交織的綺麗歌舞劇 百年來成功吸引日本中產階級觀眾 寶塚歌劇團以鮮明的舞台風格與品牌經營 為戰後日本劇場寫下傳奇篇章 請帶著Bling-bling的心情,與我們一同探尋 這股從溫泉鄉崛起 延燒九十九年的魅力!
-
企畫特輯 Special
藝動Macao 跨國合作綻放新視
亞洲地區最受矚目的藝術節之一,第廿四屆澳門藝術節將於五月三日揭幕。卅四項橫跨不同藝術類別、逾百場的節目,除了超過半數是澳門本地創作之外,尚有來自中國、葡萄牙、英國、法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以色列、台灣、越南及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地區,形式涵蓋當代舞蹈、多媒體、傳統京劇、兒童影偶戲、光影藝術、傳統書畫展覽等,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於澳門多個世界遺產景點及演藝場所上演。
-
藝視窗 News
第11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揭曉
【台灣】 第11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揭曉 第11屆「台新藝術獎」日前揭曉入圍名單,表演藝術類的十項入圍作品有:NSO「心靈聖詠」─洪崇焜作品《Vox Naturae》、「TCO反景入深林─向周文中致敬 I -II」、《有機體》、《兩男關係之古典與極簡》、《拉提琴》、《寂靜時刻-Inllungan na Kneril》、《黃翊與庫卡》、《亂紅》、《傳奇崑曲南柯夢》、《燕歌行》。 國際決審委員將於5月份在入圍作品中選出獎金各100萬的年度視覺藝術大獎、年度表演藝術大獎,及一位跨兩大領域競逐的評審團特別獎30萬元;得獎名單將於5月11日頒獎典禮現場揭曉。 文化部鼓勵台灣團隊參與「2013愛丁堡藝穗節」 為鼓勵表演藝術團隊參與英國愛丁堡藝穗節,增進台灣表演團隊與外國表演界專業人士之交流,拓展表演藝術國際空間,並擴增台灣文化於國際舞台之能見度,文化部將優予補助2013年參與愛丁堡藝穗節之臺灣團隊。補助項目有國際機票費、國際運費、場租與保險(以上均為部分補助),歡迎有立案之表演團隊並已妥場地且向愛丁堡藝穗節主辦單位(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 Society)完成註冊者申請補助,只要提供申請函、團隊立案證明與詳細計畫書及經費預算表,以掛號寄至文化部,註明主旨為:申請「2013愛丁堡藝穗節」補助。截止日期為5月31日。可電洽02-23434132文化交流司楊小姐。 臺北兒童藝術節徵選兒童戲劇劇本與2014年兒童劇演出計畫 為鼓勵更多創作人才投入兒童戲劇創作與鼓勵多元形式的兒童劇場創作,臺北兒童藝術節展開兒童戲劇劇本與2014年兒童劇演出計畫的徵選。收件日期均為即日起至4月15日止。 前者如入選得獎第一名有獎金新台幣8萬元、第二名5萬元、第三名3萬元,另佳作二名各得1
-
特別企畫 Feature
百年.春之祭
一九一三年五月廿九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一年兩個月 夜晚降臨,巴黎香榭麗舍劇院內,霓裳羽衣,冠蓋雲集 觀眾席裡,人們好整以暇地談論 不知這個狄亞格列夫、舞蹈之神尼金斯基、斯特拉溫斯基合作 名喚《春之祭》的作品,會端出怎樣的驚喜以饗觀眾? 巴松管悠悠劃破寧靜 豈知這道寧靜只是序曲 古怪的旋律聲響敲醒安逸的觀眾 台上違反芭蕾美感的舞蹈動作更令他們惱火 噓聲、唾罵、互毆台下的躁動呼應著樂曲轟然的節奏 誰能料到,這場暴動將在日後成為《春之祭》傳奇的最佳註記? 經歷兩次席捲世界的大戰 革命性的《春之祭》儼然也註解了廿世紀初的人類歷史 尼金斯基後,這支有如轟炸機投射聽覺的樂曲 已成為全世界的編舞家挑戰自我重要標的 碧娜.鮑許、瑪莎.葛蘭姆、莫里斯.貝嘉、保羅.泰勒、安哲林.普雷祖卡、林懷民、黎海寧、劉鳳學、張曉雄、姚淑芬、沈偉 《春之祭》的現代舞版本不計其數,不同詮釋各自擅場 今年,這個將表演藝術推向歷史新頁、至今毫不褪色的作品滿百歲 世界各國不約而同推出《春之祭》祭的經典或新詮 台灣除了三月份碧娜.鮑許來台演出的《春之祭》外 劉鳳學也將於秋天把這場祭典再度搬上舞台 無論是瞻仰經典,思索藝術如何顛覆革新 你都沒有錯過這場百年祭禮的理由 請跟著我們進入這場春天的紙上獻祭!
-
企畫特輯 Special
從科技到人文 讓藝文與企業雙贏
在董事長施振榮的理念推動下,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推動了藝企合作的「藝集棒」專案,號召國內十四家企業共同響應捐助成立,該計畫設計了各項服務來爭取企業界的福委會預算、帶藝文進入企業。去年底該專案推動了「藝文尾牙秀」,有十數家企業大力響應,讓員工體驗不一樣的尾牙活動!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英雄與神諭
希臘悲劇的當代詮釋
希臘悲劇的起源已不可考,一般認為與酒神戴奧尼索斯的祭儀有很大關係。原始慶典中,音樂、舞蹈、化妝、面具服裝的運用,成為劇場的雛型。儀典中的戲劇元素,自宗教活動中獨立出來,形成了今日的戲劇。 希臘悲劇至今歷演不衰,成為現代劇場不斷挪借取材的珍貴遺產。就題材來看,希臘悲劇用以古喻今的方式,呼應當時雅典的政治社會事件,故事並不停留在表面,而是處處潛藏著微言大義。就演出來看,希臘悲劇對面具、歌隊與音樂的結合使用,這種特殊形式。往往也是現代劇場試圖突破寫實主義框架時,經常拿來實驗的對象。 來自希臘的阿提斯劇院,不斷以創新手法賦予希臘悲劇當代風貌。導演特爾左布勒斯在執導希臘悲劇過程中,逐漸發展出來一套獨特的身體訓練法,藉以尋找文本背後,潛藏著失落的身體密碼。他在場面調度上偏好幾合圖形的排列,更讓人在觀賞他作品時,聯想起有待解謎的象形文字,如同古希臘神諭。 阿提斯劇院此行來台,將搬演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的《普羅米修斯》中,在特爾左布勒斯的詮釋下,演員以動靜對比的身體能量,充滿劇場空間,將讓觀眾見識希臘悲劇的震撼力量。
-
藝視窗 News
歐美以外第一人 美國舞蹈節頒贈林懷民終身成就獎
【台灣】 歐美以外第一人 美國舞蹈節頒贈林懷民終身成就獎 世界現代舞重鎮、今年歡慶80周年「美國舞蹈節」於美國時間2月20日宣布,今年度的「撒姆爾.史克利普/美國舞蹈節終身成就獎」將頒給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成為歐美以外地區的第一位獲獎人。 此獎創立於1981年,表揚對現代舞有卓越貢獻的編舞大師,是國際現代舞的終極名人堂。歷年得獎者包括瑪莎.葛蘭姆、模斯.康寧漢、保羅.泰勒、崔莎.布朗、碧娜.鮑許、威廉.佛塞等西方舞蹈史巨人。 美國舞蹈節指出:「林懷民對舞蹈無懼無畏的熱忱,使他成為當代最富活力與創意的編舞家之一。他常把亞洲傳統文化與美學的因素注入舞作;他輝煌的作品不斷突破藩籬,重新界定舞蹈藝術林懷民傑出的40年編舞生涯對中國現代舞產生巨大影響,贏得國際舞壇至高的讚譽。」(莊珮瑤) 琵琶大師王正平病逝 知名台灣琵琶演奏家王正平於年前中風昏迷,於2月21日病逝,享年65歲。王正平於1967年從香港移居台灣,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後赴英國攻讀,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其一生投入琵琶現代演奏技法的研究,並致力於琵琶樂曲的創作。1975年就曾為許博允首演作品《琵琶隨筆》,以琵琶演奏現代音樂。他曾任中廣國樂團指揮,1979年更接任臺北市立國樂團創團指揮,為樂團奠下基礎,並於1991年接任團長一直。曾榮獲中國文藝獎章「國樂演奏獎」、國家文藝獎、亞洲最傑出藝人獎及金曲獎「傳統音樂最佳製作人獎」。40年來於國內外演出近百埸琵琶獨奏會,指揮數百場國樂演出及策劃主辦表演活動千餘場。(李秋玫) 兩廳院舉辦「小學生快樂進駐兩廳院」活動歡迎報名 國家兩廳院為推廣表演藝術,讓藝術欣賞向下紮根,特邀請小學生來擔任「一日服務員」,體驗前台服務工作的樂趣及辛苦,進而從中學習劇場禮儀,提昇藝文素養。活動時間為4 月6日下午1點至3點;活動地點於國家音樂廳。全程免費,採預約報名制,名額10人,額滿為止。歡
-
特別企畫 Feature
張聲
她說:「生活的戲劇化是不健康的。」 她說:「戲是給人演的,不是給人讀的。」 她說:「衣服是一種『袖珍戲劇』,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裡。」 我們說 說的戲已經夠多,何妨凝神噤聲傾聽張愛玲。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柏林劇院地圖
相較於歐洲其他重要城市,柏林在歷經圍牆倒塌、兩德統一的時代巨變之後,其大膽反叛,放蕩不羈的全新形象,更讓人感受到一股真正自由的創作氣氛。列寧廣場劇院藝術總監歐斯特麥耶曾說:「比起德國其他地方,柏林更加彌漫著『這裡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的氣息。」 根據官方統計,柏林登記在冊的大大小小劇院、劇團,約占了全國的十分之一多,是德國表演藝術發展,最集中、最多元、最前衛的城市。尤其,劇院採「定目制」,每天都有不同的劇碼,任何文學或電影作品、經典或國際上的新劇作,都有可能以全新型態搬上舞台,一齣新戲推出後,如果觀眾反映與劇評熱烈,可以持續上演好幾年,是許多觀眾心目中的看戲天堂。 攤開柏林劇院地圖,我們將帶讀者造訪德意志劇院、列寧廣場劇院、人民劇院、高爾基劇院及柏林人劇院,看這五大劇院如何在不同藝術總監的帶領下,創造出各具特色的劇作風格,也見證這個處處革新、充滿活力和朝氣的城市,如何讓德國劇場至今仍在世界劇壇引領風騷,聲勢不墜。 德國當代劇場先鋒人物法蘭克.卡斯多夫與柏林人民劇院將首度來台演出。有「劇本劊子手」封號的卡斯多夫,以「解構劇場」的觀念影響德語劇壇甚鉅。他的作品充滿暴動性、並有強烈的社會爭議,此次,我們將透過杜斯妥也夫斯基的《賭徒》,深入他那繁複多變、聳動而戲劇性的舞台美學。
-
藝視窗 News
文化部追求卓越 推出五大「台灣品牌團隊」
【台灣】 文化部追求卓越 推出五大「台灣品牌團隊」 文化部15日公布「台灣品牌團隊計畫」獎助名單,共有雲門舞集、明華園戲劇團、擊樂文教基金會(朱宗慶打擊樂團)、紙風車劇團、優人文化藝術基金會(優人神鼓)這5個表演藝術團隊,經公開評選獲得這項文化殊榮,總補助金額達1億元。這是文化部長龍應台在新年度文化預算裡另爭取出來的額度,用於臺灣品牌團隊的扶植與振興。獲選團隊中,雲門舞集獲得4000萬元經費補助,而明華園、擊樂文教、紙風車、優人文化則各獲得1500萬元經費補助。 文化部表示,「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已行之多年,獲獎助團隊逐年增加,至101年已達100團,規模相當龐大。過去區分為育成、發展與卓越三個等級分配補助資源,但考量獲得卓越級的團隊因營運規模較大,所獲補助資源往往占總補助經費之1/4強,導致其他等級表演團隊感覺補助資源被壓縮,因此文化部成立後即努力設法擴大資源,藉由將卓越級團隊提升為台灣品牌團隊,不但能使其有更充沛資源得以運用,並將其他補助預算更合宜地挹注在更多中小型表演團隊,使得不同成長階段的表演藝術團隊,都能有較寬裕的補助資源繼續穩定地發展。 龍應台指出,文化預算爭取不易,獲選台灣品牌團隊的優質表演節目,除了榮登國際專業劇場外,也會有國內巡演計畫,包括深入至偏鄉地區,開發藝術欣賞人口,使得整體藝術環境能不斷向上提升。 「二代健保X個資法 新法上路大解密」講座 近來「個資法」與「二代健保」剛上路,相關新聞話題沸沸揚揚,這兩項法案與表演藝術從業人員都有密切相關。有鑒於此,表演藝術聯盟與台北市文化局合辦了相關講座,將在3月19日假臺北市立美術館地下二樓視聽室舉行。 講座第一場為「個人資料保護法」(10:00~12:00),由楊岡儒律師主講,凡行銷人員、人事行政、會計及所有涉及個人資料搜集者均宜參加。 講座第二場為「二代健保」(13:00~16:00),由徐卿廉老師主講,所有健保投保對象,包含表演團體、個人表演藝術工作者均宜參加。 因講座名額有限,以表演藝術領域工作者為第一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蹈&音樂
以色列的現在進行式
它從建國第一天就開始打仗,因為敵國環伺, 它的國土很小,只比台灣一半多一點,而且三分之二是沙漠 人口不到台灣的三分之一,但全民皆兵 這是歷史的包袱 戰爭頻仍,卻擁有不遜於矽谷的高科技園區 黃沙處處,卻栽出中東最繁茂的綠洲樹林 七十多國移民遷徙此地,有文盲、醫生也有音樂家 以色列,一個由動盪與傳奇造就的國 有人說,以色列人挖掘大腦勝過阿拉伯國家挖掘油井 科技、藝術、文化 正是它們令舉世驚嘆的豐碩開採成果 如今,以色列的樂與舞已在全球藝術版圖開疆闢土 舞台上「以色列的現在進行式」儼然啟動 這個常與台灣相提並論的國家 如何成就「藝文新強國」的奇蹟? 不妨讓我們先從紙上,一探究竟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2012表演藝術回顧
文建會升格文化部 精采政策萬眾期待 中國牽制亞洲表演市場 台灣多元自由抵擋邊緣命運 樂團紛紛出國巡演 挑戰他國音樂市場 跨國製作蔚為風潮 生命與文化的激盪 台灣新曲輩出 文化積累更進一步 國內原創劇作搬演頻繁 「市場」尚未成氣候 歌仔戲綻放新風貌 可塑性高亮點不斷 產業想像下的文創園區ROT 逐漸喪失的藝術活力 小劇場再起身體訓練風 打造表演基底深化劇場美學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12 簡莉穎 風格迥異題材多元 質量俱佳潛力無窮 孫尚綺 凝聚歐陸舞壇目光 建構舞蹈演出新「視」界 曾宇謙 備受國際大賽肯定 樂壇縱橫前途燦亮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12
簡莉穎 風格迥異題材多元 質量俱佳潛力無窮
簡莉穎快速崛起的名氣和製造的話題,尤其作品產量之豐富,水準之整齊,實在是近十年少見。儘管「代表作」尚未出現,卻可以期待,下一個十年,她將會成為台灣具分量的劇作家。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12
孫尚綺 凝聚歐陸舞壇目光 建構舞蹈演出新「視」界
台灣製造、歐陸茁壯,青年編舞家孫尚綺以《早餐時刻》為台灣舞蹈影像劇場植入全新品種。這位敢冒險、敢實驗的編舞家,值得五顆星期待!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12
曾宇謙 備受國際大賽肯定 樂壇縱橫前途燦亮
如果說他是個天才,也是個下足功夫的天才!以目前的成績,尚不足以形容這位成長中的年輕人。請注意這個名字,他將以黑馬之姿,再度竄出你我的想像!
-
藝視窗 News
台新藝術獎評選新制 鼓勵跨界探新
【台灣】 台新藝術獎評選新制 鼓勵跨界探新 「台新藝術獎」在舉辦十周年後,宣布了歷年來最大的獎項變革。該獎前十年以獎勵當年度最具傑出創意表現,或最能突顯專業成就的視覺藝術展及表演藝術節目為主;自第12屆(2013年1月1日起),將以更趨近「用藝術打造台灣新價值」的理念,打破分類觀念,回應當代藝術跨界趨勢,及對當下社會現象的反思與驅動,不再區分表演與視覺類項,以容納藝術創造更大的可能性與未來性,獎項聚焦於:一、能突破現有藝術框架並具未來發展潛力的藝術創作。二、能夠激發更深、更廣社會人文關注的藝術展覽或表演製作。三、能重新定義藝術有利於跨界溝通及跨域探索的藝術實踐方案。 在評選機制方面,則邀請七位國內專家學者:李俊賢、林于竝、胡永芬、陳泰松、盧健英、陳漢金及王浩威擔負提名觀察重任,並強化網路功能,建立公眾參與管道。提名觀察委員負責選出10至15名入圍作品,交給由董事代表及外部專家所組成的委員會,選出年度入選5名,再由包含國際專業人士所組成之決選會議,評選出大獎一名,獨得獎金150萬元,年度入選其他4名則各頒贈獎金50萬元,總獎額提高至350萬元。(莊珮瑤) 「紙風車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啟動 在為期五年的「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落幕之後,紙風車文教基金會為延續「陪孩子踏上藝術的第一哩路」的理想,於去年12月中啟動「紙風車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預計將花7年時間走遍全台368鄉鎮市區。 該計畫依然期待大眾的捐款贊助,捐款方式分成「指定鄉鎮捐款」及「不分區行政後勤支援經費」。前者是捐款人可指定任一鄉鎮作為捐款標的;後者除用於補足鄉鎮不足款外,也將用於推廣宣傳、偏鄉補助、海報設計印製等活動執行用途。 一場演出門檻為45萬,單一捐款以40萬為上限,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表示,不希望企業一次捐助單場演出款項45萬,希望每個人都能發揮愛心,以小額捐款增加社會的參與度。相關網址www.319kidsmile.org/368/index.asp,或洽詢02-23926170。(莊珮瑤) </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與電影
虛實交會的魔幻時刻
一八九五年,電影技術問世,為人類藝術史開展劃時代的意義。 電影所帶來的新奇、刺激感受,撼動劇場的地位;如同繪畫面對攝影的挑戰,在此轉捩點上,劇場導演開始重新思考,何為劇場的本質與美學。 一個世紀過去,劇場與電影,從最初電影仰賴劇場的視覺語言,而至劇場以電影拓展表現手法,兩者在表演風格、敘事策略、時空轉換上,相互交織衝撞、開闢出多元路徑,成為彼此的素材與形式混種的對象。 在科技進步飛速,多媒體氾濫的今日,劇場與電影的界線逐漸消失,當劇場導演跨界電影,當電影成為劇場元素,鏡頭下、舞台上,如何共生出精采動人的魔幻時刻? 法國陽光劇團二度來台,新作《未竟之業》延續近年對於「劇場中的劇場」的探索,更進一步結合了劇場和電影。 導演莫虛金巧妙將父親(電影)與自己(劇場)的志業巧妙融合在一起,帶觀眾重返電影剛發明的默片時代,極具巧思地呈現劇場的永恆魅力。
-
藝視窗 News
第17屆「國家文藝獎」推薦作業至12月底截止
【台灣】 第17屆「國家文藝獎」推薦作業至12月底截止 第十七屆國家文藝獎作業即日展開!依據國家文藝獎設置辦法第六條,參選管道包含推薦與提名兩種方式,國藝會將發函邀請歷屆國家文藝獎得主、歷屆董監事、歷屆提名及評審委員、全國藝文單位、各大專院校相關系所及各大藝文媒體,協助推薦合適人選。推薦作業至12月底截止。自102年1月起,展開為期約半年的各階段作業,預計於6月公佈第十七屆國家文藝獎得主。 詳情請見國藝會網站國家文藝獎設置辦法,第十七屆國家文藝獎推薦表單下載,請連結至該網站「下載專區」,或洽聯絡人王小姐02-27541122分機211。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全國巡辦「藝文補助說明會」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鑑於2013年補助申請基準已修訂完成,並將於明年1月開始收件,將巡迴辦理「藝文補助說明會」,向藝文界說明新年度常態補助與專案補助重要概況。 本次說明會由國藝會前往各地區巡迴辦理,內容包括國內藝文資源整體分析、國藝會常態補助與專案補助重要概況、案例分享等。說明會從12月7日於花蓮文化創意園區起跑,12月11日在台東劇團黑盒子劇場,12月12日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求是書院演講廳,12月14日在台南涴莎永華館。有意參加者請務必於12月3日前連結至網址http://ppt.cc/JqFU填寫報名表,報名參加者可於現場索取國藝會2013年補助申請基準! 全新「海外藝遊專案」啟動 明年1月收件由光泉牧場股份有限公司贊助,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規劃辦理的最新藝企合作專案「海外藝遊專案」補助辦法正式對外公告。本專案鼓勵年輕藝術工作者「走出去」,汲取世界各地藝術與文化的養分,接受刺激,並帶回最新資訊,進而累積台灣藝術發展的能量。 「海外藝遊專案」開放創作、展演、策畫、行政等幕前幕後相關人員皆可申請。凡於1978年1月1日以後出生,從事音樂、舞蹈、戲
-
編輯室報告 Editorial
走一遭《表演藝術》雜誌的時間之旅
這次的「廿周年特輯」來自一個遙遠的起點。兩年多前,某次採訪的受訪者在訪談結束後不經意問道,為什麼現在的雜誌不管哪一類,總是儘往趨勢看,往眼前看,而鮮少回望過去的歷史? PAR編輯群工作時經常翻閱舊刊,或蒐集資料,或尋找靈感。我們善於從歷史擷取素材,但對於雜誌本身的歷史,雜誌累積了怎樣的台灣表演藝術歷史,我們未曾辨識、勾勒出全面的輪廓。 在討論廿周年雜誌專題的會議上,那句受訪者的疑惑不期然浮現心頭。「回顧」成為主要的方向,我們決定開採藏在兩百卅八本雜誌裡的「寶藏」,這麼說並非敝帚自珍,而是開始專題工作後的深切體會《表演藝術》雜誌雖不能說完整無缺,卻紮紮實實地記錄了廿年間、近三萬頁的台灣表演藝術發展。 《表演藝術》雜誌源於為「朝生暮死」的表演作品留下記錄,歷年重大演出必然是回顧的基本配備,我們以雜誌出現、報導過的節目為選單,從初選、複選、決選進行多次馬拉松會議後,點評羅列了廿年的「最PAR演出」。縱然結果難免掛一漏萬,反映的卻不是唯一、單向的標準,而是歷任雜誌編輯的品味集合。 除了回顧重大演出,我們也共同複習了兩百卅八本雜誌中重要的專題、事件、報導。這個被編輯室暱稱為「開讀書會」的會議同樣跑了數次馬拉松,礙於篇幅有限,忍痛割愛不少珍貴的專訪、有趣的專題後,我們以「最PAR事件」提點年度重要的專題,並精選十七篇具代表性、可讀性的人物專訪、對談稿,摘錄作為復刻內容。 過程儘管繁瑣,我們卻在這個共同讀書會中發現了不少有趣的「歷史重複的必然」;表演場地的匱缺、文化補助與政策檢討、創作者的焦慮、世代交替的問題、經典重演和定目劇的討論、藝術教育向下紮根的問題、表演藝術市場的拓荒經驗這幾個題目幾乎數年就會在雜誌裡交替出現,編輯們戲稱,這幾個題目約略等同於美容雜誌的涼夏美白專題或時尚雜誌的OL穿搭術,但戲謔之下,更深的慨嘆卻是:怎麼廿年間,這些問題從未消失? 其中較有趣的可能是世代焦慮。相關專題首次出現於一九九七年十二月的「創作年代」,而後陸續出現劇場前輩憂心接班人才缺乏的「藝術新世紀 誰來領風騷?」,終在「中生代導演轉大人」中出現了「拋棄繼承」的新世代宣言,雜誌猶如見證了一場為期數年、從四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