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三年五月廿九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一年兩個月
夜晚降臨,巴黎香榭麗舍劇院內,霓裳羽衣,冠蓋雲集
觀眾席裡,人們好整以暇地談論
不知這個狄亞格列夫、舞蹈之神尼金斯基、斯特拉溫斯基合作
名喚《春之祭》的作品,會端出怎樣的驚喜以饗觀眾?
巴松管悠悠劃破寧靜
豈知這道寧靜只是序曲——
古怪的旋律聲響敲醒安逸的觀眾
台上違反芭蕾美感的舞蹈動作更令他們惱火
噓聲、唾罵、互毆……台下的躁動呼應著樂曲轟然的節奏
誰能料到,這場暴動將在日後成為《春之祭》傳奇的最佳註記?
經歷兩次席捲世界的大戰
革命性的《春之祭》儼然也註解了廿世紀初的人類歷史
尼金斯基後,這支有如轟炸機投射聽覺的樂曲
已成為全世界的編舞家挑戰自我重要標的——
碧娜.鮑許、瑪莎.葛蘭姆、莫里斯.貝嘉、保羅.泰勒、安哲林.普雷祖卡、林懷民、黎海寧、劉鳳學、張曉雄、姚淑芬、沈偉……
《春之祭》的現代舞版本不計其數,不同詮釋各自擅場
今年,這個將表演藝術推向歷史新頁、至今毫不褪色的作品滿百歲
世界各國不約而同推出《春之祭》祭的經典或新詮
台灣除了三月份碧娜.鮑許來台演出的《春之祭》外
劉鳳學也將於秋天把這場祭典再度搬上舞台
無論是瞻仰經典,思索藝術如何顛覆革新
你都沒有錯過這場百年祭禮的理由——
請跟著我們進入這場春天的紙上獻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