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幸生
-
東京
日本經濟產業省指出「藝術是產業競爭力的源泉」
因應近年藝術領域受到注目,2022年6月起,日本經濟產業省為推動創意產業的投資及擴大需求,設立了「藝術與經濟社會關聯的研究會創意產業的新發展」,並於近期公開前兩次研究內容的大綱,強調藝術是未來建構新的高端品牌概念的重要元素,更對影響企業價值的品牌形象提升有著顯著意義。 研究會預計進行4次,主題分別為「藝術與企業、產業」、「藝術與地區、公共」、「藝術與流通、消費」與「藝術與科技」。經濟產業省認為,伴隨著經濟社會的成熟化、全球化、數位化與價值觀多樣化的影響,各國已經正式進入一個難以僅憑成本和功能就做出差異化的時代。而無法被機械或人工智慧所取代的藝術與設計等文化內容,將日漸成為各個國家與地區在固有文化上創造價值的主軸。 2021年,日本的藝術市場規模約為2,363億日圓,約占全球4%。日本在藝術市場的規模,或每人平均文化GDP都是已開發國家中的最低標,也反映出長久以來現實經濟社會與文化藝術疏離的問題。此外,依照野村綜合研究所指出,日本國內統計的601種職業中,在10至20年後會有將近49%被機器人或AI取代,因此如何讓創造性成分高的勞動人口增加,成為目前的重要課題。在首次研究會中,經濟產業省直指「藝術是產業競爭力的源泉」,增加新的附加價值與差別化,是決定未來日本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尤其在疫情後,相較於先進國家對於藝術的投資,文化預算僅占整體預算0.11%的日本,更需加速連結產業與藝術,塑造文化專業人才得以被善用的職場環境,以達到經濟與藝術永續的循環。
-
東京
「VOICE PROJECT」邀請影視名人拍片鼓勵投票
由影像製作人菅原直太與電影導演關根光才發起的「VOICE PROJECT」,於2021年眾議院選舉前邀請小栗旬、菅田將暉、渡邊謙等名人拍片鼓勵國民參與投票,並於今年7月參議院選舉前,再次集結26位娛樂及文化圈人士,鼓勵每個人用自己的一票發聲。菅原直太說,身邊雖有可討論政治的朋友,卻僅限於同溫層,日本的投票率依然很低迷。但在2021年,無論是對防疫政策的不滿,或是在反對聲浪下仍執意舉行的奧運,讓日本人意識到生活跟政治的接近,也累積了許多想對政府說的話,因此決定在眾人相關想法高漲的時刻,透過具影響力的名人來傳遞訊息。 2021年的拍攝對象以影視圈為主,因為即使在網路世代,日本電視圈還是有很強的影響力,但要這些人對政權發表意見勢必對工作造成影響,所以將主題設定為「鼓勵大家一起去投票」,希望透過提升投票率來促成對話。菅原直太表示,儘管強調不偏頗任何政黨,也無企業介入,全是自費發起的活動,經紀公司仍覺得這等同於變相批評政治,因此不願讓藝人參與。「還好,去年小栗旬很快就答應參加,甚至主動幫忙聯繫許多後輩演員,很多單位聽到有他參與也就同意,才順利完成第1支影片。」 從成果來看,雖然整體投票率僅提升幾個百分點,但18至19歲的投票率躍進超過一成,讓團隊相信這計畫對年輕人是有影響力的。菅原直太說,這個計畫不僅是希望提升投票率,而是希望可以讓大家都能在生活中稀鬆平常地議論政治,「網路上充滿著毀謗與重傷,所以大家都害怕被攻擊而變得畏懼發言。我希望能累積一些改變,促成一個讓每個人都能表達想法,互相尊重與溝通的社會。」詳情可參計畫網址https://voice-project.jp/。
-
東京
東京都政府推出「東京文化戰略2030」
隨著2020東京奧運的落幕、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影響,許多文化內容轉向以持續共生的社會環境與數位化發展。而在社會環境產生巨大改變的此刻,東京都推出「東京文化戰略2030以文化藝術躍動的城市東京為目標」計畫,於今年2月募集都民的建議,重組2030年度為止的文化政策重點,並於日前在網路上公開政策白皮書。 本次公開的白皮書主要包含4個策略方向與4個戰略。其中4個戰略為:一、打造一個讓任何人都能輕鬆接近文化藝術的環境,以實踐人們的身心幸福。二、透過文化藝術的力量,啟發人們發現感動與新的價值。三、強化文化藝術的樞紐機能,激發世界通用的創造力。四、建構一個永續的文化藝術經濟體系,讓藝術團體得以持續活動。 在各戰略下都設有相關的「推進計畫」,例如配合戰略二開設江戶博虛擬博物館(暫定),將收藏品的數位、3D檔案等畫作細節全數公開。在戰略四底下則有針對受到疫情巨大影響的藝術從業者,分階段提供適時的補助支援、建立即時可以回饋意見的交流平台、以優惠價格提供閒置場所作為創作空間等方案。 於6月28日至7月7日舉辦的「Creative Well-being Tokyo」也同樣作為推進計畫的一環,提供高齡、身心障礙、外國人、嬰幼兒等觀眾群實際鑑賞、創作與發表作品的機會。活動將透過提供展覽的解說與手語,完善戲劇與音樂演出的字幕及體感音響設備等方式,強調透過藝術來實現社會的包容性與多樣性。 這份自2019年起開始策劃,為期9年的政策白皮書,能否減緩東京都複雜的社會問題,也勢必將作為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任內重要的文化政策,受到大眾檢驗。
-
東京
政府鼓勵已接種疫苗者參與藝文體育活動
日本經濟產業省為了喚醒因受疫情影響而大幅減少的文化藝術及體育活動需求,預計於今年5月推出「活動WaKuWaKu折扣」(イベントワクワク割)的振興方案,投入日幣388億元的預算規模,鼓勵已施打第三劑疫苗或能提出陰性證明的觀眾積極參與演出活動。活動對象包含電影、表演藝術、演唱會、體育競賽、展覽、博物館、美術館、動物園、水族館、時裝秀、遊樂園等項目,每人1次購買的票券上限5張,可獲得每張票券金額20%(上限日幣2,000元)的購票補助。補助對象及金額雖然與前兩年執行的「Go To Event」相同,但本次「活動WaKuWaKu折扣」進一步要求參與者提供疫苗接種記錄或陰性證明。
-
東京
本多集團獲「讀賣戲劇大賞」藝術榮譽獎
由讀賣新聞主辦、日本現代戲劇指標性獎項之一的「讀賣戲劇大賞」,於2月份公布了第29屆(2021)的獲獎名單。最優秀作品獎由NODA.MAP劇團以《FAKESPEARE》拿下,該劇以Fake+Shakespeare作為概念,延續導演野田秀樹取材莎士比亞《第十二夜》、《仲夏夜之夢》、《無事生非》、《理查三世》等劇的創作脈絡,進行拿手的語言遊戲與台詞轉換。同劇男演員高橋一生並以此作品獲得最優秀男演員獎。
-
東京
「表現的現場調查團」提出創作領域性別失衡報告
2020年11月設立的「表現的現場調查團」,以包含電影導演深田晃司、青年團演員端田新菜、現代美術家岡田裕子在內的等14位成員為中心,配合其他單位共同調查日本在藝術與文化等表現場域的不平等現況,在2021年12月9日提出正在進行調查的兩性平權期中報告,發現在理應提供自由創作表現空間的領域裡,確實存在著性別失衡情形。本次以美術、戲劇、電影及文學4個領域為調查對象,另也調查2021年美術科系及2020-2021年所舉辦的獎項等,分析男性、女性與其他(包含非二元性別、X性別、性別不明等)的比例。
-
特別企畫 Feature Digital Strategy
在跨國交流中,日本發展出不同樣貌的數位專案
與藝術團隊具有密切往來的國際交流基金在疫情中發展出不同樣貌的數位文化專案。
-
橫濱
亞洲最大表演藝術年會正式脫離東京
作為備受矚目的第一屆YPAM策劃節目,將邀請曾參與1995年第1屆TPAM的「劇團態變」,在四分之一世紀後,由藝術總監金滿里帶領旗下身心障礙藝術家們演出劇團的代表作《徬徨的愛.序破急》三部曲。
-
東京
Saison基金會發展非任務型補助與遠距駐村
基金會的另一個重點項目是藝術駐村,在無法跨國移動的限制下,初期雖然試著發展線上駐村,或將重心放在人才培育,仍會遇到參與者缺乏主動性等問題。
-
東京
THEATRE for ALL線上平台推出無障礙製作
日本文化廳於2020年7月提撥59億6千萬日幣預算,推出「文化藝術收益力強化事業」專案,期待在保障團體收入外,也提供國內外觀眾不同以往的觀賞經驗。
-
東京
媒體報導「劇場感染」造成社會負面觀感
以東京為據點的演員森一生,2020年原訂演出的4個作品都被迫取消,去年12月睽違一年的登台,在準備過程中都有種如履薄冰的不確定感。
-
京都
小劇場THEATRE E9 邀觀眾參與「無人劇」
小劇場THEATRE E9在疫情中展現了強韌生命力與企圖心,大膽地在休館期間策劃了沒有任何人參與的「無人劇」,邀觀眾在約好的開演時間點,在各自場所想像著「劇場」進行深呼吸,除在社群媒體造成廣泛討論,還實際獲得135位觀眾的購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