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瀛走春.府城漫舞
:::
Feature
























Feature 專題
到台南,不只有度小月 鱔魚意麵 米糕和蝦捲 看古蹟,不只有赤崁樓 億載金城 安平古堡 觀人文,不只有迎春禮 七夕做十六歲 孔廟祭典 昔日南瀛,更不會只有複製其他城市文創潮流的「在地新生活」 你可知道府城是台灣舞蹈精銳播散的起點 而舞蹈亦是府城文化魅力的重要支流 今春,何妨以舞蹈的節奏 與歷史、空間、文學、傳統一同搖擺

自東到西又到東 繪聲繪影說浪漫情事
《人間影》 讓中國與土耳其的皮影戲相遇穿梭幽冥人間 形塑「人的執念」
《降靈會》 探索女作家的創作人生雙手演來生旦淨末 自述一場人生悲歡
中國布袋戲傳人楊輝 《操偶師的故事》說生命史單人偶戲 海洋深處探詢末日救贖
身兼創作與演出 提姆.瓦茲展開《深海歷險記》
現象觀察之一:《夢想家》事件讓文化議題登上政治舞台
文化人怒火引爆 總統候選人首度面對提問
現象觀察之二:台式「定目劇」出現了嗎?
定義紛擾難清 「官」的想像與「民」的掙扎
現象觀察之三:「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完工
庶民力量的展現 藝術造夢五年達成
現象觀察之四:藝術評論光譜的改變
從黑白變彩色 網路為藝評開展新「視」界
現象觀察之五:民間舞蹈創作平台湧現
奇花異草審慎栽培 強化策展打造明日新銳
現象觀察之六:劇場嚴肅文化不再?
傳媒影響觀劇品味 創作者需深思劇場美學
現象觀察之七:數位科技與表演的下一步?
政策帶領跨域不斷 追求深化更須空間與人才
現象觀察之八:皇冠小劇場熄燈,合格劇場在哪裡?
數大未必就是美 期許多元劇場空間
現象觀察之九:非典型劇場空間的展演與開發
走出黑盒子 觀演之間營造獨特體驗
現象觀察之十:原住民樂舞製作風潮
山林之音「原」味呈現 文化傳承「活」出未來
獨立觀察
我的年度關鍵詞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11
史擷詠 提升應用音樂深度 惜哉壯志未酬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11
鄭宗龍 成功開拓身體新語彙 《在路上》魅力席捲國內外
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11
蔡柏璋 集編導演於一身 展現新世代劇場票房魅力

以「樂團」為樂器 揮舞無限樂章
淺/漫談樂團指揮
趨勢觀察
英雄少年接棒 老樂團轉變拼生機
認識候選人
十雄出列 誰是明日大師?
評鑑團說
他們心目中的TOP 3
結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