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ature
專題

特別企畫 Feature

感覺亞洲|路徑01:地緣(一)

「亞洲」是一種個人建構的圖式

「亞」在中文語境裡,主要是次等、較差之意,這有違歷代帝王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空間認知與王權治理觀,講究的是「天下」即「王土」,哪有可能認亞居次?故亞洲並非自稱,而是他稱,語源上,「亞洲」全稱為「亞細亞洲」(Asia),原本指的是「小亞細亞半島」(Asia Minor Peninsula),希臘語稱之為「安納托利亞」(ή),該詞語有東方、上升之意,可指歐洲以東之地,日後,歐洲以東便稱亞洲。 這是一般關於亞洲研究、名稱語源的學術書籍或網站都會提到的小知識,查閱便有,自不須我重複贅述;重點是「歐洲以東」,歐洲(註1)得先自我定為中位,「以東」都稱亞洲,這樣的亞洲真的太大、太複雜了,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Said,1935-2003)便曾寫《東方主義》(Orientalism,1978)一書,「厚厚」「重重」地批判過一回,且學術界後續迴盪不已,至今仍影響深遠。 兩種地圖的不同世界觀 我不想像ChatGPT那樣面面俱到、偽科學性、貌似規矩;為了「感覺」亞洲,我同時打開桌電(desktop)和蘋果平板電腦(iPad)的Google地圖,把地圖縮到範圍最大,看著已儲存的曾造訪景點,全部集中在亞洲,精確地說,在東亞,北起北海道,南迄峇厘島,東自釧路(仍是北海道),西至檳城╱大理╱麗江(這3個地方的經度介於東經98度與東經101度之間,所以我把它們擺在一起)。在這些曾造訪的景點之間,有著日本海、黃海、東海、台灣海峽、南海、泰國灣、麻六甲海峽、爪哇海等,借日本學者濱下武志(1943-)的觀點,這是「海的亞細亞」(註2)。 善識者可能已經發現我文首提及兩種裝置的Google地圖,我為何要特別強調與區分呢?因為這牽涉到地圖投影的方法,桌電採取的是「立體球形」(3-sphere),而iPad(air 4版本)則是「麥卡托投影」(Mercator projection),前者就像地球儀那樣,隨著游標的點動,可以調整想查看的球面區域,且無論如何轉動,都只能看到球體的半面;而後者則是將世界地圖畫在一個長方形裡,經緯線均呈垂直相交,但隨著緯度增加的所在區域,會愈來愈失真變形,該投影法適用於南北回歸線之間的航
Y│Yes, I do

準・馬寇爾:永續就從想像如何讓世界更好開始!

文字|準・馬寇爾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Y│Yes, I do

劉奕伶:永續就從思考開始!

文字|劉奕伶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Y│Yes, I do

陳品蓉:永續就從現在開始!

文字|陳品蓉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Y│Yes, I do

蔡博丞:永續就從B.GREEN開始!

文字|蔡博丞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Y│Yes, I do

葉素伶:永續就從小事開始!

文字|葉素伶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Y│Yes, I do

莊菀萍:永續就從吃喝玩樂開始!

文字|莊菀萍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Y│Yes, I do

孫瑞君:永續就從上班族的平凡小事開始!

文字|孫瑞君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Y│Yes, I do

櫻井弘二 :永續就從珍惜每一刻開始!

文字|櫻井弘二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
Z│Zoomers

Z世代 推動永續走向未來的關鍵族群

文字|張慧慧
第356期 / 2023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