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6屆傳藝金曲獎音樂類特別獎得主陳茂萱(左)與第36屆傳藝金曲獎戲曲表演類特別獎得主林吳素霞(右)。
    其他

    第36屆傳藝金曲獎公布入圍名單 陳茂萱、林吳素霞獲特別獎

  • 竺定誼、孫瑞君與女兒跳跳。
    焦點專題 Focus

    希望女兒來到我們家,可以好好地做自己

    竺定誼、孫瑞君與女兒跳跳
  • 焦點專題 Focus

    當青年文學躍然舞台

    想像力、成長與靈魂交會的三場對話
  • 劇場編導宋厚寬與他的雙胞胎。
    焦點專題 Focus

    女兒扮家家酒,就跟我排戲很像

    劇場編導宋厚寬與他的雙胞胎
成功的定義廣告圖片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站導覽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雜誌
  • Subscriptions數位全閱覽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表演藝術年鑑
      2.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3.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4. 表藝文摘
      5. 達人系列
      6. NSO發現系列
      7. NSO歌劇系列
      8. 特刊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訂閱電子報
:::

香卓里卡

相關文章 3 篇
  • 特別企畫 Feature

    「因為從前……」 讓現代的舞動更有溫度

    從這幾十年來國際間不斷推陳出新的傳統劇場現代化,似乎可以斷言,以傳統為底蘊、反照現代經驗的作品,仍會與時俱進,成為創作者觀照傳統(地區性的或是普世的)、社會集體回應過去繫絆的註記。這樣的回望並不只是一種浪漫或矯飾,而是反映出人類存活的基本文化感知:「因為從前」所以我們現在繼續如此創作、展演。

    文字|趙綺芳
    第279期 / 2016年03月號
  • 環球舞台

    轉化傳統肉身,直探感官之舞

    香卓里卡融合了婆羅多舞、瑜珈和卡拉里柏耶武術(kalarippayyat)等技巧,重新詮釋古典的傳統舞蹈並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動作語彙。在她的作品中你會看到幾個獨特的特徵:如緊鎖的螺絲般的站立、幾何式的人體造形、繁複的手勢,以及男女舞者親密的姿勢。而也正是最後這一項特徵,讓香卓里卡的作品遭人議論。

    文字|陳品秀
    第112期 / 2002年04月號
  • 特別企畫 Feature

    和大地共存於永恆的時間中

    香卓里卡並不採用太多的舞台裝置,極簡的舞台強調出以舞者為中心的編舞美學,加上她特有的女性編舞意識,結合許多印度哲理資產,發展出哲學的、女性的、音樂的、印度的、更是香卓里卡的舞蹈。

    文字|陳思宏
    第94期 / 2000年10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 網站導覽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統一編號 Tax Id number 00973926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通過A無障礙網頁檢測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