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神黃昏
-
企畫特輯 Special
華格納的複雜心志 當代人類的自毀寓言
華格納的《尼貝龍指環》是他在長年流亡生涯中醞釀而出的作品,透過日耳曼神話的重新詮釋,處處隱藏著華格納心中無法言說的複雜情感。由臺中國家歌劇院推出的「指環四年計畫」最終章《諸神黃昏》將在十月初隆重登場,西班牙拉夫拉前衛劇團導演以自然界中自我毀滅性的掠殺、人類自我認同危機作為註解,除了建構視覺色彩的衝擊感外,亦引發觀眾對於劇本再現、篩選與展示上的議題討論,呈現當代劇場展演實踐之能量。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現象7:社會時事比戲好看,劇場還能做什麼?
「政治正確」剝奪想像 放下宣言開始提問
這一年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已經讓街頭比劇場還有戲劇感,連藝評人都想提名「太陽花運動」角逐台新藝術獎;面對這樣的狀況,劇場人還能怎樣在劇場裡演「政治」?有人在演出中呈現當下預言未來,但其實是展現政治正確的意識形態;有人改編史詩小說翻轉寓言,但卻流於扁平;也有人透過在經典中置入在地情境,帶動觀眾的提問與學習能力
-
特別企畫 Feature 指環本事篇╱速寫《尼貝龍指環》
末夜 《諸神黃昏》
登場人物 齊格飛Siegfried(齊格蒙與齊格琳德所生的兒子) 布倫希德Brunnhilde(佛旦及艾達所生的女兒,齊格飛之妻) 阿伯利希Alberich(尼貝龍族的侏儒) 昆特Gunther(萊茵河畔的季比宏族統治者) 哈根Hagen(阿伯利希的兒子,昆特的異父兄弟) 古德倫Gutrune(昆特之妹) 瓦特勞特Waltraute(女武神之一,布倫希德之妹) 三位命運之女Die Nornen(大地之母艾達之女) 劇情概要 【序幕】 三位命運之女在夜裡一邊編織著智慧的鞭索,一邊講述著神界的過去與未來。當第三位女神預言諸神的毀滅時,繩索突然斷裂。搶救不及的她們驚慌地回到大地之母的身邊。天亮後,與布倫希德道別的齊格飛將指環戴在布倫希德手上後,便啟程探索世界。 【第一幕】 在萊茵河畔季比宏族大廳內,阿伯利希陰險狡猾的兒子哈根感嘆於他的異父兄妹皆未成婚,於是獻計讓布倫希德及齊格飛分別成為昆特及古德倫的太太與丈夫。如此,他自己便能夠獲得齊格飛的財寶。不知情的齊格飛接受款待,喝下了古德倫調製的藥酒遺忘了一切,愛上眼前的古德倫,且向她求婚。昆特趁機提出要求:只要帶來烈火中的布倫希德成為他的妻子,便將妹妹嫁給他。齊格飛爽快答應,並與昆特歃血結拜。 獨自在岩頂上的布倫希德看見女武神之一的瓦特勞特來訪欣喜若狂,然而妹妹卻敘說佛旦的消沈,並告訴她唯有歸還指環給萊茵女兒,才能挽救諸神走向滅亡。布倫希德不願交出這「愛的信物」,在斥責聲中,瓦特勞特只好離去。隨後,齊格飛使用隱身帽變成昆特的模樣穿過火焰,滿是疑惑的布倫希德雖想藉助指環的力量對付,卻起不了任何作用,反被齊格飛強硬地奪下。 【第二幕】 睡夢中的哈根聽到父親聲聲囑咐,要他取得指環,殺害齊格飛。被帶回的布倫希德發現恢復原貌的齊格飛居然冷漠無情,於是憤怒地向眾人表明齊格飛就是她丈夫。然
-
特別企畫 Feature 解剖指環
劇樂共舞的神奇之境
華格納曾在〈藝術與革命Die Kunst und die Revolution〉一文中說:「真正的藝術只有站在整個社會脈動的肩膀上,才能提升其層次與尊嚴。」他認為藝術與文明的過程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他將自己對社會、對藝術、對理想的信念與堅持,寫進了歌劇,另外,雖然取材自神話,卻在劇中反映當時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