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墨坊
-
演出評論 Review
劇場裡,也有「鬼」打牆?!
人間如地獄、認同的寓言與大小我的衝突是去年底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新點子劇展」系列作品的幾個主題。不知是不是犯著了什麼鬼魅之誡?這幾齣戲似乎都呈現了一種「懸念未決、言猶未盡」,甚至原地打轉的概念窘境。然而,即使說的故事不盡完全,這三齣戲在導演執行、跨界合作與表演行當上,仍舊展現難得的企圖與鬥志。
-
即將上場 Preview 豫劇、南北管、崑曲 現代劇場裡再創新
「新點子劇展」 掘探角色的內心幽微
無論傳統戲曲的形式如何講求實驗創新,最終還是要回歸內容,講一個讓人心有所感的故事。今年兩廳院「新點子劇展」脫穎而出的三齣劇作,台灣豫劇團《劉青提的地獄》、野墨坊《大神魃》及二分之一Q劇場《半世英雄.李陵》,除了分別以豫劇、南北管、崑曲為傳統元素,揉合現代劇場手法,賦予傳統戲曲創新表演美學外,更不約而同地強調文本角色內在的探索,企圖在傳說、歷史、神話杜撰的虛構情節中,找到與當代觀眾對話,共鳴共感的真實情感經驗。
-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玩偶的怒吼》
在電影《魔鬼代言人》Devil's Advocate裡,艾爾.帕西諾(Al Pacino)有段台詞「上帝給了你慾望,卻定下完全相反的規則,讓你可以看卻不能拿,可以拿卻不能吃,可以吃卻不讓你吞下去」在生命的過程中,每個階段看似有很多選擇,需要面對很多決定,但往往其實都是決定在選擇你。其實我也沒看過「野墨坊」的作品,不過DM上的「倒下吧!無知的世界!在我的怒吼聲中,屈下你謙卑的膝蓋!」,隨著從學生的身分轉換到勞工,年少輕狂的心似乎已沉睡,所謂的「理性制約」是不是代表自己已臣服在所謂的社會體制下呢?又或只是在等待那機會,讓觀眾自己選擇觀劇角度,又或是對劇情的反抗呢?期待在這樣互動之下,可以發現其中的巧妙。 文字|Liam 26歲,建築從業者
-
戲劇新訊 獨語生命失序的恐懼
莫子儀挑戰獨角戲《玩偶的怒吼》
擁有偶像般帥氣外型,莫子儀卻不斷用演技證明自己不只是個偶像,曾二度入圍金鐘獎的他,不僅作品橫跨劇場、電影、電視,更積極拓展自己的表演面向,遊走於寫實、肢體、意象多元風格的劇場演出。在新生代劇場導演陳世文為他量身打造的獨角戲《玩偶的怒吼》中,他就像是工廠輸送帶上擁有意識的玩偶,不被既定生存法則所制約,一步步鬆脫身上的螺絲、關節,打破自己之後重新組成,開啟對自我、對生命思考、感受、疑問的一道道簾幕。 陳世文援引文學家米蘭‧昆德拉的一段話:「實際的人生其實是場挫敗。面對這場不可避免的挫敗,也就是我們所稱呼的生命,我們唯一能掌握的就是嘗試去了解它。」他企圖以「恐懼」為題,探索被制約的生命,最深層所隱藏對失序的恐懼。全場六十分鐘演出中,莫子儀將挑戰充滿理性思辯的獨白,舞台不設置觀眾席,打破觀賞和表演慣性,演員將面對散置各處、不同反應的觀眾,即時調整走位變化和能量投射,每場演出都將充滿變數、獨一無二,突顯劇場不可取代的「當下性」。(廖俊逞)
-
戲劇
劇場老頑童卓明:我不要聽話的演員
六十歲的劇場老頑童卓明,一路走來堅持「演員劇場」概念,在與演員工作的過程中,讓演員成為創作的主體。四月卓明將推出新作《樂淤逃難的島嶼》,將用一列捷運車廂來暗喻島國之民的困境與無路可出,演員則遊走於角色和自我之間。
-
戲劇
何必等待Peter Pan?
開場後極大篇幅的演員獨白,或許建立了觀眾對於角色身分背景的認知,但是這些對於演員的認知,卻未能更加細膩地投射或延伸於主要情節的各個角色之中,以至於獨白歸獨白,表演歸表演,拼貼或許成立,對比和觀照則闕如。
-
戲劇新訊
在《NEVERLAND》尋找希望之國!
在日本作家村上龍的作品中,常曝露日本快速現代化以及高壓社會體制下,青年所產生的種種不適症狀,諸如暴力、棄學、隱居、援交等問題,而根據調查,在台灣也有比例相當高的一群畢業生,離開校園後不想就業。這令人憂心的現象背後,究竟代表著時下年輕人抗壓性比較低,以逃避代替面對?還是這個社會無法為他們提供出口? 由北藝大戲劇系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所組成的「野墨坊」,將以童話《彼得潘》構思而成的《NEVERLAND》,講述一個英雄消失、傳奇不再的島嶼,年輕人尋找「希望之國」的故事。導演王世偉說,戲裡呈現的是大社會的縮影,NEVERLAND是每個人心中童真、孩子氣的象徵,對於他們這一群活在安逸年代的六年級生,如何活出自己的信仰,在理想與現實的傾軋間自處,戲中將藉由角色吐露心聲。(廖俊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