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盧亮輝

相關文章 3 篇
  • 國樂作曲家盧亮輝
    藝號人物 People 國樂作曲家

    盧亮輝 流光三十年 譜寫台灣情

    原為印尼華僑的國樂作曲家盧亮輝,歷經在中國、香港的求學與工作生活,因一首《港都之春》交響音詩的創作與演出,讓他留在寶島,迄今卅年。他的樂曲融入了台灣特有的風土之情,讓人聆之感動莫名,也成為比賽場上常被選用的曲目,備受歡迎。對於創作,他只問「藝術能不能感動人?」他說:「作品要成功,一定要與民同心、與民同樂、與民同享。『曲高』還要『和眾』,如果作品沒有得到支持,那就什麼都沒有了。」

    文字|李秋玫
    第286期 / 2016年10月號
  • 《遶境.喧天》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一個民間習俗 描繪多樣人文風情

    對台灣居民來說,「遶境」可說是相當熟悉的民間習俗活動,喧天鑼鼓、神明出巡,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希望與期盼的具象表現。北市國甫出版的《遶境.喧天》專輯,收錄五位優秀的台灣作曲家作品,以南管、北管、歌仔戲、布袋戲、臺灣民謠等元素作為音樂創作素材,不同的世代對「遶境」呈現同中有異的詮釋,微妙組合令人玩味無窮,亦象徵著一種文化薪火相傳的意念。

    文字|吳孟珊
    第278期 / 2016年02月號
  • PAR表演藝術
    專欄 Columns

    一項有意義的嚐試──談鋼琴和國樂團的合奏

    鋼琴正如源自中亞的曲項琵琶,東來之後備受歡迎,逐漸華化而成爲中國的新樂器。所以,這一次鋼琴和國樂團的「對話」有相當的歷史傳承。

    文字|韓國鐄
    試刊號 / 1992年10月號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檳城

    地下音樂基地變身黑盒子,展演得獎製作

  • 藝號人物 People

    陳靈 專注的人生、多變的音樂

  • 戲曲

    曾永義遺作《虎符風雲》 寄無價情義於創作

  • 特別企畫 Feature

    展覽空間被當作直銷現場→→葉育君:「藝術的門檻沒這麼高」